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学生是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精华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基层是社会各种组织中的细胞,是处于最低位置的一层,也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层,基层的稳定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组织的稳定与发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一方面,可以为基层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本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受观念、体制和结构性矛盾三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的融合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其一是观念因素。观念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就毕业生而言,很多人不是从实际出发,选择最能发挥专长、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工资,认为基层单位待遇低、工作繁琐、辛苦,处理微观的具体事务的时间多,参与宏观管理、决策的机会少,到基层就业对自己来说是大材小用,主观上不愿到基层工作,即便有少数人自愿到基层就业,其目的也仅仅是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并不是真正想到基层有一番作为。调查中,有的大学生就对笔者说:“我本来不想回来,是父母让我回来的”、“我是在外面多方努力不成,才迫不得已回来的。”这些说法,反映了大学生们的一种普遍心态。至属凤庆生源的本科毕业生有一百多人,但截止底,回县择业的仅有40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绝大部分则“孔雀东南飞”,花落他乡了。
就家长而言,往往把高考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延续、转化为毕业时望子女有一份稳定的、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很多家长对“就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分配、有一个固定的岗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工资由财政核发”的层面,在子女就业问题上,“等、靠、要”的意识浓,自主择业、主动接受市场挑选的观念淡薄,认为大学毕业生,不需要参加公开招考、招聘和人才交流,不需要到市场上自主择业,国家自会作出妥善的安置,有的家长甚至多次来信来访,要求政府人事部门给子女分配工作。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觉得基层条件艰苦、工作辛苦,怕子女消受不了,不愿让子女到基层就业,这种现象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比较普遍。还有的家长虚荣心作祟,认为子女在大城市、大单位工作,自己脸上也有光,在基层工作,则感觉低人一等。也有的家长认为,随着企业改制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在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工作,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企业工作则效益差、工资水平低等等。这些观念导致家长们从心理上不愿让子女到基层就业,客观上造成了“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人干”的“怪圈”。
就用人单位而言,观念陈旧,导致用人机制落后,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而是不切实际地提出高学历、高要求,一些同样优秀但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人才因此被拒之门外,实际情况是,被聘用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被淘汰的也不一定是不合格的;另一方面,用人过程中,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缺乏必要的奖勤罚懒的激励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的进出交流机制,造成有的人长期占着岗位而不发挥作用,有的人空有一身才华却没有施展的机会,特别是在一些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和改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约束,进人唯亲、任人唯亲的现象时有发生,挫伤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优秀大学生到这些单位和部门就业。
就社会而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社会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人才是资源,而且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也要通过市场配置和优化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的社会舆论、社会环境还处于萌芽状态。
其二是体制因素。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的是“统、包、管”的一条龙服务,由各级政府下达分配方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人才资源配置完全依靠单纯的国家指令性手段来实现,这种就业制度,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才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要纳入市场化配置,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调整人才在各行业、各部门的配置,实现人才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然而,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速度相比,人才资源配置体系的建设则显得滞后而缓慢,集中表现为:行政机关人才接近饱和,且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事业单位没有完全的用人自主权,因事设岗、因岗聘人,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得到实施;企业效益差,发展后劲不足,人才需求不旺;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择业选人,人才中介机构数量少,且服务项目还处于初级的、低级的水平。这些都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造成了无形的障碍。以凤庆为例,截止登记在册的大中专毕业生有1868人,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的人才市场,已就业的722人,主要通过参加公开招考和政府举办的人才交流会实现就业,真正通过市场自主择业的几乎为零。
其三是结构性矛盾。这里所说的结构包括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从学历结构来看,同等条件下,学历越高,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成功的砝码就越重。凤庆县至回县择业的本科生有16人,通过人才交流,16人全部被推荐就业,就业率100%;而同一时期,回县择业的专科生有196人,通过各种渠道就业40人,就业率为20%。专业结构性矛盾则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乃至一定的发展时期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其人才需求的范围就广,反之,则其需求范围就窄;某一地方某一时期发展某项产业,该地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就大;一定时期,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率就高,反之则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乡镇基层缺乏的主要是农业、科技、教育、企业管理方面的有理论、懂技术、会操作的人才,而现有的大学生资源存量与此还有较大的差距。,回凤庆择业的英语专业毕业的专科生全部被聘用到教学一线,顺利就业,而其他专业毕业生则少有人问津。同年,通过人才交流招揽回来的16名本科生中,其中1人因专业不对口,给安置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虽然,最终通过推荐,实现就业,但却用非所学,发挥不了本人的专长。象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往往容易导致“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所以说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因素之一。
对策及建议发展经济是解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难题的根本所在。就凤庆而言,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市委做好“三篇文章”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农产品深加工,积极开拓农村人才资源市场;二是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三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破除各种人为的限制和束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使非公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场所;四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
建立和培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现有的政府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基础,以完善委托人事代理、委托招考、招聘、人才测评、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人才信息网络建设、人才推荐、人才派遣等服务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功能齐全、作用充分、市场化运作的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市场供需主体到位。同时,加强人才市场的软环境建设,最大限度地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择业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
加强宏观调控,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努力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在解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难题上,政府应积极充当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一方面,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职能部门,以公开招考的形式,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优秀大学生到乡镇行政机关工作,到村委会、社区一级挂职锻炼,同时,注意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对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的大学生,可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视情况予以提拔任用。一方面,要加强与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沟通,建立有效、及时的信息反馈体系,尽可能消除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要结合地方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和实施非公经济单位接收大学生和大学生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从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以政策为导向,积极鼓励大学生到企业施展才华,到农村基层创办经济实体。与此同时,要注意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和关爱未就业大学生,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疾苦,通过劳动、民政等部门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救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舆论氛围。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关心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为他们的成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及其家长择业观念的转变,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破除“一次择业、终身就业”的观念,广泛宣传基层的基本情况,让他们充分认识基层、了解基层,消除误会,勇敢迎接挑战,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寻找解决生存问题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