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创新奖申报材料
年初以来,按照xxxx市委工作会对组织工作的要求,宁安市委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实施“先锋工程”为牵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搭建区域党建一体化工作平台、探索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为突破,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积极引领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开拓奋进,建功立业,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群众服务、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建和经济工作揉到一起抓,筑强堡垒和激活先锋融到一块炼,党建活力与跨越发展齐进共赢双丰收。2008年市委被省委授予“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委”,市委组织部被xxxx市委组织部授予实施“先锋工程”先进单位,并连续多年获得xxxx市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 构建区域党建一体化模式,拓展党建服务平台,助
推追赶跨越式发展
按照打造大xxxx的基本构想和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思路,我们以打造农村产业化竞争优势为着力点,大胆革除思想痼疾,本着“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设施共享、活动共搞”的原则,积极谋划了党的建设城乡企“一盘棋”思路,把党建合作共建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试金石”,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统筹兼顾、共建共享,构建城乡一体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趋势,着力打破城乡区域界限和体制机制障碍,改变城乡党的建设自成体系、相互分隔状况。我们成立了以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的工作机制,把城乡互帮互助工作纳入基层党委抓党建工作责任制中,以载体创新为依托,开展了“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推行村村联建、村居联建,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互助共建,重新调整了43对互助共建单位。引导强势党组织以送信息、送资金、送物资等“输血”式帮扶,以引项目、带人才、传技术等“造血”式帮带,把城市和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有效统筹起来,形成“组织网络城乡一盘棋、主题活动城乡一个样、党员教育城乡一手抓、优势资源城乡一起用、党内帮扶城乡一体化、考核激励城乡一个调”的局面,构建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年初以来,市乡132个基层党组织在互帮互助活动中,提供致富信息150条,提供技术服务54项,建立合作关系38对,互相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30个。通过组织联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作用发挥出来,全市涌现了一批以江西村、小朱家村、福荣村等为代表的“双强”型村级党组织。截止目前,全市有73 个乡村党组织达到了“五个好”标准,有18个薄弱村实现转化,转化率达到90%以上。
2、相融互促、拓展平台,加快区域内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共建机制。为加强与市域内农场垦区、森工系统、院所高校等单位的合作共建,成立了由共建各方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党建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各自的工作分工和职责。联合制发了《宁安市开展场局院市党建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市委与合作共建单位党建共管协调领导小组工作运行体制,坚持以干部融合和工作互动为先导,建立了市、场、局、院干部交流机制,实行班子成员及管区、林场和村干部相互兼职、挂职制度。二是搭建共建平台,活化党建载体。积极推进以“先锋工程”为重点的党建载体向全区域范围延伸,适应党员动态管理需求,打破了以纵向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的传统模式,党员管理实现了按工作属地、兴趣特长等编组,构建以市、场、局、院党委为核心,各类党员积极参与的党建平台;积极建立相互融合、相互覆盖的党员“建争带”服务区,把宁安农场的“北大荒”精神与“宁古塔”精神相融合,把东林局的“学帮带”与宁安的“三比三看”活动相结合,把不同身份、不同岗位的党员紧密联结在一起,实行“双向管理”,既促进了党员、人才、干部、群众之间的相互融合,又带动了广大党员提升自身素质、启动内在能量,在服务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整合区域内党员教育资源,依托农场的种养殖技术优势、林业部门的企业化经营管理优势,农经学院的教育培训优势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及专业协会、定期培训地方、农场、林业的党员干部,共同组织党员服务区、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现场观摩学习会等活动,增强了区域内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积极开展区域内党员联谊活动,今年“七一”期间,我们为合作共建单位的2400名党员邮寄了慰问信和有奖征答试题和宁安市《党情市情知识读本》,邀请他们参加了我市组织的“庆七一、迎奥运、争先锋党情市情知识竞赛”;与合作共建单位召开了3次座谈联谊会,进一步增进了共建双方的感情交流,为加强合作奠定了基础。三是促进产业联合,融合发展要素。合作共建各方按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思路,加大了基层党组织融合共建力度。在非公有制企业、农业产业链、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了“融入型”基层党组织,把地域相邻、交流密切的乡镇、林场、农场、村屯结成党建联盟。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采取“党支部(党小组)+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整合人才、产业、原料、土地等资源,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指导服务、统一标准生产,联手发展烟、畜、米、糖、亚麻、食用菌和现代观光农业。目前,合作共建方建立了石岩面粉厂、养猪协会、观光农业园区等6个“融入型”党组织;石岩镇与宁安农场共同规划了农垦新城项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128户村民的89.78公顷土地成功实施了整体流转和集约经营,目前已累计投资8800万元,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集约农业示范区、农垦新城开发区的建设成果和示范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宁安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加快崛起。xxxx市委办公室主办的《工作交流》(2008年第16期),对我市区域党建一体化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市委书记徐广国同志作了重要批示。
