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经验交流 > 正文

林业管理各种事项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13

林业管理各种事项经验交流

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全国民众关注生态建设,林业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森林资源监督部门的作用,为林业快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森林资源的稳步增长贡献力量,成为我们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年多来,我办在驻牡林区专员办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监督服务并重、严格灵活并用、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依法行政”的监督原则,以人为本、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整体提高,全面推进,提升森林资源监督意识

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是做好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办利用政治、业务培训班及监督工作会议、每月监督例会,组织监督人员全面学习、深刻领会了国家林业局有关领导同志的相关理论文章和讲话及上级监督部门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孙专员从上任开始就着重对监督人员进行了顾大局、识大体、敢负责、勇创新的教育,强调做官先做人、端正态度搞监督。六月份监督系统开展了“如何做好监督工作”的大讨论活动,全体监督人员积极参与、认真探讨,写出心得体会31篇、论文3篇。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全体监督人员树立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逐步提升软、硬件建设水平

优良的设施条件和完善的监督工作程序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础。我办在基础建设工作中着重抓了三件大事。一是进行了办公条件的改善。我们积极与林业局沟通协调,迁入了装修一新的办公地点,办公室增加到了七间,设立了山上中心站、流通中心站办公室,每个业务主管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购置了新办公桌椅,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热水器、石英钟、电话,微机上网,为更好的开展监督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增添了设备设施。一年多来我们在原有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又投入近2万元新购置了1台微机、1台激光打印机、1台数码相机、1台扫描仪,向办公自动化迈进了一步,逐步实现自动化办公、无纸化办公。三是加强了内业文档管理。根据工作实际调整了报表数量和格式并在微机中编制了报表系统;改变了资料归档方法,将每次检查的资料单独装订,分别存档;逐步推广文件资料存档微机化,实现基层报表磁盘化。

三、强化素质,加强建设,努力塑造精良队伍

为了使监督人员在新形势下全面开展监督工作,履行好监督和服务两大职能,我办从抓人员的综合素质入手,不断提高全体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新时期开展监督工作,监督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为此,我们结合林业局组织开展的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监督人员采取有集中、有自学、有讨论、有辅导、有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政治理论学习。人人都有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特别是把三风整顿、两风建设、警示教育做为重点内容,认真加以领会,记录在学习笔记上,落实到行动中。

监督是更高层次的管理,监督人员必须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才能使检查的结果令人信服。为此,我办在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上加大了工作力度,围绕懂监督、能监督、比监督这一课题,采取骨干先行、分别辅导的方法对监督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首先办公室人员和各中心站长集中学习培训,再利用每月监督例会的机会由中心站长或办公室派员对监督员进行学习辅导,然后通过考试检验学习的效果。一年来先后学习了《行政许可法》、《森工总局关于规范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意见》、x森总办()37号《xxx省森工国有林区更新造林保存率检查验收办法》、x森总办()44号《xxx省森工国有林区林木采伐管理办法》及监督工作的基础业务。从而使监督人员提高了依法监督,依法行政的水平;明确了监督工作的职责、内容、权限;熟悉了监督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为了使监督人员做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我办先后进行了政治业务培训考试和《森工国有林区林木采伐管理办法》学习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列为考核项目,使全体监督人员掌握了工作本领。

四、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有效保障工作开展

随着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对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逐步理顺,出台了一系列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新制度、新办法和新规定。为此,我办加强了贯彻落实工作,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我办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新形势的规定和办法。出台了《工作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年监督工作要点》、《监督员考核办法》、《责任落实运行表》并认真加以执行。

在责任追究方面,我们从扭转办事拖沓、责任心不强的工作作风入手,强调养成雷厉风行、勇于承担责任的作风,对工作不负责任的监督员进行了严肃处理。比如在监督标志回收过程中,由于个别监督员对此认识不够、不能及时上交,影响了工作进度。为此,孙专员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在监督工作考核中给予了扣分处理,相关责任人写出了书面检讨和保证。再如在伐区验收中,个别监督员对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林班进行了验收,我们按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对在伐区公示中不负责任、没有及时进行伐区公示的监督员,在工作考核中给予了扣分处理。

