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行政论文 > 正文

结合十七大谈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

行政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1/1/7

结合十七大谈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总结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以矛盾论和系统论为指导,从历史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进行探讨和阐述。

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看中国城市工业化。

什么是城市工业化?什么是城市现代化?现在说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含义:一种是狭义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城市工业化就是从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经济为主,向大机器生产为主、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过程。至于城市现代化,则指达到当今发达国家的水平,即开始以信息化为主、以知识经济为主。另一种是广义的,还包括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在内。本文只从狭义的角度来探讨。

社会复杂系统的发展,主要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所推动的。所以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探讨一个国家的城市工业化,而应联系社会的基本矛盾、联系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联系所处的环境、包括国际环境和自然环境来研究。中国的城市工业化,和其他国家的城市工业化比较起来,既有一般规律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既不同于十八世纪英国以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的重工业革命;既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城市工业化,又不同于日本二战后的高度城市工业化,更不同于四小龙以外向型战略为主的城市工业化。

我国是如何从传统城市工业化的道路转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的呢?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经济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1820年的gdp曾占世界总量的33%;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实现独立解放,实现城市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实现伟大复兴,曾经是历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梦寐以求的夙愿。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才获得全面实行城市工业化的条件。

中国的城市工业化,在起步时,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口多,人均资源少。人口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这既是巨大的人力资源,又是沉重的包袱。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左右的人口,就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原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曾说过,“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一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第二,底子薄。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仅占30%,钢产量仅15。8万吨,居世界的26位,文盲占80%以上,平均期望寿命仅35岁,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第三,时间紧,任务重。城市工业化起步比英国迟了两百多年。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实现了城市工业化,对中国几乎都在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锁。落后就要挨打,这使我国必须加快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迅速实施赶超战略。

这几个特点,一直贯串和影响到整个城市工业化的全过程。

从1953年到现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53年至1956年,是开始城市工业化的阶段。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工业自主持续发展的能力。1953-1956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4。8%,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城市工业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是我国城市工业化的最大优势所在,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1957年至1978年,是艰难探索中国城市工业化道路的二十一年,是遭遇重大挫折但又取得巨大成就的二十一年。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文章,要求“以苏为戒”,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八大确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起了变化,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大力发展生产力上来。但后来“左”的错误思潮改变了这一决定,否认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先后发生了大跃进的严重挫折和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灾难,错过了国际上新科技革命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但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了错误,取得了新的成就。1978年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6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有力地保证了经济和国防的安全,预示了高科技的灿烂前景。

1979-,这是改革开放,高速崛起的二十三年,也是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的二十三年。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转变到全方位开放。在二十多年的长时间里,gdp以年平10%左右的速度递增,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上升到总体小康,钢产量达到1。7亿吨,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国,这是世界城市工业化史上的新奇迹。这段时期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掀起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城市工业化高潮。八十年代消费品工业大发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重点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九十年代中后期,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兴起。同时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和玩具等,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制造”。这段时期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物质资源消耗过多,污染严重。以来,开始进入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的新阶段。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新型城市工业化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并先后相应地提出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新型城市工业化的路子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落实。五年来gdp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总量己跃居世界第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十七大报告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完成城市工业化。据测算预计,届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000美元,第三产业在生产中的比重将提高到50%左右,城镇化率接近60%。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将得到解决,我国将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城市现代化国家。

“新”在那里?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究竟新在那里?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城市工业化仍然是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城市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工业化,以城市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市工业化路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此,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工业化比较,与改革开放以前的情况比较,与改革开放前段探索过程的情况比较,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之所以新,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的城市工业化。

二十世纪中叶,计算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先后问世,开辟了新科技革命时期。八十年代个人电脑大普及,九十年代信息网络大发展,世界开始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这是社会生产力的质变。机械化用机械代替手工劳动,是人的体力劳动的延伸和代替,信息化则是以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代替大机器生产,是人的脑力劳动的延伸与代替。机械化对应于工业经济,信息化则对应于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生产力和经济的飞跃发展,不能不对政治、文化、军事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深刻的影响。比如金融信息化使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顷刻之间,影响遍及全球。又比如美国用信息化手段对伊拉克的两次战争,都在几个月内就打败了用机械化武装起来的人数近一百万的伊拉克军队。社会信息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它们反过来又推动了信息化。整个世界开始变成了“地球村”,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合作和竞争的领域越来越宽广,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烈,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新阶段。

对于尚未完成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信息化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巨大的机遇。可以跳过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但由于全面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条件尚不完备,离开城市工业化单纯追求信息化也只是一种空想。正确的选择就是我国正在做的,把信息化和城市工业化融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工业化,以城市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国际上爱尔兰、芬兰和印度等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第二,是自主创新型的城市工业化,也是具有很高经济效益很强市场竞争力的城市工业化。

我国解放初期从前苏联引进重工业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大批当代技术,但多数属于中低档。跨国公司不会把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他们以此作为获得高额利润的最佳手段。现在我国产品向外国专利持有者所交的专利费,每部手机为售价的20%,计算机为30%,数控机床为20%-40%。可喜的是,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已从1995年75。8%下降到的38。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位。10特别是两弹一星、神舟飞船和嫦娥奔月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样板和经验。坚持这条道路,必然会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创新不限于科技,还包括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因而自主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和产业,必然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创造出质量好、效益高和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

第三,是与城镇化紧密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工业化。

城市工业化说到底,就是变大量农民为城市市民,变乡

结合十七大谈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