3、乡(村)企联动,优势互补,实现企村互利双赢。制定出台了《宁安市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扶持办法》,把各乡(镇)政府、行政村、产业协会等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把烤烟、甜菜、畜牧业、水稻、玉米、甜叶菊、果菜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把宁安烟叶分公司、镜泊湖糖业有限公司、xxxx正大实业有限公司、xxxx鑫鹏肉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响水米业有限公司、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天恒甜菊公司等作为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同时,在原有的烤烟、甜菜产业扶持政策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制定了对于现有的和新引进的农事龙头企业,税金地方留成部分作为扶持资金全部支付乡(镇)村和产业协会,对于新上并正享受优惠政策暂不缴税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承担支付扶持政策所需资金,增强乡镇、村和产业协会的服务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通过乡(村)企利益共享,既调动了乡村两级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为鑫鹏肉业和正大肉食品加工等龙头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加工原料,又切实增强了乡村两级组织的经济实力,使乡村两级组织能够有钱办事。鑫鹏肉业、正大肉食品加工等龙头企业落户宁安后,村级党组织积极帮助企业与养殖户签订产销合同,企业为养殖户提供防疫、饲养、销售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二、探索创新村级党组织班子选任新机制,筑牢党建服务堡垒,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和基层民主自治管理,我们紧紧围绕选好配强班子、提高领导能力、促进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紧持严要求、力求新突破、
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全市24个村级党组织班子换届选举中探索采取了“竞职比选”、“公推直选”等方式,全面推行了任期目标责任制。开辟出了农村党组织书记选任、管理新途径,实现了党管干部、群众公认、依法选举三者相统一,为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1、精心组织,准确定位,确保“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责任在班长”。为切实解决“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能上不能下”等导致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了“竞职比选”、“公推直选”的选任方式,建立健全了工作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市、乡、村分别成立了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联系、专职负责、专项推进,分步实施。市委组织部先后召开了4次部长办公会,以实际模拟操作的方式,反复探讨研究,制定了符合宁安实际的实施方案。通过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使“竞职比选”、“公推直选”工作始终置于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之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情况掌握到位,超前谋化做到心中有数。各乡镇党委抽调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成立了驻村指导组,入户走访座谈,摸实情、查民意,切实掌握群众对采取“竞职比选”、“公推直选”进行换届的思想动态。对村内党员人数、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党员致富能手等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摸底,对于换什么人,选什么人,群众支持什么人,可能影响选举工作的各种因素等做到了心中有数。对情况复杂、矛盾较多的村,加强重点指导工作,认真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同时,各乡镇党委对换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预案,做到了未雨绸缪,为整个选举工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三是指导措施到位,确保换届选举有序推进。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做好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市域实际,在制定出台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编制了具体、指导性较强的《村级“两委”班子竞职比选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作手册》,明确了工作步骤、严格按程序办事,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市委组织部与各乡镇驻村指导组一道,走村入户对换届程序和关键环节进行跟踪指导,切实做到一步一指导、一段一检查、一段一汇报、一步一监督,保证了换届工作的稳步推进。
