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导向作用
“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蔡元培先生的名言一直在激励着我们,激励着关心教育、关心未来的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更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反映教育者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表现形式以及为达到内容与形式完善和谐的激情与智慧,是德育工作具体化、实效化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其决定中第一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整体上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创新管理体制,解决社会矛盾,让社会各阶层共享发展成果,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和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要从自身构建和谐校园出发,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这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目标。那么,和谐校园应包括那些方面呢?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和谐校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学校的发展定位要和博州经济相协调,和自身的办学水平相适应,和教育系统推出的合并办学与制度建设和落实相配套,教职工的理想信念要与行为规范相统一,校园文化要与学生素质教育相一致,德育教育要与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相吻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在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中,思想政治工作应摆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党政群团组织通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对国家各项政策产生正确认识,从而能够积极执行这些政策的具体行为活动过程。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文化的核心作用就在于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无论我们是否认识和自觉,文化的价值导向都在潜移默化地发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解决价值观基本问题这个中心,从抓思想政治工作入手,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三、思想政治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从内容上,校园文化包括物理、精神两方面的因素,涉及到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设施、环境、办学方式以及师生的价值观、行为、道德、作风等几乎学校中的一切方面,内容纷繁复杂。而政治思想工作则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等意识和观念,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层次上,校园文化以人为核心,以教学、教研、艺术等活动和设施为文化载体,把人作为创造的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和主体意识,呼唤人的创造精神,开发人的智慧,满足人的需求,为人的全面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而政治思想工作在以人为中心的同时,引导人走向更高层次,用马列主义教育人、启迪人、武装人、提高人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认识能力,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自觉性(目的性)上,校园文化在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中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半自觉或完全不自觉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则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道德教育人、引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为自觉行动,培育“四有”人才。从效果上,校园文化是一个整体的文化系统,对学生个体谈不上校园文化,只能看出校园文化对其个人的影响,而这个学生一旦离开学校,校园文化对其的电讯稿不减弱或消失,而思想政治工作既对整体又对个体,它对每个人都产生作用和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深刻的、稳定的、长远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引导,还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的鲜明特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它可以对各种教育影响因素做出选择和调节。对于学校文化建设来说,它可以按价值导向利用学校文化的有利因素,也可以有意识地抵制学校中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甚至可以转移学校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使其纳入教育的正常轨道。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将学校文化中的不可控的因素变为可控因素。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其强烈的主动性、强制性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经验规律,可以对校园文化活动政治意识少、师生容易接受、文化活动具体、生活、活泼,带有感情色彩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探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角度、新途径、新领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艺术、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德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育人范畴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其育人功能为塑学生灵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要求我们旗帜鲜明地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坚决抵制文化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在对传统文化、外国文化吸收的同时,要加以甄别,取其精化,弃其糟粕,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不断提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当前社会上,消遣文化、通俗文化颇具市场,一旦进入校园,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但另一方面,一些低层次、俗浅甚至腐朽、没落的思想也随之融入到一些学生的观念中。因此,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出发,对于校园中一些低层次的文化活动,应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从单纯的趣味性、感官愉悦中超脱出来,自觉地从欢乐中感受艺术熏陶,锻炼理性思维。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在保证导向正确的同时,还要注重实效。对于那些无计划、无主题,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内容上浅薄,流于形式,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文化活动应少搞或者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