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干部局“四就近”问题调研报告
发挥社区优势推进老干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对“四就近”问题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切实找准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摸索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力求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全面推进老干部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随着老干部“双高期”的到来,老干部迫切地需要通过多种服务,进行生活的、身体的、精神的、物质的调节来有效地满足其实际需求。如何创新思路,选准载体,开辟老干部个性化服务发展的新途径,使老干部服务更加人性化、内容系列化、参与社会化,而达到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我局通过采取问卷调查以及到大理、保山、德宏等县(区)市交流学习等方式积极探索如何依托社区资源,落实“四就近”(即:让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和就近发挥作用)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全方位、多渠道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思路,寻找工作切入点,对社区老干部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工作思路等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背景及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老干部已整体进入了高龄期、高发病期。老干部出不来、看不见、听不到、记不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生理上、生活上的困难越来越多,管理和服务的难度也随之加大。针对这一现状,市委老干部局便着手对老干部养老多样化、老干部工作人性化、为老干部服务社会化、个性化的调查研究,探索了“双高期”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新途径。以往我们习惯于按照条条框框去开展老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比较模式化,服务形式单一、内容有限、质量不高。特别是针对老干部个案中的一些问题缺少系统的研判和前瞻性思维,解决的新办法不多。随着老干部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老干部服务需求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感到原有传统的服务理念及形式已不能满足老干部工作和老干部的现实需要,必须突破一贯式的思维定势来谋划和创新工作,从而扎实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工作,调查研究是前提。
(一)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我市开展“四就近”活动的决策来自社会调查,依据对市情资源和老干部需求内容的具体分析。据统计,全市现有离休干部65人,年龄最大的91岁,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4人,70%左右行动不便;实职科级以上退休干部231人。城区离休和实职副科级以上退休老干部除孔雀湖社区以外的分布情况如下:新城社区12人,风情园社区14人,白象湖社区29人,黎明社区20人,曼景兰社区4人,曼斗社区6人,三叶社区2人,曼各社区5人。他们中急需帮助提供的服务有看病陪护、家政服务等。
(二)具有的特点
1、离退休干部大部分都进入“双高期”,健康状况不一。这一群体中80岁以上高龄的离退休干部都患有老年病,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
2、老干部居住地点较分散,范围大,老干部家庭及个人情况差异较大。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离退休干部的现行管理方式与社会发展出现的社会化管理模式脱节。老同志离退休后,他们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一般由原单位或主管局进行管理和落实。对于老同志居住的所属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认识上存在一些差异,有的离退休干部将在社区“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和就近发挥作用”与个人转入社区相混淆,认为实行“四就近”就是与原单位脱钩,也有的老同志认为到社区活动是降低了身份。
2、离退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急病、特种病的发病率普遍增大,且处于“空巢”的家庭的老人居多,他们在生活中显得很无助,怎样建立应急预案和采取紧急救助措施,为他们提供医疗急救服务是一个值得关心重视的问题,由于衰老和疾病,老同志日常的饮食起居、购物做饭等家务活动,一般都需要有人照顾;由于年事已高,行动困难,社交圈子小,怎样得到好的精神慰藉等,都需要进行研究和寻求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3、社区服务资源有限。社区活动场地普遍较小、活动室少、有的社区甚至没有活动场地,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满足不了老干部学习、活动的需求;社区的服务力量相对薄弱,整体上还缺乏一支素质高的专业服务队伍。离退休干部日常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和志愿者服务队伍针对老干部开展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也只是初步尝试,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往往只能应付一些简单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还不能适应高层次、不同特点老干部的个性化需要,无法满足老同志在文化、娱乐服务,特别是精神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4、离退休干部群体庞大,个体嗜好与大众要求难以统一。由于老同志的年龄、身体状况参差不一,个人兴趣爱好、关注事项各有侧重,因而难以组织集体活动。
(二)原因分析
1、政策原因。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涉及老干部切身利益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显现,其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社会机制、体制方面上的问题,还有部分单位对新出台的政策落实走样和不到位。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在政策上加以完善以及监督贯彻落实。
2、离退休人员需求原因。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推进,老年人不断增多,老干部作为老年人的一个特殊群体,既有一般老年人所共有的特点外,他们更关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更需要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老干部门的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事,要为他们提供创新、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因此,老年社区的管理工作是老干部工作的补充和延伸。
三、大理、德宏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确定试点,健全机构。结合实际,确定试点,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构,抽调人员,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作好相关准备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开局、起步工作,力求取得实效。
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离退休干部集中居住的街道(乡镇)、社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主任由乡镇、社区居委负责人担任,试点单位要按照“四就近”工作要求设立相应工作组,即政治学习组、文体活动组、关心照顾组、发挥作用组。建立由街道(乡镇)离退休干部协理员、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4050”就业困难人员及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负责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