2、把握原则、统筹安排,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宣传发动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市、乡两级分别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乡镇党委负责人、换届工作人员及驻村工作指导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明确村级党组织“竞职比选”、“公推直选”的程序和要点。驻村工作指导组结合乡镇当前中心工作通过召开“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会、入户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并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党务公开栏等媒介向党员、群众广泛宣传“竞职比选”、“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任职条件。对外出流动党员和村民,由村党组织主动与他们联系,动员他们尽可能参加推荐和选举;对思想上有顾虑的党员群众,党组织派专人上门做好思想工作,及时答疑解惑,争取认同;对老年病残党员和村民,由村干部上门宣传。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试点村党员大会出席率都达到了92%以上。二是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相结合。充分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意愿,实行阳光操作,保障党员和群众在选举工作相应环节中的民主权利,把推荐候选人提名人选的权利扩大至党外。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到严格程序,于法周全,于事简便,体现了“竞职比选”、“公推直选”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使开展“竞职比选”、“公推直选”换届的过程成为对党员、群众进行民主法制教育的过程。三是制定目标与落实责任相结合。在确定初步候选人之前,由乡镇党委组织上届村党组织班子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内容,研究制定下一届村党组织班子任期目标框架,作为党员群众选人和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竞职演讲的参考依据。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委员根据任期目标框架和竞职演讲内容,细化任期目标,经支部大会形成决议后,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与委员分别签订任期目标责任状和当年目标责任状,使班子成员明确三年任期内和任期内每年的目标任务,使其内有压力、外有动力,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采取啥措施、干到啥程度,真正做到工作有方向、承诺有落实、责任有追究。目前,全市12个乡镇党委分别与所属村级“两委”班子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状,制定了年度绩效考评工作实施方案。
3、严格程序、加强监督,把好“三道关口”。一是严把公推关。打破身份、地域限制,立足本村选人的同时,又面向全乡镇选贤,采取党组织推荐、党员自荐、党员定向推荐和群众定向推荐四种方式,大范围推荐候选人提名人选。在群众定向推荐中,结合村情不同,分别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推荐、入户推荐、召开户代表会议与入户推荐相结合方式,将提名权扩大至党外,有效地发挥了群众在党组织班子成员配备上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依据党员群众定向推荐得分结果,按照村党组织班子职数2倍的人数,确定了3名党组织书记和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经乡镇党委审查后,公示3天,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严把审查关。乡镇党委对公开推荐出来的3名党组织书记和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以书面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组织考察,参加测评的范围涵盖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本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与候选人初步人选工作、生活接触较多的村民,把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正式候选人的评选权,交给了党员和群众。考察组依据量化打分情况,差额确定党组织书记和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预备人选名单在全村公示3天,无异议后,经乡镇党委审批列为正式候选人。三是严把直选关。召开由村民代表和普通村民参加的“竞职比选”、“公推直选”大会。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在大会上进行竞职演讲,现场回答群众和党员提出的事关本村今后发展的问题。2名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还就对方竞职演讲中承诺的发展目标、治村方法、措施,提出质疑,进行“PK”,让群众和党员对其发展思路、工作措施、逻辑层次、语言表达方面进行评议。全体党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直接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落选的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直接作为委员正式候选人,参与委员差额选举。当选的党组织书记和委员进行表态发言,使当选的干部责任感、党员有认同感、村民有主人感。目前,采取“竞职比选”、“公推直选”的24个村选举出支委委员99名,其中,致富带头人64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7名,“一肩挑”的村党组织书记8名。
三、创新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丰富基层党组织建设内涵。
为适应农村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积极构建“融入型”党组织,寓党的建设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管理之中、于促进农村产业调整之中、于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之中,实现了党支部建在合作经济组织(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产业链\示范基地)上,党员示范在创业富民上,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农合组织的服务拉动作用、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无缝覆盖,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117个,参加会员37600多人,党员3264人。已组建专业党支部(党小组)144个,会员人均收入达8200多元,高于本地农村人均收入900多元,带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一品村”10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4%。
