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学习《你是自己的雕塑师》体会
领导干部学习《你是自己的雕塑师》体会
《你是自己的雕塑师》是韩喜凯同志的随笔集。作者从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以及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问题入手,边想边写,感悟人生。他曾经说:“回首走过的路,坎坎坷坷,有经验,也有教训,可总结的东西很多。总结些什么?有些同志平时老是埋怨这埋怨那,发
些牢骚,总觉得别人对他不公,好像受了多少委屈。其实,人生之路漫长艰辛,难题多,困惑多,思想疙瘩也很多,有点慨叹,有点埋怨,没啥不可以的。从自身来说,关键是如何正视自我、完善自我、战胜自我,根子在如何对待自我。所以脑子里总是盘旋着这些话题,挥之不去,总想试着就这类人生问题,说说自己粗浅朴素的看法。”
这本书分学习、工作、团结、进取、处世、正气、名实、识才、修养、生活等10个部分,共80篇。每篇长则两千多字,短则千把字。篇篇言之有物,文风朴实。作者谦虚地自言:“跟拉家常一样,没想着要构建什么体系,只是东一榔头,西一镐头,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掏掏心里话而已。人生没有模式,人生的观念一人一个‘版本’,我这里提供给诸位的,仅仅是我个人的‘版本’,取舍由您。”本版选发其中的3篇和其他篇章中的精彩片段,以飨读者。
心胸有多宽,事业有多大
——谈胸襟
【“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宽宏大度,善待他人,这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气度与美德。】【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有能忍人所不能
忍,能容人所不能容,能处人所不能处的雅量。】
一个领导者,心胸有多宽,水平就有多高,事业也就有多大。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是在决定任何事情时,要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局出发,不可拘泥于眼前枝节小事。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除自身才智卓越和执着追求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秉性,就是心胸宽广。他们能以自己开阔的胸襟去对待世间万物,用那颗博大的心去容忍世间的冷嘲热讽。《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信陵君颇喜结交才俊,他听说大梁
城东门的守门人侯嬴很有才能,于是去请他,侯嬴毫不客气,上车后坐在上座,让信陵君驾车。车到闹市后,侯嬴故意与好友朱亥长时间交谈,将信陵君冷落在一旁。回到公子府后,信陵君大宴宾客,推侯嬴坐在上席,并亲自给他敬酒。这则故事描写的虽是日常请人喝酒的小事,但反映了信陵君的博大心胸。以信陵君堂堂魏国公子的身份给侯嬴这个守门人驾驭马车、耐心等待、主动敬酒,这很难做到;如果没有开阔的胸襟、容人的气度,是绝对不可能的。正因为信陵君礼贤下士,侯嬴为他献上奇计尽心效力,使窃符救赵取得成功,同时侯嬴的好朋友朱亥在窃符救赵中也立下汗马功劳。试想当初信陵君如果顾及公子身份,举止傲慢,那些能人贤士就不可能为之折服,更不会聚之门下建立奇功,那赵国很有可能早就为秦国所吞。唐太宗可谓功高盖世,如果没有开阔的胸襟,善待直谏者魏征,那会是另一副模样。魏征的《十思》、《十渐》等谏书,尖锐批评唐太宗的缺点,皆人所不敢言,而唐太宗却欣然接受。后魏征因病请求辞职,唐太宗说:“金必锻炼而成器,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岂可去乎?”气量狭小之辈,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唐太宗终成为历史上广纳谏言、勇于改过的治国明君。
与此相反,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者,往往导致身败名裂、国破家亡的噩运。《国语》中记载,西周末年,周厉王暴虐无道,政令严酷,引起强烈不满,怨声载道。周厉王听后大怒,命令官吏只要听到谁说坏话就杀谁,气氛异常恐怖,人们不敢多言。但三年后平民忍无可忍,最终发起国人暴动,推翻了厉王残暴的统治。再看,《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之所以被诸葛亮三气而亡,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他心胸狭窄,气量如豆。
朱德有诗曰:“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有了这样的胸襟和情怀,就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虚怀若谷、雍容大度的谦谦君子之风。即使碰到不顺心、难如意的事也不会斤斤计较,耿耿于怀。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宽宏大度,善待他人,这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气度与美德。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有能忍人所不能忍、能容人所不能容、能处人所不能处的雅量,做到“将军头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把忍让视为无能,不把宽容看作怯懦。尤其是别人给自己指出问题时,应该虚怀若谷,诚恳倾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才能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善于宽容人、体谅人、理解人、感染人,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良好工作环境。
胸襟开阔者,方能善于从逆耳之言中吸取教训,改正自己的过错。譬如齐桓公上台后,就能不计前嫌,敢于重用昔日的死对头管仲,终于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又如西汉开国元勋张良在其早年时,就以其宏大气量从老者那里得到奇书,刻苦学习终成事业。
试想老者三次故意丢下鞋子,当时张良如果稍稍狭隘一点,不理睬其言行,那本兵法奇书将与之无缘,他也不会成为赫赫有名的“汉初三杰”之一。再如与张良同时的韩信,他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能忍“胯下之辱”,不与小者计较避过灾祸。在中国历史上,这类事例多得不胜枚举。由此观之,古往今来,心胸开阔者方成就大事业。
“泥菩萨”与“瓷菩萨”
——谈本领与期许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想有个好的位置,这是正常的想法,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但是,好位置关键在合理的选择。】【本身是个泥菩萨,非得过河不可,肯定自身难保。要是下定决心要过河,得先炼成个瓷菩萨。】
跟小孩子聊聊,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问孩子,孙悟空与猪八戒两个,哪个厉害?答曰,当然是孙悟空,因为孙悟空是大徒弟,猪八戒是二徒弟。再问,让猪八戒当大徒弟不行吗?答曰,不行,孙悟空有72变,猪八戒只有36变,哪能当大徒弟?再问,要是猪八戒一定要当大徒弟呢?答曰:那孙悟空会用金箍棒打他呀!
