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爱岗敬业的模范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评价,是一个时代是非、善恶、美丑等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是人们行为和自律的标尺。古人云: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一个人只有知道以何为荣,以何为耻,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
个人经历、道德修养的不同,荣辱感或许有所不同,但作为社会评价会有一个较明确的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八荣八耻”,正是对目前社会荣辱观的准确揭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的根本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善结合,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应当成为每个公民遵循的行为准则。作为司法和社会秩序维护者的法院工作者来讲,更应该学习和遵守,为其他人作出表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发表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向全国法院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中共中央胡锦涛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结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这是当前法院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司法权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闸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法院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法院干警道德和职业素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外在约束为内在动力,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将司法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言行当中。全国法院系统涌现的优秀典型—金桂兰、李红森等同志以及我们法院的戴东明同志的言行,正是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才得到人民的爱戴,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目前,应把学习“八荣八耻”,作为提高干警素质的契机,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保“八荣八耻”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切实的体现,维护司法机关的荣誉与形象;同时,在机关内部形成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团结友善、乐于奉献、不计名利的良好氛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关键在于树立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明礼诚信、公正司法的思想,争当爱岗敬业的模范,创一流的业绩,达到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官形象明显提高,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不断增多,减少违规违纪,杜绝违法犯罪等目的,做到队伍建设与审判工作双赢。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爱岗敬业的模范,具体到司法实践当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参加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切实掌握“八荣八耻”的要求。向近年来全国法院加强队伍建设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学习,向全面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的优秀代表学习,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将司法为民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言行之中,把司法为民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细处。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躬行实践,见诸行动。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是一个知与行相结合的过程,其中实践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为立身做人和做事的自觉行动。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成为全社会的表率。要结合“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和法官的职业特点,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试行)》为基本细则,恪守司法礼仪,做到司法公正、清正廉洁、加强自律修养,要约束业外活动,真正做到慎独。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注意将其内容贯穿于司法的全过程,维护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对当事人权利,要平等保护,做到不偏不倚,真正体现司法中立,维护司法公信力,提高司法机关在全社会的整体形象。同时廉洁自律,不能以权谋私,要以人民是否满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化解好每一起纠纷,确实掌好审判权,用好审判权。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方面全院干警应化被动为主动,使其真正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法院是个优秀的集体,但也存在一定的压力,通过“八荣八耻”等党的先进思想学习,增强主人翁意识,辛勤工作,勇挑重担,做到“院荣我荣,院耻我耻”,从而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取得更好的成绩,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