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红乡绅论第2页
乡绅,主要由以下几部分人组成。一、乡镇党政部门与村委会里有政治资本的党政干部,及其亲属;有功勋荣誉、海外关系、上层社会关系等社会资本的乡村退休官员、复退军人、知名人士、乡镇村民及其家属等一批有社会影响的人物;受过专业训练立志回乡发展,有文化资本、独到眼光和较高技能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乡村首先富裕起来的有经济资本的乡镇民营企业家,外出经商、创业、务工致富的返乡农民等。其共同的特征是,有中等或高等文化程度和较丰富的社会经验;有较高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较宽广的文化视野;有一定的基层组织的权力或支配这些权力的社会影响力;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多的致富门道与社会资源;有代表民意肯定或批评地方决策的乡间舆论话语权;有与社会主义主流****保持较为一致的官方或准官方的立场。
由此可见,红乡绅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所起的乡村发展的中坚作用已不容忽视。目前,我党的历史任务随时代的发展,人民的需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以往依靠无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贫困农民,奋起推翻旧政权,分配土地,解放生产力,变成了今天依靠掌握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有益人民的中坚阶层,改革优化新政权,发展生产力,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以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伟大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好主导农村的新兴力量——红乡绅阶层。这首先需要发挥他们文化程度较高,社会经验较丰富,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和文化视野较宽广的优势,借助现代大众传媒的强势手段,引导他们学习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国情和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理解和认同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将以人为本,科学执政的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次要发挥他们掌握了乡间话语权的优势,消除其内部对党和国家深化改革,改变农村基层腐败现象与落后观念的疑虑,坚定不移地与社会主义主流****保持一致。其三要发挥他们拥有基层组织的权力与左右这些权力的社会影响力、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多的致富门道与社会资源的优势,引导并支持他们由发家致富转向共同富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和中坚阶层。
总而言之,只有从“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出发,根据中国国情需要,积极培育凝聚了时代先进文化力量的红乡绅阶层,才能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11),使其带头完成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物质文明的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组织健全、政治文明的新农村等重要的时代任务;才能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完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才能完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任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才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才能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包括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清洁能源投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开辟增收新途径(1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新网,-10-19日。
(2)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12-12,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3)沈葵:《近代中国乡绅阶层及其社会地位》,光明日报11月13日。
(4)(8)(9)林济:《新乡绅与近代宗族》,《二十一世纪》网络版11月号,总第8期,11月30日。
(5)张小军:《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从阳村宗族论民国基层社会》,《社会学研究》第3期。
(6)史靖:《神权的本质》,载《皇权与绅权》,学风出版社1948年版。
(7)《鄂东巡视员曹大骏的报告》(1929年8月31日),载《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一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2页。
(10)《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07页。
(1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新华网10月11日。
(12)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