在监督工作考核方面,为了给即将开始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打下基础,我们引入了末尾淘汰机制,重新制定了监督工作考核办法,使考核工作更加规范。实行了月考核、季评比、年总评的考核办法和监督员自检、中心站考核、驻局专员办抽查的考核程序。即每月由监督员对本月工作进行自我评价、中心站每月对所属监督员进行考核、专员办每季对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复核、年终由驻局专员办进行综合考核,根据每月的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情况对监督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对工作不努力,在考核中处于末尾的监督员,将配合机构改革实施末尾淘汰。尔站三林场监督员在考核中处于末尾,我们建议林业局对其工作进行了调整。通过加强考核工作促进了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了监督工作质量,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五、把住源头,真抓实干,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认真履行监督是我们监督机构工作的落脚点,我们在工作中采取全面监督中有侧重工作、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森工企业仍然以木材生产为主财源的情况下,紧紧抓住森林采伐源头这个关键环节,严把了“五关”。一是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关;二是严把伐区拔交关;三是严把限额采伐关;四是严把伐区验收关;五是严把“三剩物”利用关。

在伐区调查设计质量监督方面,我们配备专人负责伐区调查设计的监督工作并在森调队入山设计时各驻场监督员与森调队队员一同上山,对驻在单位的伐区调查设计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及时掌握设计进度和质量。在6月、9月、11月分别组成检查组对森调部门伐区调查设计成果的质量进行了三次专项检查,在9月份的检查中检查出有3个小班的设计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我们及时通报林业局森调队进行了整改,从而保证了伐区调查设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在伐区拔交的环节,我们充分发挥驻局专员办、中心站、驻场监督员的职能作用,各负其责,严把关口。在伐区审批前,报送的资料必须经驻局专员办审核合格后方可上报;伐区拔回后,必须经过驻局专员办登记,方可向各林场下发采伐许可证;伐区开采前,严格执行林木采伐许可证三方签字制度,即林木采伐许可证必须经驻场监督员、生产者、管护承包人三方签字方可进行生产;由驻场监督员亲自填写伐区公示板,对生产的伐区进行公示,驻局专员办开展伐区公示的不定期抽查,把伐区公示监督检查做为驻局专员办下基层检查的一项主要内容,及时督促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整改,同时对负有责任的监督员与工作考核挂钩。通过严把伐区拨交关,及时发现和处理拨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在10月份的伐区拨交工作中,驻场监督员认真核对,与现地对照,防止了无证采伐和提前作业现象的发生。那一世范文网

在木材生产中,我们严格监督凭证采伐制度贯彻落实,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严防超限额采伐现象的发生。在伐区开采前,驻场监督员必须向生产承包者交待清楚采伐的地点、界限、数量、树种等项目,同进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采伐进行中,随时抽查凭证采伐执行情况,坚决杜绝无证采伐、越界采伐、串树种采伐、超量采伐等现象。采伐许可证到期后,要求生产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采伐生产,防止超时限采伐;强化伐区作业质量的监督检查。驻场监督员加强日常监督,坚持每月在山上半月以上,查看带证上山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采伐作业中存在的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驻局专员办于1月、3月、6月、11月先后组成检查组对伐区作业质量进行了事中、事后四次监督检查;1月和6月进行了采伐限额和木材“三总量”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6类83个问题向相关单位下达了整改通知,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在伐区验收工作中,驻场监督员全程参加伐区验收,监督验收面达100%,验收单没有监督员签字,林场工资不予审批。坚持已验伐区进行全面复查,对不合格的伐区验收坚决作废。在7月份进行的已验伐区复查中,三道中心站发现桦树经营所有2个已验收小班没有达到合格标准,驻局专员办当即做出了作废处理。通过严把验收关,保证了验收的工作质量。

在“三剩物”的监督中,我们坚持了对“三剩物”的收拣、加工、运输进行全程监督。在伐区剩余物收拣过程中,驻场监督员现场跟踪监督,确保剩余物全部清运下山;中心站对清运下山的剩余物进行认定,保证剩余物中不混有规格材并不超过限额规定。在“三剩物”加工过程中,及时开展加工厂点的监督检查工作,检查加工的原料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原料的数量是否在限额之内。在开展监督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剩余物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工作,并根据木炭生产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向林业局提出了取消木炭生产的建议,林业局经过慎重研究进行了采纳。

林业管理各种事项经验交流》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