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年全省科技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年全省科技工作。下面,我就去年的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谈几点意见。
一、年全省科技工作的回顾
年全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科技工作的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启动实施双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去年是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00亿元,同比增长46%,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3.8%,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完成双倍增计划的第一步目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50亿美元,同比增长5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0%。
围绕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年初预测分解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初步建立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
二是深入推进高新园区二次创业,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集聚,加快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创新项目;新建8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优化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布局,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载体的建设水平。年,全省高新技术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50亿元,占全省总额的40%;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0亿元,占全省10%。
三是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群的培育力度,努力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软件及系统集成、数字通信设备、光电子材料及器件、传感器、轨道交通、新型输变电设备等优势高新技术产品群在国内已拥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围绕高新技术产品群的培育,全年组织实施国家863、科技攻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28项,省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2项,省以上火炬计划项目467项(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62项,居全国首位),总投入107亿元。
四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体的创新能力。全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41家,新批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5家。组织实施江苏省百家重点民营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确定首期123家省、市联动培育的重点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推动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
(二)规范实施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
去年,省政府在增加常规科技投入的同时,安排3亿元,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并列为省政府全年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我厅作为牵头部门,以新的管理理念,加强部门协调,通过建立规范、高效、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创新资金运作方式,圆满完成了首批项目的遴选及实施工作。永中office办公软件、光纤预制棒及特种光纤、高性能碳纤维、高性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28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到立项支持,共安排转化资金33381万元,总投入达50.9亿元。这批项目拥有授权专利119件、软件著作权17项、新药证书3项、新农药证书4项。预计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新增产值196.8亿元、税收24.9亿元、利润30.4亿元,创汇3.7亿美元,并可再获100余项专利。这对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将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在农业领域,启动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苏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优化组装转化与关键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了大面积水稻生产的技术水平;加快实施南方农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初步实现了南方农区高效安全牛奶生产体系的建立、示范和产业化;实施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组织传统肉制品关键技术及设备的开发,用现代高科技解决传统肉制品的加工,在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保持营养价值和原有风味。组织豆制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利用超细粉碎技术,解决豆奶速溶问题,项目水平居全国前列。
在社会发展领域,深入实施水专项,以提高我省大水面污染治理与控制能力为重点,在43平方公里的规模上开展了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示范工程,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初见成效,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以恢复城市水环境生态与景观功能为目标,实施镇江、苏州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研究示范进展在全国11个城市中居第2、3位。针对全省人民日益提高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安全需要,启动实施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工程;全面推进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以苏果超市为平台,实施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形成了一套以食品流通企业为龙头,政府监督,部门协调,贸农技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新模式;围绕国家创新药物及中药现代化科技专项,组织实施了抗肿瘤新药力达霉素等20个新药创制项目,其中国家一类新药8项,获得国家拨款3300万元。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通过科技部验收,全省医药企业获得国家新药证书207份,同比增长30%。完成销售额、实现利润均居全国第一位。
(四)规划启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根据《-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结合江苏实际,协调省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2010年江苏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总体方案》,确立以共享共建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为核心、加强科技资源集成和共享服务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建设思路,选择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特点的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信息、生物种质资源、科学数据、产业共性技术服务、科技创业服务、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构建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框架。以整合优化现有科技资源配置为主,投入3800多万元,首批实质性启动建设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三药创制公共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等四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提高了我省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
围绕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投入2800万元新建了13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对已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社会化评价,积极探索总结各类科技创新载体的组织实施形式,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加强原始创新,知识产权的创造与管理取得新进展
年我省共承担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753项,获得国家拨款2.58亿元。其中光电功能晶体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与制备过程的研究等3个项目列入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为我省光电功能材料等领域自主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我省承担国家基础研究重大任务的能力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年,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显著提高,全省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首次突破2万件,实现了专利年申请量3年翻一翻的可喜成绩;同时,全省知识产权执法活动频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
(六)加强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开放配置科技资源取得新进展
对俄和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方式从单纯的高技术引进逐步向联合研发、联合推进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年组织大规模对俄合作项目洽谈对接活动8场,镇江市组织的中俄科技洽谈会成为年中国镇江金秋经贸洽谈会的亮点,无锡市与乌克兰科技部共同建立的中乌科技合作园正在筹划之中。沿江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化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通过与南非的大型科技交流活动,积极探索以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示范为先导,推动我省相关产品、设备和服务向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的输出。
区域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强,签署了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共同组织东方科技中介高层论坛,协调加强中介服务网络建设,围绕长三角产业共性技术组织联合攻关。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
与以两院两校为代表的省外重点研发机构的科技合作向纵深推进,企业开放性配置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能力有效提升。首批立项的28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省外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合作承担的有9项。
(七)强化示范引导,地方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
去年是国家科技部倡导的地方科技工作年,围绕提高地方科技支撑能力,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一方面继续以加强对科技先导型区域支柱产业建设为把手,带动苏北地方科技工作不断开拓新局面。围绕突破制约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95项,省级科技投入1.15亿元,引导社会投入近60亿元。启动培育了34家省级星火龙头企业,对龙头企业承担的重点星火计划项目给予全额贴息支持,着力培育支柱产业的实施主体;推动各地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技招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壮大支柱产业的规模;与科技部集成实施百万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启动了20家国家级星火学校建设,强化支柱产业的智力支撑。8月,科技部在连云港市召开全国星火富民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我省培育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带动地方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认真总结推广沿江地区富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工作经验,在扬中召开了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培育区域高新技术特色主导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经验;在南京召开科技工作先进市县表彰会,重点总结交流科技进步示范市县特别是城区科技工作经验。
全省地方科技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我省78个市、县、区通过-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其中32个市、县、区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称号;9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单位。4个县(市、区)科技局获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3位同志获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八)实施政务公开,科技管理创新取得新进展
去年是省科技厅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第一年,科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