(二)筹集服务经费。社区“四就近”服务工作经费可采取同级财政支持、社区居委会资助、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进行筹集,确保正常工作经费需求。
(三)完善各项制度。服务中心要建立并完善服务离退休干部的各项措施及工作制度。比如:《社区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工作制度》、《社区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社区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制度》、《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离退休于部文体活动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发挥作用工作制度》等,逐步形成靠制度管人办事的工作机制。
(四)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试点引向深入。
四、对策和建议
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托社区资源,让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和就近发挥作用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社区资源。我们认为,开展好“四就近”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宣传激励的作用。实践证明:认识的统一和
行动的一致,离不开广泛的舆论宣传。我们要通过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老干部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传播其经验,扩大其影响。一要向各级党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宣传,取得认同、支持与合作;二要向各单位及服务队伍宣传,取得理解,争取参与;三要向社会群众宣传,取得信赖,激发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宣传对服务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创造一种服务光荣、服务受尊重的社会风尚。
(二)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党委、政府要将发挥社区
优势,开展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作为全市社区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统筹考虑,纳入社区的党建工作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发挥社区优势开展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列入职责范围,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分工,履行职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各单位要从本系统、本单位离退休干部的实际出发,加强与有关街道、社区的联系。
(三)多措并举,建立健全服务经费筹措机制,调动和
利用社区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为老年人服务和其它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采取财政投入一块、社区自筹一块、原单位转移一块、党费补充一块等办法,广泛筹集资金等方式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搞好各项服务,为老年人服务项目的设置采取“免费+收费”相结合,不仅使从业人员和老年人都受益,而且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是保证“四就近”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施目标,既在一定时期内,反映“四就近”活动要达到的水平;二是实现步骤,既实现目标的具体过程,既要具体规定每一步的任务、要求,又要注重各步间的内在联系,步步衔接,环环相扣;三是实现方法,即达到目标的措施和办法,它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和基本保证。我们认为,“四就近”活动的发展规划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第一,事前要充分调查,依据各方面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着眼社情,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第二,确定的目标既是先进的,也具有一定挑战性,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第三,步骤、方法要明确。不只是注重发挥组织者的积极性,更要注重调动社区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不只是注重钱的作用,更要注重人的作用;不能消极地等待条件,要努力创造条件。第四,要确定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标准和验收方法,使所订各条,见之行动,落到实处。第五,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充实,使内容更切合实际,更有指导性。
(五)抓好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全面服务与重点服务相结合。对老干部的服务应全面关心、全面发展,要从老干部最迫切的需要,解决最急需的问题入手,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二是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传统的福利服务都是无偿的,效果检验只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其内部关系是不协调的,因而存在着缺乏生机与活力的种种局限。只有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服务系统运转有序,持续发展。老干部个性化服务的有偿、无偿区分是以老干部不同需求和提供的不同服务内容来确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服务项目基本分为三种:一为经营型的,不分情况一律收费;二为义务型的,一般不收费;三为半经营、半义务型的,有收费和不收费的部分。例如:在医疗陪护、法律援助、家政服务等方面,对老干部给予优惠照顾;对老干部在康复指导、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就业信息等方面提供的服务完全是义务的。三是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通过集中活动,造成一定声势,发挥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扩大为老干部服务的社会影响;通过分散服务,强化志愿者服务观念,增强自觉性。四是量的普及和质的优化相结合。服务内容既有外延的广泛性,又有内涵的深刻性,满足了老干部对政策、法律、医疗、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需求。只有注重提高服务质量,老干部个性化服务的社会效益才能明显,才能有力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优化人际关系,才能保证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我们在服务的实践中,应该认识到,重视量的普及,以扩大服务外延;重视质的优化,以提高服务效益。
(六)加强老干部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和管理业务水平,加强和督促检查工作,随时沟通情况,全面做好老干部“四就近”管理服务工作。
(七)广泛开展老干部文体活动,积极搭建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要通过丰富具有社区特色的老年人娱乐活动,以达到健体强身、修身养性的目标。抓住老干部的特点,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室等为阵地,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如举办书画展、开展文艺联欢、象棋等各种比赛活动,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寓教于乐、老有所为的目的。
“四就近”活动的开展需要依靠组织指导者和广大服务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改革中积极思考,求得认识的深化,使指导原则、发展规划更适用、更科学,活动成效更明显。让老干部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老干部的幸福指数。
市委老干部局
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