1、围绕产业发展,在合作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支撑,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在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优势产业链条上,建在农民最需要的服务项目上,重点发展了农产品产销协会、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协会三种类型。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创新推广了“党支部(党小组)+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党建工作模式。农村党支部(总支)改变过去单纯按村民小组和党员居住地设置党组织的做法,以党员干部领办创办的产业链、服务基地、致富项目为主体,按照技能相同、活动易聚、话题统一、服务高效的原则,调整党员编排方法。对多数成员集中在本村的合作经济组织,由村级党组织帮助建立党小组(党支部);对规模较大、跨村的经济组织,由乡镇党委指导组建党支部,直接隶属乡镇党委,使党建工作链不断向农村产业链延伸,使党建工作由“围绕型”、“专业型”向“融入型”、“参与型”转变,让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融合更密切、服务更直接,效果更明显。构建了“以乡镇党委为核心、村级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组织为骨干、特色党小组为基础、产业党员大户为基点”的新型党组织引领机制。年初以来,在镜泊畜牧小区、三块石甜叶菊协会、三陵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中新建“融入型”党组织8个,党员致富联合体24个。兰岗镇西瓜协会辐射7个行政村、农户171户,镇党委将会员中有一定专长和致富带动力的7名党员组织关系从原行政村党支部中转移出来,成立兰岗西瓜协会党支部。党支部组建后,充分发挥班子成员懂技术、会管理、善销售的特长,共组织培训瓜农2300多人次,推广新品种20多种,帮助农户销售西瓜120余万斤,户均增收3000多元。
2、创新设置理念,因地制宜组建党组织。一方面涉农部门党组织帮建经济合作组织。由市、乡(镇)、村涉农部门或龙头企业党组织牵头,通过派驻原党组织技术专家、招募乡村党员中的“土能人”、“田秀才”、整合从事相同产业农户,组建规范运作的专业涉农协会,推行协会负责人和支部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让党员在协会中挑大梁,发挥他们在实施产业化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渤海镇供销合作社党支部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服务三农,建立了渤海水稻协会。通过为会员提供科技培训、生产及销售服务,发展订单农业等办法,帮助农户解决“想干不会干”、“想干不敢干”、“进入市场难”的问题,有效地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目前,水稻协会已覆盖全市12个乡镇,建立分会58个,发展会员5680户,会员党员171名,订单绿色水稻种植面积10万多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35%以上,年产值6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另一方面村级党组织引建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产业中的能人党员和致富能手牵动,引导本村分散从事这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产业和行业协会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党支部(党小组),把党员放在关键节点上,上联市场、下接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效益,调动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马河乡后斗村党支部积极扶持引导从事食用菌栽培的党员,吸纳相同产业的120个农户自愿参加组成食用菌栽培协会,建立了党小组,对会员实行菌种供给、技术指导、价格销售、病害防治的“四统一”。
3、实行规范运作,促进新模式的健康发展。一是建立规章制度。对于新组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积极协调工商、税务、科协、民政等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协会章程、工作制度、吸纳会员标准,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和规范运作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行业管理,保证各种新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搞强迫命令、不违背大多数农户意愿、不低于市场价格压级、不向农户摊派费用、不随意违反与农户签订的有关协议。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履行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参与合作经济组织重大问题决策、发挥党员“双带”作用,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督促协会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引导帮助群众共同致富。三是进一步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要真正让农民致富增收,必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一种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用市场化理念来管理农民。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链条,在产业协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组建专业经济合作社。并通过社员选举产生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将产业协会纳入合作社管理,其他农户实行自愿入社。合作社采取统购统销的运作方式,以社员认可的合理价格集中收购社员的产品,再统一进行销售,合作社在这“一购一销”中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这些利润扣除必要的费用,在年终按社员与合社的交易额进行比例分红。这样一来,社员的利益与合作社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年初以来,全市组建了以卧龙龙兴土地合作社、富源肉鸡专业合作社、渤海韭菜专业合作社、三陵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12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卧龙乡勤劳村党支部从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的实际出发,更新富民增收理念,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立了以“支部+合作社+农户”为模式的勤劳村龙兴水稻土地专业合作社。118名村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的形式,共入股资金50万元,参合耕地330公顷,成立了龙兴水稻专业理事会,制定了《宁安市龙兴水稻专业合作社章程》,建设30个360平方米标准的水稻育苗棚,可解决近3000亩稻田育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