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提升建设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5/11/8

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提升建设调研报告


接收回传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党性宗旨观念要有新增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有新作为、干部素质能力要有新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要有新突破”的目标,不断丰富载体、整合力量、创新形式、规范管理,大力推进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工程建设,促进了干部素质和工作效能的提升。
一、推进素质工程建设的基本概况
在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工程建设中,坚持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核心,本着务实、高效、创新的思路,积极搭建干部学习、锻炼和成长平台,不断拓宽能力提升渠道。
1、“三大平台”强化业务学习。一是组织集中培训系统学。年初,以换届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新人多、知识亟待更新为契机,及时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和反腐倡廉特约通讯员230人,在市委党校进行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委局班子成员带头,各科室主任及检察院、审计局等相关人员对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进行了系统讲解,并编印了学习资料,方便大家随时学习。同时,根据各地、各战线的实际需要,及时组织相关科室深入实际开展专题业务知识培训。二是创办“网上廉政书屋”自觉学。以纪委廉政网为平台,及时开通了“网上廉政书屋”,实行“读者建议、会员参与、管理员审核”的半开放式管理机制,明确3名市纪委干部,每人负责两个栏目文章的采集、审核和管理。“网上廉政书屋”设有“廉政文苑、廉政事迹、廉政法规、廉政文艺、廉政知识、廉政建议”6个板块,及时刊登经典廉政电子书籍和精品文章、廉政人物先进事迹材料、廉政法规条文、以及相关廉政知识,为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多读书、读好书、读廉书”的平台,鼓励大家自觉学习。三是开办干部夜校专题学。采取委局全体机关干部循环授课的方式,突出委局重点工作,实行“学讲结合、学议结合、学评结合、学督结合、学思结合”,委局全体机关干部每人既是学习者又是讲课者;每周二晚主讲人讲座结束后,参加培训人员对讲授内容进行现场点评;每期及时编印《干部夜校学习简报》,方便干部随时学习;年终对全年授课情况进行测评,评选出一、二、三名进行奖励,对测评分低于70分的不予发放讲课补助;定期检查干部夜校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取得了较好的学习培训效果。
2、“三项活动”强化实践锻炼。一是开展“好点子好建议”征集活动。年初,委局全体干部,每人根据自身特点和岗位实际,撰写“新年新思考”专题文章,为各科室和委局整体工作出点子、提建议;经过半年的实践检验,6月底,又组织委局全体干部进行“半年再思考”,进一步完善工作建议,促进委局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平时,随时接受社会各界的“好点子好建议”,及时地把这些好措施、好办法应用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去,接受实践检验,提高工作效能。二是开展“合力办案”活动。对各镇处、市直单位查办案件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增强办案合力。委局各室分成六个办案小组,经常组织相关科室参与和协助查办案件,抽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到委局跟班办案,通过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亲身参与查办案件,亲身经历案件初核、查办的全过程,亲身实践谈话、笔录制作、案件突破的具体事项,深化大家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思想观念,以及“一丝不苟、事实求是”的务实作风。三是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把委局十二个室根据工作性质分成两组,每组六个科室(办公室、干部室、宣教室、党风室、综合室、审理室、调研室为一组,执法监察室、纪检监察一室、纪检监察二室、**室、纠风办为一组),每月末按照“科室主任汇报工作、各科室主任推荐、委局班子会研究决定”的方式,每组评选一个红旗科室,并对每个红旗科室给予500元的奖励。通过红旗科室评比,激励全体纪检监察干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扎实工作,积极创先争优。
3、“三项规范”培育优良作风。一是规范工作程序。编印了市纪委监察局工作制度汇编,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日常管理制度,明确了职责任务、岗位责任目标、工作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实行工作情况“日记载、周小结、月评比、季回顾”制度,并落实了工作督查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各镇处也建立了相关的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争先创优意识。二是规范工作纪律。严肃工作纪律,对作风建设、廉洁自律、工作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严格要求,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交心谈心”活动。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由委局分管领导带队,各室确定1~2个调研课题,采取调查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督促各地、各单位围绕因地制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三是规范考核奖惩。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奖惩措施,制定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形成了“职责明确、任务明晰、标准量化、奖惩分明”的考核工作机制。同时,实行目标任务台账式和消号式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推进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工程建设,总体来说状况较好,但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比,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比,与先进发达地区的素质工程建设相比,我市在纪检监察工程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梯次结构上,存在三个“青黄不接”。一是年龄上“青黄不接”。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非常普遍,根据统计数据,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不含村纪检小组长和公司纪检组长),年龄在35岁以下的13人,仅占8.72%;年龄在46岁以上的83人,占55.70%。二是业务上“青黄不接”。这一点在纪委监察局和市直单位表现得尤为突出。市纪委监察局除了案件检查室、**室、审理室等少数科室外,其他各室均只有一个人;全市只有15个市直单位设有监察室,所占比例仅为13.8%,即使设有监察的都是一个科室只有一人,甚至一人身兼数职,很难开展业务上的“传、帮、带”,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出现事业“后继乏人”的情况。三是素质上“青黄不接”。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数量不多,特别是具有职前本科以上学历、以及拥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干部,相对较少。近年来进来的选调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大多考离了原岗位,很少有留下来的。
2、在人才需求上,缺少三种“紧俏人才”。一是缺少领军型的人才。特别是,很少有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即使是在本地区、本领域中能够起到绝对带头人地位的人才,也比较少有。二是缺少复合型的人才。在纪委监察局,主要表现为缺乏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特别是既懂规划、法律法规,也熟悉财务、审计,还精通电脑、写作,同时又会调解、会查案的人才,还不够多;在市直党群单位,主要表现为缺乏既熟悉纪检监察业务,又懂相关行业技术、并且擅长调查总结的复合型人才;镇处及村(社区)主要表现为缺乏懂政策、善调解、会协调的人才。三是缺少创新型的人才。主要表现为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够,安于现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人才少,具有前瞻性、开拓性的人才少。
