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鉴香港经验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反腐廉政建设战略立足于三个方面,即“三项格局”:一是查处大要案,二是对部门行业不正之风进行综合治理,三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查处大要案被列为重中之重,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后来,大批影响恶劣的腐败案件进入公众视线,以交通系统为例,先后就有18位交通厅正副厅长,其中河南省交通厅连续三位厅长“前腐后继”,因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落马。实事求是地说,确实给人的感觉是“越反越腐”,公众的担忧抱怨不无道理;但是,这样理解还是表面的,不能因为担心会落下这样的指责而动摇了反腐败的决心,还是要一如既往地查处尽可能多的腐败案件。我相信,从长期来看,腐败程度会有降低的趋势,必须要迎难而上。
人物周刊:您说的“难”具体指哪些问题,或者说我们目前廉政建设面临的挑战在哪些方面?
:首先一个是腐败现象本身越来越复杂,当然也包括我们对腐败问题的认识深化之后,也有一个越趋复杂的问题。比如腐败领域,以前海关走私、行政审批是腐败高发区,经过加大治理力度和改革审批制度之后,现在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新的领域又出现了,用人腐败(买官卖官),司法腐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比过去严重了。确实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动真格的。
第二个挑战是来自国际化的背景,高技术,全球化,这些都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如腐败分子和资本的外逃,这是在国际市场一体化中出现的新情况,另外各国的文化制度差异,也给遣返引渡等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给我们的反腐廉政建设增加了难度。
人物周刊:很多人都认为,香港廉署专员“直接向特首负责”的独立性是其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我们的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借鉴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内地的情况比香港要复杂很多,怎么设计建立一个合理的垂直监督机构,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研究的问题。
独立机构越独立,其实是越需要多渠道的制衡,你独立了,但也要防止你失去监督、滥用权力。这就是香港作为一个城市区域的优势所在,因为他的工作都是在最高长官和公众的视野之中。而内地幅员之大,就会天高皇帝远,难以制衡。
另外在具体的反腐败工作中,廉署也只有调查权力,调查工作不受任何干预,调查之后的起诉、审判都分别由律政司和法院来进行,因此司法机构对他的工作也是一个制约,防止他们制造冤假错案。而我们在职能划分上还没有这么细,一直就强调统一协调,习惯于线性思维,制衡机制相对滞后。这些都必须改革,相当艰巨的改革任务,需要一定的时间。
人物周刊:您对国内廉政建设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
:谨慎的乐观。
当然,腐败的案件可能还会有上升,反腐越是反到深层次,揭露出来的问题会越多。中央今年提出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到,建成一个基本框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等。
如果这些能够实现,我想廉政建设的情况会有一个明显的好转。我指的这个“好转”是廉政建设中各个因素的加总,包括机制的建立,人的观念,也包括腐败大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