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正文

新形势下加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工作体会范文 发布时间:2010/9/30

新形势下加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妇联是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既有责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广大妇女群众中去,又有义务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在新形势下,我们农村妇联组织更应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在广大妇女群众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把她们紧密团结在妇联组织周围,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而团体会员是妇联联系各界妇女的重要渠道,是妇女运动的骨干力量。团体会员的规模大小、作用发挥多少,某种程度上决定和体现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人根据妇联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发挥妇联团体会员工作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是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根据不同阶层、不同界别、不同行业妇女群体利益需求建立的妇联团体会员,集中了大量的女干部、女知识分子、女企业家、企业家太太、女职工等各类女性的精英,她们既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又是不同层次妇女利益的代表,把她们团结凝聚在妇联组织的周围,维护她们的权益,代表她们的利益,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而使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更畅通,纽带更坚固。
2、加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是妇女工作社会化的需要。社会转型期,妇女工作的对象、内容、环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依靠行政的力量、传统的方式开展妇女工作已经中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妇女工作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团体会员作为一种社会民间妇女组织,具有宽松、灵活、自愿的性质,能够更为广泛地吸引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女性参与妇女运动的发展,能够以敏锐的触角更好地及时反映不同妇女群体的差别性需求,为她们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拓展延伸妇联与妇女群众的联系面,增强妇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是妇联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转型期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市场化、公众民主意识的清晰化,政治参与、有限政府成为一种强烈的社会诉求,原本由政府大包大揽的社会公共服务的管理相应地转移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去承担,这就为妇女组织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但这个空间是妇联和各类团体会员共享的空间,妇联组织只有团结借助各类团体会员,发挥对广大妇女群体的凝聚、整合作用,才能在这个共享空间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一是妇女主体参与意识还不够强。现在我镇成立的各类妇联团体会员组织,有很大一部分,特别是核心妇女团体会员,是在妇联牵头联系,各基层妇代会的配合下成立的,她们只是被动地呼应,缺乏积极的主体参与意识,从而成为制约团体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生机活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是团体会员工作缺乏后劲。妇联团体会员作为一种民间社团组织,应像其他非政府组织一样,从体制外、从社会中寻求资源和机会,寻求社会公众的认可和信任。但现在不少由妇联牵头联系或成立的团体会员,在观念和运作机制上仍然没有转变,仍然依赖妇联开展工作,套用妇联开展工作的方式和机制,这种工作方式实际上削弱了妇联整体(包括团体会员在内)的实力,从而没有充分发挥好团体会员真正的资源优势,不仅导致妇女群众和社会公众对团体会员工作的认同程度不够高,制约了团体会员的发展后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联工作面的拓展,影响了妇联在妇女群众中的凝聚力。
三、加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的几点建议
1、组织渗透,规范管理,在促进妇联团体会员发展壮大中发挥好主导作用
组织建设是基础。妇联要结合妇女群体的分化实际,确立了由点到线到面、由企业到界别到社区、同步建设规范管理的妇联团体会员组建模式。我们要鼓励发展团体会员,构建社会合作模式。各类妇女社会团体不仅是妇联社会资源的竞争者,更是妇联开展社会工作的合作者。妇联在改善工作方法、抓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要放手发展妇女团体会员,鼓励她们学习借鉴国内外民间社团的成功经验和运作模式,并加强和她们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平等式的互动、沟通和合作,整合资源,争取妇女群众的支持,把妇女工作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性“大妇联”。
一是以企业为切入点。关注新经济领域中的妇女,她们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充分发挥企业妇代会和女职工委员会的作用,将团体会员组织建设工作渗透到独资、合资、个私、民营等非公经济企业单位,通过建立适应其发展的组织机构,帮助她们形成发展的合力。