3、在人员流动上,存在三个“速度不快”。一是人员流入速度不快。目前,由于受编制数量、年龄、公务员编制等因素的影响,进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主要渠道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和组织任命,致使很大一部分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特别是急需的查办案件、写作、审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流入的速度还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二是人员流动速度不快。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纪检监察干部普遍对人才流动速度不够满意,特别是市直单位纪检监察干部和镇处纪委副职,在同一岗位上工作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大有人在,普遍希望进一步拓宽流通渠道,加强交流。三是人员流出速度不快。目前,就全市而言,除了参加公务员考试调动外,很少有流出市外工作的情况;就市内而言,也只有基层挂职、市内招考等少数方式,可以实现流出到本单位以外的地方工作,有的人甚至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处在同一个单位工作。
4、在工作推动上,存在三个“机制不活”。一是培训机制不够灵活。目前,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学习和实践锻炼,虽然方法很多、形式多样,但仍然存在着机制单一、针对性不强、激励不足等问题,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培训方式仍局限于一般性的轮(培)训上,缺乏刚性的培训措施,总体上形式大于内容,培训渠道比较狭窄,内容的设置上新知识、新技能的比重偏小,仍不能满足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日常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任务较重,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弱,也影响了干部个人素质的自我提高。二是培养机制不够灵活。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在长期性、前瞻性、系统性、规范性等方面仍然做得不够,没有着眼培养纪检监察事业接班人的高度进行统筹谋划和统一规划,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激励机制不够灵活。特别是在对“冒尖”的干部、对自主参加学习的干部,还没有形成特别的奖励激励机制,力度不够大,难以起到激发干部提高素质水平的作用;同时,在精神和物质激励上,仍以阶段性总结表彰为主,经常性、及时性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激励作用的发挥。
三、对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工程建设的建议
纪检监察干部因其岗位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具有其特有的特征。一是服务的大局性。纪检监察干部的重心工作是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展开的,不直接参与经济社会事务,主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保证作用。二是素质要求的特殊性。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提笔能写,张口能讲,有案能查,遇事能办,同时更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敢于坚持原则,刚正不阿,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三是“成长”的不完全主导性。纪检监察干部,无法完全主动掌握成长过程,需要组织的锻炼和培养,同时,根据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及时地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更新。四是岗位的相对固定性。纪检监察人员个人对其职位的选择范围是有限的,加之实际流动性不强和实际工作方面的需要,岗位的变动频率往往较低。
根据纪检监察干部的特殊性,建议在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工程建设上,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抓培养,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作风和道德建设,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加大对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快知识更新,使之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特别是那些能够学以致用的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建议出台相关激励措施,鼓励纪检监察干部通过自学、自考取得相应学历、职称和技能。二是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宽教育培养渠道,加大干部教育培训投入,着力培养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科学制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养,优秀干部优先培养,年轻干部经常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建议有计划、有意识的选配一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作为纪检监察事业的接班人,实行跨科室的轮岗培养,以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面和思想境界。三是加强实践锻炼。坚持实行“一线培养法”,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线去,到困难多、压力大的岗位去,在艰苦环境中、在复杂形势下经受锻炼,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要凡事“大员上阵”,要多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和长处,给年轻人锻炼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保护好、使用好“核心人才”,对纪检监察事业的“核心人才”,经常交任务、压担子、出难题,进行重点培养、实施重点“传、帮、带”,力争把他们培养成全国、全省知名的领军人才,并以此基础培养和带动更多的“核心人才”。
2、抓选拔,进一步促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永葆活力。一是拓宽选拔渠道。扩大选人视野,形成开放的人才选拔机制,真正实现打破身份、地域界限,不拘一格选人聚才。要根据纪检监察工作新趋向,不断充实人才储备库,用活用好人才库资源;打破目前公务员与非公务员的界限,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纪检监察干部选拔新模式。二是完善选拔方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大力推行开放式选人制度,努力把纪检监察工作最需要的人才吸纳到纪检监察队伍中来。注重从本地和单位内部选拔,稳妥地解决好干部和事业断层的问题。三是加大交流轮岗力度。把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交流轮岗与能力素质提高、党性锻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交流轮岗,使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都能找到最适宜自己工作岗位。同时,加大干部上挂力度,着力选拔一批优秀干部,积极输送到上级对口岗位挂职锻炼,进一步开扩眼界,提高综合素质。
3、抓引进,进一步拓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进入渠道。按照“总量要控制,层次要提高,结构要合理”的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结构,着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那些专业对口、工作急需、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士,要敢于打破身份、年龄、地域限制,大胆引进,重点引进,不断充实和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实施柔性招才战略。通过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教授来兼职、咨询、讲学等多种形式,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层次水平,“借智”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拓宽新思路,注入新活力。
4、抓激励,进一步激发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工作热情。一是建立绩效评定体系。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建立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考核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实绩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加大对绩效奖惩力度。二是建立新陈代谢机制。积极探索纪检监察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坚持凭能力凭实绩任用干部的用人导向,积极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退二线、退休等“老干部”的积极作用,继续为纪检监察事业贡献力量。三是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研究并制定一套合理的经济激励政策,大力推行“干好干坏不一样、多干少干不一样”的分配制度,鼓励“赶学比超”,使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前途,促进形成良性的干事机制。
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提升建设调研报告》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