县推进养老社会化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地处鄂、赣、皖三省结合部,是湖北东大门。全县辖16个乡镇、51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98.9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4%,80岁以上老年人1.6万人。共有农村五保对象6778人,农村福利院33所,入住五保老人1547人,集中供养率22.8%。近年来,我县按照“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农村福利院建设、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础先行,整体推进农村福利院建设。我县农村福利院建设起步于的“福星工程”项目,大多数院都是利用闲置的旧学校、旧管理区、旧卫生院改建而成,由于年代久远,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县“四大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村福利院建设工作,出台了《县乡镇农村福利院规范改造三年规划》,连续两年将农村福利院建设纳入县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按照三年改造计划,从起,我们将分批实施农村福利院规范改造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一是标准化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在省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县农村福利院建设标准》。按照“选址生态化、布局人性化、格调统一化、庭院园林化、室内标准化”的要求,规范改造的福利院全部按“四合院”布局,结合实际情况分设了院民食宿区、综合休闲区、行政办公区、失能半失能特护区、生产经营区等不同区域,并根据入住院民数,新建相应间数的附属设施。对于未能按照标准进行建设的乡镇,取消其县级奖补资金。二是多元化筹资。为顺利推进福利院建设,我县多方筹集建设资金1100余万元,已按照标准新建和改扩建福利院8所,新增床位300余张。其中:争取省厅“窗口计划”项目资金80万元、县财政奖补资金100万元、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150万元、整合专项资金370万元、乡镇处置闲置资产及自筹资金400余万元、接受社会捐赠资金100余万元。三是规范化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出台了农村福利院管理规程、农村福利院综合考评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福利院的基础设施、院务管理、卫生护理、安全管理、生产经营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坚持院务自治。各福利院成立了院民管理委员会和后勤、生产、卫生、护理等院民自治小组,严格实行院长与院民同吃住、门卫24小时值班和请消假制度,积极倡导院民之间进行互帮互助,大力实行院务公开,福利院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四是专业化服务。为提升各院专业化服务水平,我县定期组织院长和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近三年院长培训班开班4期,培训209人次;共组织服务人员业务培训2期,受训266人次。各福利院还聘请专业教练,组建各种文艺小组,如蔡山镇李英福利院组织了院民腰鼓队、孔垄镇中心福利院组织了“夕阳红”舞蹈队,这些文艺小组的成立,极大丰富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此外,我县还不定期开展福利院综合考评活动,实行考评结果与公益服务金分配相挂钩的奖惩机制,最大程度上激发了福利院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试点先行,探索社会化养老新模式。一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积极开展社区居民养老服务试点。依托现有社区资源,采取选址新建、翻新改建等方式,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8个,内设服务咨询室、日间休息室、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医务室、配餐室等规范完善的配套设施,并且开通了“爱心服务热线”,为社区老人提供各种无偿、低偿服务。今年初,我县在镇、小池镇、五祖镇部分村(社区)开展了政府购买服务试点,通过采用“一表两卡”(即填写购买养老服务申请审批表、政府购买服务受助卡和有偿家政服务结算卡)的受助和结算形式,为当地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城乡低保以及无子女照顾的空巢、失能、高龄等困难老人180余人提供了政府购买服务,服务机构定期到县老龄办结算兑现服务费用,所需经费由县财政拨付。为顺利推进试点工作,我们成立了县爱心义工协会,发展会员400多人,涵盖全县32所福利院和33个社区,累计做义工3000多人次、15000多小时,捐赠爱心资金近20万元;组建了一批由社区党员、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组成的义工服务队,吸纳队员670多人参与社区公益事业,与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为他们提供助餐、助购、助行、助洁等服务,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二是以点带面,积极开展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去年我县对农村留守老人“抱团养老”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老年协会+互助照料中心”的“张思永模式”。五祖镇张思永村采取“政府拨一点、村委会筹一点、老板捐一点”筹资办法,率先建成了由村老年协会自主管理的村级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制定各项管理制度,配备标识和牌匾,张贴老年养生宣传画,并完善了“一册五簿”档案资料。中心内设立阅览学习、健身娱乐、聊天谈心、戏曲演播、日间休息等功能区,组织老年人开展邻里照料、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低龄健康老人结对帮扶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活动,帮助他们购买生活物资、寻医买药,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还为离家较远的老人提供低偿的中餐服务。在张思永村的带动下,我县已建成基层农村老年人协会388个,完成农村互助养老试点村16个,今年新申报建设村30个。
三、强化保障,加大养老工作扶持力度。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将老年群体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制定了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和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初步建立了县、乡镇、社区(村)三级贯通的工作网络。县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农村福利院建设项目与国家相关政策的有效对接问题,与相关乡镇签订“农村福利院规范改造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项目有效推进。二是强化政策保障。为推进农村福利院建设和城乡居家养老项目,县政府各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在政策范围内给予了大力支持。无偿划拨土地、山林60余亩,减免各项建设规费100余万元。去年,还出台了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政策,于10月1日起正式实行。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去年我县对农村五保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五保对象总人数由5301人增至6778人,确保了“应保尽保”。在确保供养金的正常拨付外,每年对农村五保老人购买农村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每人按年度补助门诊医疗费用400元;发放“50斤大米、5斤油、5斤猪肉、5斤白糖”的物资慰问和200元的生活补贴,近两年累计发放各种老年人帮扶慰问资金60余万元,百岁老人长寿津贴12万元。今年初,我们再次提供了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四是强化人力保障。先后筹资300余万元,按照1:10比例的政策规定,面向社会招聘了150余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较强奉献意识的农村福利院管理服务人员。,提供公益性岗位服务金47万元,提高福利院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待遇,并形成了年增长10%的工资待遇增长机制。
近年来,我县的养老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硬件设施落后、服务质量偏低、城乡差距明显等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兄弟县市的合作交流,加快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精心编制养老“幸福网”,促进社会养老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