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第2页
业技术推广站来完成这一工作;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则是由政府部门、大学和民间机构共同组成。这些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覆盖范围广,涵盖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二是产、学、研各环节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新技术的开发以及技术成果的推广有很强的针对性;三是政府对农业科研与推广都给予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3.支持建立农民组织,社会化服务程度较高。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完善而发达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是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日本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在充分吸收西方国家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独创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农协制度。这一制度的突出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代表分散的小农利益与政府和大工业进行谈判,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二是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充分满足小农户在生产要素供给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需求。以出口创汇为特色的荷兰农业,农业的各个领域都有合作组织,业务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生产资料供应,到各种农产品的出售,以及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甚至农民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贷款,都来自合作社。合作社把分散的小生产同激烈竞争的大市场联结在一起,为荷兰的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基础性作用。
4.合理利用农业支持措施,建立高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现代农业建设,通常利用一些涉及经济利益的经济手段来支持、引导或影响企业和农户在现代农业进程中的行为。包括价格支持与补贴、税收减免、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有的则是直接影响企业和农户的收益或成本,如休耕补贴、购置装备与修建设施补贴等;加强对公共品的资助,例如提供农业科研、教育与技术推广所需经费和对于水利、电力、通讯和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的资助等。
5.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政策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现代农业的政策多是采用立法形式。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曾经指出,没有适合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的效率。法律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有事先得到国会的法律授权,政府才能出台实施某项政策或进行行政干预。农业立法程序使得政府在现代农业进程中的某些行为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并受到国会的必要监督,从而保证了政府对于现代农业的支持或干预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二)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几种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同时,各地的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生产者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也必须根据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形式。同时,不同地区也不可能同时整建制地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能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1、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所谓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是指利用沿海地区的区域优势,以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禽和特种水产为重点,以促进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为目标,大力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都市农业模式
我国大中城市郊区人口密集、土地紧缺,但有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物质装备水平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劳动者素质高的特点。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和拓宽农业功能等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又称都市农业,做好城市农副产品如蔬菜、牛奶和水果的供应,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使都市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
3、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模式
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1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了35个优势产区。通过优势区域布局,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生产后,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
4、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资源综合开发型模式是面向市场、依托当地资源、确定发展产业和项目的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
(三)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政策需求分析
1、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特点,我国巨大的农业人口基数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按照我国人口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全国应有人口将达到15-16亿。最乐观的估计,把农业人口控制到30%,也有5亿农民,人均耕地3亩左右。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致富农民、缩小城乡差别、协调城乡关系、优化城乡人民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率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需求分析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庞大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有45%左右。农业科技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此,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兴农贡献率。实行对农业科技扶持的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扩散与传播,通过多种途径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要大力发展农用工业。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设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使农业生产走向高层次的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发展适合家庭生产的小型机械和信息化生产设备。
二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产出能力。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首先是从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业组织和转移农业人口入手。从我国国情出发,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明晰产权,保证农民土地收益权;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建立起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规模效益型农业,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农业产出和供养能力,形成农业现代化的经营基础。要逐步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要完善农业合作组织法律和相关配套法规,根据不同地区和产业特点,制定规划,加强引导。开展农业合作组织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农民建立合作组织提供服务。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健全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农业增值增效。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以吸纳农民就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农村服务业、与大企业配套的企业和资源节约型企业。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抓好信息体系、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这些方面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亟需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提高防洪和排涝能力,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把发展生产、建设环境、培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改革传统的封闭式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在城市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的农业人口,要为其在城市安家落户创造条件,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对于一些有志去农村创业的城市居民,也应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支持其把先进的思想意识、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农业生产中去,这对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国家在区域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应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转移支付、投资补贴、财政贴息贷款、投资风险基金和帮助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等手段,扶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山、穷地区发展经济;通过内力和外力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逐步走上协调发展轨道,从而实现农业的均衡发展。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区间贸易。以劳动力市场为桥梁,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将劳动力输出到发达地区,不仅可以使农民积攒资金,而且可以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本领,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积累物质基础。大力发展与东部或其他发达地区企业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使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相结合,将潜在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六是粮食流通缺乏优良载体阻碍粮食生产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购销企业目前的资质现状,突出体现是“国有”冠冕未摘,法人财产制度缺位。即便部分粮企在改革中挂出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也是形似神异,不具备股份制企业应有的法人治理结构内涵。经营机制没有实现根本转变,政企不分,权责不明,这些计划经济的烙印左右着粮企的经营管理。粮食企业“包袱”问题仍未纾解,财务状况低劣,国有粮企普遍背负沉重的经济“包袱”,尤其是资本金缺失、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