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综合论文 > 正文

电视深度报道特点浅析

综合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9

电视深度报道特点浅析

电视深度报道特点浅析

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深度报道最早是从西方国家的报纸萌发的。它是西方报纸揭露战争罪行及吸毒、腐败等社会问题而争取读者的重要报道。

随着电视传媒的产生和发展,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被电视广泛采用而且按自身的特点得到很大发展。

我国从1958年有了电视后的二十年间,由于设备档次、经费等诸多因素,深度报道在电视中十分少见。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调动了电视人的积极性,也逐步解除多年来左的思想对人们头脑的禁锢,深度报道开始在电视中得到积极探索。如当年反映深圳如火如荼建设画卷的纪录片,对“深圳速度”和人民的巨大创造力作了深刻反映。但这一时期电视深度报道总量仍然偏少,且多是正面报道,用于舆论监督的也十分少见。1994年之后,中央电视台开办《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栏目,全国各地方台纷纷效仿,至此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进入了黄金时代。

那么,电视深度报道与报纸深度报道有哪些共性和个性呢?

多年来,报纸深度报道的选题总是选择重大的、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如美国报纸报道的水门事件,日本报纸报道的奥姆真理教地铁投毒,我国报纸报道“**功”的歪理邪说及假种籽、假农药案等,读者都爱读。

其实,电视观众和报纸读者有着同样的心理,关注国内外大事和身边发生的社会问题。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李洪志其人其事》;四川电视台《今晚十分》播出的《假种籽,坑农国法不容》等一大批节目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央视调查表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四川电视台的《今晚十分》等同类节目,在各电视台都是自办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这说明报纸深度报道和电视深度报道在选题上具有共性。

电视深度报道和报纸深度报道同属调查性报道,不仅在选题上具有同一性,而且在采访中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说明事实之原委,预测事态之趋势。”其中《中国青年报》1985年12月连载的《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1987年12月发表的《命运备忘录》堪称佳作。

近年,电视深度报道把好调查研究这一关,佳作倍出。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虹桥垮塌谁之罪》、《山西公路“三乱”禁而不止》、四川电视台《今晚十分》播出的《轻歌曼舞大难来》、《小罗辉你的父母在哪里》,深受观众好评。

《虹桥跨塌谁之罪》通过周密地调查,把虹桥跨塌的原因及相关人员的罪责清清楚楚地告诉观众;《山西公路“三乱”禁而不止》通过记者暗访,把乱设卡、乱检查、乱收费及为什么禁而不止的原因弄得水落石出;《轻歌曼舞大难来》通过对几个典型的歌舞厅火灾案例调查,分析出发生火灾的根源;《小罗辉你的父母在哪里》则是通过小罗辉被拐卖的事实,调查出他为何被拐卖的原因。

综上所述,电视和报纸的深度报道,都需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电视深度报道和报纸深度报道一样,在体裁选择上可以具有灵活性。如《中国青年报》用特写的手法、连载的方式追踪大学生如何成才,用通讯的体裁剖析38名工商管理硕士的命运。《四川日报》用消息的体裁、连载的方法报道下岗职工如何实现再就业。电视方面如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用访谈的形式研讨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四川电视台《今晚十分》运用追踪调查手段,用十分钟时间揭示毒品之危害;四川电视台《新闻联播》用消息的体裁,用系列报道的形式探讨西部开发等等。

此外,电视深度报道与报纸深度报道都必须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即要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要用事实说话,要把复杂的深刻的事理通俗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读得懂、看得懂。

电视深度报道和报纸深度报道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视深度报道用画面语言说话,直接让当事人陈述事实,并注意用现场声音,充分发挥其声画同步的优势。

画面作为一种语言是电视有别于报纸的最主要的特点,也是电视传媒的一大优势。深度报道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热点问题,采访时间比较长,要更好地动用画面这一特殊语言。

第一,要尽可能用鲜活的画面,较完整地陈述事实。一般说来深度报道作品用记者在事件现场抓拍的反映事件梗概的画面,或用事件发生后记者到事件发生地补拍的画面,或用相关资料画面都可以播出,但是播出效果却截然不同。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曾播出的《山西公路“三乱”禁而不止》,记者带着微型摄像机,随拉煤的卡车通过几道“关口”摄取到的“三乱”事实,让人看了很真实、很气愤,报道后不仅引起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同样用暗访的方式拍摄播出的,反映一些地方违背中央粮改政策,限收农民余粮,暗中让个体私营企业收购粮食,将粮食贷款挪作建宾馆、住房等条深度报道,一时在全国产生很大震动。在一次全国粮食改革工作会上,朱容基总理让与会者先看这部作品,然后再进入正常的会议程序。以上事实说明,用画面语言较完整地陈述事实最具有真实性,能更好地把观众思绪带到事件现场,能更好地调动观众的感情因素。如果上述深度报道用事件发生后到现场补拍的画面,或用相关的资料画面,即或能播出,也会严重影响报道效果。因为这样的画面语言不鲜活,真实性也值得怀疑,所以就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二,要正确调度画面的景别,更好地表达画面语言。画面的景别是表达画面语言重要的因素,合理地拍摄组接不同景别的画面,才能满足观众的视觉习惯和要求,才能达到最佳的观看效果。一般而言,“两极镜头”应用最广泛,最有效。“两极镜头”顾名思义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中两极的全景和特写。全景镜头具有交待环境、烘托气氛的功效,特写镜头具有表达细微部分,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功能。深度报道应更加重视“两极镜头”的运用。

要用好画面语言说话,首先要求新闻单位要为记者雷厉风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如车辆、通讯设备等;要求记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做好采访准备,一有新闻事件发生,争取及时赶到事发现场拍摄。其次,要遵循画面组接的基本规律组接画面。这就要求记者要进一步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正确运用、灵活运用。

报纸在进行深度报道时,只能用文字陈述事实,即使是采访当事人,也只能通过记者整理后用文字表达声画同步。而电视必要时可让当事人直接陈述事实,这是电视深度报道区别于报纸深度报道的又一重要特点,也是电视深度报道的又一优势。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虹桥跨塌谁之罪》,不仅用虹桥垮塌现场画面和解说词交待背景,陈述虹桥建设的进程,而且直接采访林世元等行贿受贿者,让他们交待犯罪事实。《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非法偷渡国法不容》,通过采访非法偷渡者,让他们讲述在远航中没吃没喝过着非人的生活经历。这样的报道,非常具有可信性,更能调动观众的感情因素。

与画面一起采集的声音,如汽笛声、风声、雨声等等,在深度报道中合理运用,具有增强现场感,引人入胜的作用。

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其深度报道中,要尽可能地采访当事人,即使与当事人相距甚远,也应通过电话等手段采访,以发挥电视自身的优势,避免解说词一灌到底。但运用被采访者的语言要精彩、精炼,防止过于拖沓影响整个报道的节奏;要养成拍摄画面时同时采集现场声音的习惯,编辑时,让现场声音同步组接,使电视的优势在深度报道中充分发挥。


电视深度报道特点浅析》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