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调查汇报
某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调查汇报
一、全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区城市公共交通于1966年在原平凉县运输队基础上开始营运,1979年从运输队分出,成立平凉市公共交通公司,当时有车19辆,营运线路6条(城区1条、乡镇5条)。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投入营运的车辆达到112辆,营运线路17条(城区12条、乡镇5条),单程长度253公里,平均年行驶675万公里,平均每日客运量3.7万人(次),年客运量1350万人(次)。公司下设两个车队、一个修理厂,内设一室三科一部。现有职工510人(正式工270人,招聘工240人)。公司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111人。现有总资产984.3万元,其中流动资产303.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681万元,负债625.4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3.5%。近年来,公司在增加总量、扩张规模、优化线路、节能降耗、严格稽查、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面对各种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票价低、票种复杂等因素,从多方面压缩成本,节能增效,实行了严格的燃油定额、百公里维修材料消耗定额、车组票款收入与个人工资挂钩、百公里安全行车奖惩等办法,减少管理成本,降低消耗支出。以来,公司抓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购置新车,以改道、延伸、新开为主要方式,城区服务线路由原来的7条93公里增加到12条155公里,基本形成了贯通城区各主、辅街道,通达各大商场、旅游景点、学校、部队、工厂、住宅小区,连接周边重点乡镇,覆盖集中人群的公交服务网络。
1、适应城市规模扩张需要,不断增加总量,综合营运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平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住宅小区和商业服务网点的增多,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障居民生产、生活和出行便利,公交公司想方设法筹集资金630万元,新增车辆33辆,开通了5条新线路,延伸优化了4条旧线路,使城区线网密度由0.7公里/平方公里增加到1.2公里/平方公里,线网布局趋于合理,营运能力有了提高。
2、培育企业理念,狠抓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公司党总支着力培育以“和谐公交”为核心的企业理念,提出了“树立窗口形象,塑造公交品牌”的企业精神,使公司从上到下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通过完善各种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讨论、班子成员分工抓落实的管理机制。对中层负责人实行业绩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的任免制,确立了奖优罚劣的用人制度。坚持不懈地抓职工素质教育,定期开展岗位技能比赛、业务培训和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服务明星”评选、“青年文明号”、“文明线路”创建和“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
3、加强思想道德和行风建设,服务质量和公司形象有了提升。公司党总支以职业道德、党员先进性、文明规范和行车安全四项教育为基点,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把好进人关和业务培训关。大力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文明规范的服务新风,使公交服务质量和公司形象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有1名职工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1名职工和1条线路被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公交企业先进个人和文明线路,公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双拥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优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二、城市公交在营运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平凉市公交公司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奋力开拓,积极努力,使公交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为平凉市及崆峒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市场环境、管理机制、职工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公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营运范围界定不清,营运线路、经营权不明。由于多方面原因,主管部门对公交公司营运的范围及线路界定不清,相关事项的审批审定权属不明,城区同一线路经营权由多个部门审批,职能部门管理交叉,线路重叠经营,城市公交客运市场混乱。原来一直由建设部门负责管理并审批有关事项,但目前情况是,建设部门负责经营决策、公交线路审批、后续发展和人事管理,而交通运管部门也对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出租车)进行线路审批,并收取车辆购置附加费、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相关规费,多头管理、多头审批造成城市公交和客运公司的矛盾,影响了公交企业的正常营运。
2、营运成本刚性增加,公司经营面临困难。长期以来,公交企业一直在计划经济票价与市场经济成本的夹缝中生存。近两年来,一是燃油价格持续飚升和汽车配件价格上涨,使营运成本不断增加,企业自身难以承受和消化。二是原定的票价与经营成本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公交公司多年来一直实行低票价营运,由于各种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扬,去年以来出现亏损,平均每天亏损额近5000元。三是公益性支出增多。主要是为残疾人、儿童免费乘车,现役军人和城区学生半价优惠,同时还要为政府组织的一些公益性社会活动提供服务。这些无疑形成新的减收因素。四是其他费用加大。租用停车、维修、调度等场地、缴纳强制性保险以及车辆购置附加费、养路费等刚性支出,使企业面临入不敷出的困难局面。
3、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旧城改造,平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原有的两处停车场被无偿占用,造成目前调度、停车无场地,修理无场所,为此额外增加了场地租用费。停泊在租用的三天门车场的车辆,每天都有一次空发空收车,增加了营运成本。由于停车场面积较小,车辆停靠密度过大,不但进入驶出困难,而且存在火险隐患。
4、缺乏政府投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政府要对城市公交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但由于我区财力有限,多年来未对城市公交给予补助和资金扶持。
5、职工收入下滑,队伍出现不稳定现象。由于企业营运成本大幅度增加,在成本考核与职工收入挂钩的情况下,职工工资原本较低,今年以来出现下滑。驾驶员人均月工资513元,票员413元,造成职工人心浮动,队伍难以稳定,仅今年就有27名司机外流。
三、城市公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事关百姓出行的大事,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建设和管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对发展我市公交事业提出如下建议。
1、科学编制公共交通规划,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地位。我区城市人口密集,群众收入水平总体不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实际。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和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步伐。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营运结构,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一是科学规划编制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要在政府指导下,在对我区城市交通现状、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原则,以公共交通为核心,通过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城市交通规划要与城市总体布局和人口产业分布相协调,确定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有关技术和经济政策,综合改善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配置以及与对外交通的衔接,重点确定公共交通结构、线网分布、场站布局、用地规模、建设计划等,支持发展城市交通以公交为主体、以交通企业为骨干的城乡一体化客运事业。二是在城市道路、居住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重大项目建设时,将城市公交停车场、停靠站、首末场站、调度中心、维修厂等配套设施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已投入使用的公共交通场站设施,不得随意改变用途。
2、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界定城市公交服务范围。建议由建设和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牵头,制定《平凉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办法》,成立公共交通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公交事业发展,进一步整合市区公交客运资源,实行公交特许经营。按照“国有主导、集约经营、优质安全、畅通有序”的公共交通方针,从体制、机制、管理等多方面规范城市公共客运市场,彻底改变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多家经营、利益割据、相互掣肘、恶性竞争的现状。
3、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公交公司既是交通运输企业,又具有公益性事业性质,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46号)、《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城建〔〕288号)、甘肃省人民政府第33号令《甘肃省公路交通规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政府要对城市公交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基础设施配套等政府性基金要用于城市公交建设,并向公共交通倾斜”、“对公共交通实行经济补贴、补偿政策”和“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发展要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等规定,借鉴周边城市的一些做法,建议:(1)适当调整公交票价,由政府制定与营运成本相对应的公交价格。(2)尽快制定出台政策性亏损补贴、公益性事业补助、企业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可减免相应税费以及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惠政策。(3)参照外地经验,建议向在城市规划区内开行且执行城市公共票价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免征或减征公路客货运输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两项费用,为我区公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4、抓班子,带队伍,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主管部门要支持和帮助公交公司,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以职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企业文化理念建设为动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各项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增强班子凝聚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努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要深化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三项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和谐公交。要切实加强成本、财务、行政、安全和车辆调度五项管理,不断探索完善科学的公交管理模式,努力提高营运效益和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培育职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