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如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者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作一些粗浅的思考。一、区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也正是差距的存在才促进了城乡之间要素的流动,促进了城乡的共同发展。然而,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显著,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使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极为复杂的挑战;城乡社会断裂己经成为我国社会的最大结构性断裂,如果不认真加以弥合,整个社会系统最终会导致对立、混乱和冲突。以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以购买力计算)占有量为例,我国区域间收入差距到了惊人的地步。占全国总人口5%左右的北京、上海、深圳等东部地区发达城市,人均收入达到8320美元,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占全国总人口20%的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山东,黑龙江的发达地区,以及其他省份的一些大中城市,人均收入达到3960美元,相当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占全国总人口25%的河北、海南以及中西部的发达地区,人均收入在1790美元左右,低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占全国总人口50%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及边远地区,人均收入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合理比为1.2∶l——1.5∶1,我国1997年为2.47∶l,为2.79∶1,200l年为2.9∶1,为3.1∶l,为3.21∶l(以上数据来源于市委党校吴小渝老师讲稿)。市有专家测算渝中区与最边远的县人均收入比例达到10:1。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是我们党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一)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搞好“五个统筹”,而城乡区域统筹是“五个统筹”的基础。从来看,直辖以来全市经济社会虽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城乡区域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基本市情尚未根本改变。主城区的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占全市的6.6%和23%,而gdp占全市的42.2%;其它地区的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占全市的93.4%和77%,但gdp只占57.8%;因此,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任务,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至为关键。可以说,能否保持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印尼、巴西等国家由于没有处理好城乡区域关系,导致农村和部分地区长期落后,拖住了他们的后腿,巴西最近几年gdp只有1%的增速或者负增长。从情况看,我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14%,比的全国平均水平还落后7.6个百分点,而三峡库区经济区小康水平又低于主城区和渝西经济走廊水平。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现代化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兄弟和更多地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和谐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任务。区域是经济社会的载体,区域结构失衡、发展进程和水平差距过大,将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地区差距鸿沟、城乡发展割裂的矛盾加剧,这将从根本上动摇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四)区域协调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的“良方”“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我市而言,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市情,倘若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占全市三分之二人口的农民的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就有可能落空。实践证明,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统筹谋划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加速城乡融合,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助。从这个意义上讲,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有力抓手和一剂“良方”。我们必须自觉以统筹城乡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深化城乡统筹发展。二、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之间的规划统筹性差,产业互动力弱,普遍存在缺位、滞后、虚化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重工轻农,观念束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观念起着导向及牵引作用。如果没有认识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没有创新的思维,就很难取得成效。比如,作为老工业城市,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一度时期,一些地方在发展思路和定位上,存在“重工轻农”、“工业优先”的思维定势,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不能反弹琵琶,缺乏统筹意识和一体化观念,在发展重心、资源汇集、人才聚合等方面“饱”了城市,却“饿瘦”了农村,虽然推进了城市的繁荣,但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城乡工农差距。(二)改革滞后,体制制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行政改革滞后,许多地区现行的管理体制,基本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的管理体制模式,部门职能职责交叉、体制关系不顺、运行效率不高,综合部门统筹力度不大,不适应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从而严重制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推进。(三)投入瓶颈,资金短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政府起着主导作用,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这些年各地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财政实力大大增强,总体上具备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实力。但花钱地方多、钱不够用的问题依然很突出,特别是区县、乡镇一级应当说还非常困难,目前全市区县政府性债务高达近百亿,占到区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多数财政只能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严重制约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四)产业断链,效益低下在城乡统筹中,除上述三大问题外,我们认为城乡产业分割、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效益不高是核心问题。农村地区产业处于“体内循环”的状态,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没有很好的与城市产业配套互动。三、产业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来自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将重点从经济产业发展角度加以分析论述。(一)合理规划、优化布局实现城乡产业互动,核心是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产业集群有利于资源集聚、分工协作、经济扩张,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市委、市政府将划分为都市经济发达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及渝东南地区三大经济板块的实际,统筹我市城乡产业布局规划,我们认为就应按照各经济区域的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以形成城乡合理的产业分工集群。都市发达经济圈应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核心辐射区”,重点布局信息、科技、金融、文化、旅游、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在主城区以外的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县城、乡镇及农村,则要重点布局与大城市产业关联、配套、服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加工工业、装备制造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打造食品、冶金建材、化学化工、汽配摩配、纸业包装等规模工业基地,依靠工业力量挖掘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环境容量等资源潜力和发展空间,打通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渠道,促进农村的劳动力、土地和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有效组合。逐步形成主城区以商贸流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工业经济区域格局。通过合理的城乡产业布局,提高城乡工业化水平,增强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政府协调,整合资源就而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实现城乡产业互动,我们认为政府应积极协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有效的配置资源、发展产业。1.加速“退二进三”进程。作为重工业地区,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基本散居于大城市、主城区之中。工业企业由于历史的包袱,技改投入的制约,发展空间的限制,环境问题的困惑,主城区已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不能承载如化工、钢铁、水泥等工业产业的发展,“退二进三”势在必行。如新化华工厂,位于渝中区黄沙溪,占地68亩,主要产品钛白粉,由于环境容量问题、发展用地问题,去年搬迁至。该厂搬迁过程中,由于两地的级差地租,企业多用地3倍,而换地费用减少4800万元,该经费用于新建环保设置投入和技改装备投入,实现了生产工艺的升级裂变。新企业今年初投产,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益,解决了污染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成为了的龙头企业,带动了配套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财政税收作出了贡献,同时还解决了近200个剩余劳动力就业。原厂址占地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房地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也将成倍增加。由此可见,对于这样一个传统老工业基地而言,面对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无疑应进一步加大主城区“退二进三”企业向渝西地区、渝东南地区梯度转移搬迁的力度。2.严格企业准入条件。客观地讲,一些地方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纷纷出台企业引入激励优惠政策,招商成本不断增大,政府产业布局和生产力布局难以实施,针对这种现状,为了提高比较效益,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做好升降“门槛”这篇文章。对哪些在主城区资源消耗较大、环境容量受限的重工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制造业等,要严格按照产业布局,按照市场对土地、劳动力及环境资源配置的要求,提高进入城市的准入“门槛”,同时要积极引导、鼓励这些企业按照产业规划到区县发展。区县政府要降低“门槛”积极承接。3.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是促进产业互动的重要依托。结合实际,当前的重点:一要构筑城乡交通骨架网络,通过建设快速区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