二是以界别为突破口。为了有效地发挥女企业家、企业家太太、女干部、女协会、女性专业合作社等各行各业、各界别女性群体的作用,提高她们的组织化程度,使妇女工作的开展和妇女运动的发展有了坚实的依托。
三是以村、社区为覆盖面。随着经济的转型、社会的转轨以及人们居住方式的单元化趋向,人们从原来的“单位人”改变为具有独立性生活时间和空间的“社会人”,由单位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需要由社区来承担,社区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村、社区妇女因为身份特征、价值追求和兴趣爱好不同而分化组织成各类群体,社区妇联成为社区妇女群体的重要支持力量。我镇各村、社区先后成立了妇女各类文体团队、巾帼志愿者队伍等一批妇女团体会员,她们活跃在大大小小的村、社区内,成为妇联在村、社区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依靠力量。
2、立足服务,加强沟通,在推动团体会员健康发展中发挥好引领作用
在工作中,我们要立足服务,从不同界别、不同层次妇女的切身利益出发,加强与各界妇女群众的沟通联系,了解她们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
一是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吸引力。通过每年组织开展各类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联谊活动,加强了与团体会员的横向联系。“三八”节趣味运动会,“六一”节爱心助学和社会妈妈,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引导她们互相观摩交流,组织开展行业竞赛和技术比武,适时举办评比表彰,引导团体会员立足实际、勇于进取,岗位建功,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二是提供学习培训,增强凝聚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团体会员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引导她们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先后组织企业家太太考察青岛、大连,邀请上海女子学校原校长赵平和为我们女企业家、女协会成员、女干部和女职委主任等不如何做成功女性。邀请有关专家讲授情商与影响力以及提升人格魅力、促进身心健康、开展家庭教育、及各类技能知识等讲座。
三是多方服务协调,增强向心力。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千方百计为团体会员办实事解难事。发挥妇联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基地作用,建立女性人才库,了解掌握各类各级女领导干部情况,定期向有关部门推荐输送优秀女性人才。早谋划早参与,加大源头维权力度,开展扶贫帮困,反映社情民意。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帮助女企业家、各类女性专业人才、有志于创业的女性群体解决生产生活和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大宣传,为团体会员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发挥妇联优势,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张旗鼓地评比表彰各类优秀女性典型,积极推荐优秀女性参与党代表、人代表、政协委员的选举,引导妇联团体会员以作为求地位,以贡献求发展,营造了有利于妇联团体会员健康发展、积极参政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增强意识。一是要增强女性主体意识、群体意识。妇联组织应该通过媒体、活动以及其他途径,加大女性性别意识、主体意识以及女性群体主体意识方面的宣传力度,培养女性的群体主体意识;引导各阶层妇女认识自己的共同利益之所在,引导她们学会运用社会组织的形式、民主的方式和法律的方式去争取平等享受社会权力和维护自身生存发展的利益,从而引导妇女团体的自觉成长。妇联也应通过政策倡导,使社团政策更明确,鼓励群体主体意识鲜明的女性群体成立社团,成为这一利益群体的代表。二是大力加强妇女志愿者队伍建设。妇女志愿者队伍是新形势下妇联组织的延伸,也是妇联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她们以知识女性为骨干力量,素质较高,拥有责任心强、任劳任怨、朴实无华、贴近群众的特点。妇联要重视这种组织相对松散的团体会员的建设,特别是在基层社区妇联中,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妇女志愿者的积极性,以弥补妇联组织自身人力、资金不足的困难,有效地延伸妇女工作手臂,把妇女工作渗透到每个角落。
3、发挥优势,服务大局,在引导团体会员为社会奉献才智中发挥好牵头作用
各类妇联团体会员来自各行各业,大都具备一技之长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优势,我们十分注重挖掘和运用这些优势,并与各项妇女工作的开展有机结合。
一是发挥物质优势,提供资金支持。我们从自身工作需要出发,找准与各界妇女利益的结合点,发挥她们的财力、物力优势,为妇女工作提供支持。女企业家、企业家太太等团体会员积极参与妇联组织发动的帮困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女干部积极做好社会妈妈。“三八”节、“六一”节,各团体会员都自发组织起来,对下岗女工和贫困女童进行走访慰问。对妇联开展的各项工作也大力支持。
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提供岗位支持。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女劳力,是妇联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类团体会员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女企业家,主动吸收下岗失业妇女进企业,先后帮助多名下岗失业妇女重新上岗。还积极促成银行提供小额贷款,帮助妇女创业。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妇联组织更应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在广大妇女群众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把妇女团体会员紧密团结在妇联组织周围,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新形势下加强妇联团体会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