原以为唐僧是以授道之先后给徒弟们排出长幼来的,没想到按本领大小排序这一层。试想,要是真把能力低微的猪八戒放到头里,那个取经团队,还真可能乱了套。
闲静之中,观察动物们的“社会组织”,也是非常有趣的事。蚂
出行,总是井然有序,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一点都不乱。因为只要是个蚂蚁群,就会有个蚁王,以它为核心,展开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无独有偶,蜂群有蜂王,猴群有猴王,羊群有头羊,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内部结构。这种结构是天然的,与人类社会结构当然不
同,但是,人类社会结构无论怎么发展进化,其原始特征是不可能完全褪落的。不论哪一种社会组织,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不同阶层的分野,始终天然地存在着。当然,社会历史总是进步的,人类自由平等的范围和幅度是在不断扩大的,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不论是多大
程度的自由和平等,都是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框架中展开的,衡量这种框架进步落后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按照人的能力的大小,安排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人类能按自身大小不同居于不同的“坑”,这个社会相对而言是进步的、有效率的。
就个人而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想有个好的位置,这是正常的想法,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但是,好位置关键在合理的选择。大家都看好的位置,往往“资源短缺”,对这些好职位,社会不可能平均分配,更不能看谁的门子大、路子野,就分给谁,而必须按
照人的本领大小来分配,否则,社会就失去了合理性,大家都遭殃。本领不大,本身是个泥菩萨,非得过河不可,肯定自身难保。要是下定决心要过河,也未尝不可,条件是先得把自己在火里面炼炼,炼成个瓷菩萨,再去过河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假如炼不成,也没有什么
不好的,只要相信此岸的风光同样秀丽,同样能让自己安身立命,同样能让你有美好的感觉,即便一生下来就是泥菩萨一个,也可以幸福终生。怕就怕有的人永远炼不成瓷菩萨,却永远也放不下对彼岸模糊风光的艳羡,昼思夜想,难以释怀,那肯定要烦恼无尽,痛苦无边了。
如果你通过关系、走门路,靠非法手段铺路搭桥,一定要过河问鼎,即便过得去,也得回来,何苦呢?
陈永贵一生,干过村党支部书记、县委书记,做过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进中央后,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啥都不会,别的领导画圈,他就跟着画圈,“活受罪”。晚年的时候,他回到大寨,在虎头山上,为自己身后选择了一块地方,他说,这个地方好,能看到
大寨,也能看到昔阳。仔细琢磨,他这番话意味深长,是一种深刻的自知与自省。对陈永贵而言,在虎头山下,昔阳大地,会大有作为,可一旦离开了这片土地,以全中国的视野再现昔日辉煌,需要的是"经天纬地"之材,非其力所能为也。
人贵自知,但真正做到自知自明,很难。处长位置只有一个,能当上处长的也只能是一个人,如果当不上了,就甩脸子,耍性子,甚至破罐子破摔,工作不会干好,自己的快乐也荡然无存了。
当然,这不是说要人们都安于现状,小成即满,无所作为。有人喜欢看摔跤,两个人在比赛场上你推我搡、不可开交,弄得气喘吁吁,决出输赢后,还是要相互鞠个躬,那情形与比赛过程一样让人难忘。为什么?他们为了名次而竞争,谁都不服谁,谁都不让谁,都拿出真本事来认真比赛,这种竞争向上的精神让人感动,此其一也。大家都按规则比赛,谁违规就扣谁的分,谁力气大谁赢,公平竞争,此其二也。第三,他们不论谁赢谁输,大都能友好相待。认可竞争,还尊重竞争规则,尊重竞争对手,把这种态度放到社会生活中,我们的社会就能充满竞争的活力。
孙中山把人分成“三系”,其一先知先觉者,为创造发明;其二后知后觉者,为仿效推行;其三不知不觉者,为竭力乐成。乍一看会惊叹,孙中山这位民主先行者,怎么会有如此封建的观念?他还有话:有此三系人相需为用,则大禹之九河可疏,秦皇之长城能筑也。“相
需为用”,就是每个人本领不同,各有发挥的领域,大家携起手了,自然众志成城。
理发员看电视新闻的启示
——谈乐业
【每一项工作中都蕴藏着诉说不尽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知如何去发现并创新而已。】
【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这应该是人类追求的最理想目标。】
一次到宾馆理发,理发师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