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编制工作会发言稿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大会,主要是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12号),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总结我市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研究部署我市2011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精神,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扎实工作,高标准地完成今年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任务。
一、我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回顾
,我市是全省14个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试点县、市之一。9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我市按要求、按时间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全省检查验收中被评为优秀。
一是按要求严格审核各类数据。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对全市332个行政事业单位和496个行政村填报的120多万条数据进行了层层把关审查、核实,特别是对涉农的15个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和14500多个各类人员编制信息进行了严格把关,发现和纠正错误400多处。
二是开通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站。经过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我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站于10月28日开通试运行。有关文件、领导讲话、简报、各类数据陆续在网站上公开,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知情范围,方便了群众办事。
三是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查询点。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规定,我们在全市设立了43个免费查询点,每个查询点都由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统一配置的查询点匾牌,张贴悬挂了《查询告知》、《查询点示意图》、《查询点服务规范》,每个查询点做到了“五有”,即有茶水、有桌椅、有笔墨纸张、有监督电话、有意见箱。为了方便群众就近上网查询,我市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在44家网吧开辟收费查询点,得到了网吧业主的大力支持,他们表态:这项工作是政府的工作,15分钟之内不收钱,15分钟之外再按规定收费。这条经验得到省督导组的肯定,目前上网查询的人数已达到5万多人次。
四是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去年底,省督导组、检查组成员先后七次对我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明查暗访,对我们严把数据关、据实公开、良好的查询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全省试点县市区考核验收综合评分中,他们给我市111.31分的高分,使我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一次性通过了检查验收,并获得了优秀荣誉称号。
回顾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
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政策性强,覆盖面广,时间紧,工作难度大。省委、省政府在京山召开现场会后,我市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四大家联席会、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等会议,专题组织学习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传达京山现场会会议精神,在全市范围大力开展了“三个宣讲”、“三个强调”宣传活动,即宣讲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强调思想认识必须高度统一;宣讲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具体要求,强调不能有敷衍塞责的思想;宣讲工作原则、工作纪律,强调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保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顺利进行。
9月20日,经过精心组织,我市召开了全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动员大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作为当前首要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确保试点工作整体推进,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栏、墙报、过街横幅等宣传手段,宣传开展财政与编制公开试点工作宣传。据全市20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和市直210个单位上报的数据反映,全市新闻媒体发布新闻136条,出宣传栏40个,拉过街横幅60条,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编发工作简报16期。通过宣传发动,全面营造了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试点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市成立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我兼任办公室主任。
同时,我市从市纪检、组织、财政、编办、人事等有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成立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下设宣传报道组、财政信息组、编制信息组、网络技术组、材料组织组、督导检查组六个专班,负责全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全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实行“六级负责制”,即:填报人、填报单位分管领导、填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大问题市编委会会商制,明确规定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全市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市直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工作专班。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明确的工作责任,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全市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专班具体抓、相关单位配合抓,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明确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实施
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我市印发了《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暂行办法》、《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等四个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制订了试点工作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同时,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活动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安排,排出了具体工作日程,保证了全市试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的开展。
全市动员会后,我市积极与省财政厅信息管理中心联系,印制了统一的资料数据填报表格1.5万多份,启动了财政和编制信息资料的收集、填报和预审工作。针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组织专班到京山学习的基础上,邀请省财政厅和省编制办有关专家进行了授课讲解;国庆期间专班人员放弃休假照常上班,市财政与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带领办公室人员及时解答各地各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日程安排,将工作进度安排到了每一天、每个单位和责任人,确保了工作整体推进。
(四)严明铁的纪律,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在财政与编制各类数据的填报中,我市实行的是“六级负责制”,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实施是责任追究制。市委、市政府明文规定: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和市直各部门填报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对存在的问题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隐瞒,更不能弄虚作假。15个专项资金、机构编制从开始填报,市财政局、教育局、水利局、农业局、公安局、建设局、劳动局、民政局、卫生局等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协调配合,按省里统一口径据实填报。
市编制办是机构、编制管理的职能部门,6名工作人员负责全市机构、编制的审核。为了不拖全市工作的后腿,他们加班加点,放弃了双休日、国庆节假,逐个单位、逐人进行审核。对于有的上报数据不准确,有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没有签字,有的弄虚作假等问题,他们及时予以纠正或批评。在审核中,他们一共发现和纠正了400多处错误。市财政局在专项资金的审核中发现多处弄虚作假行为,他们派专人下去核查,对责任人进行批评,坚决据实填报。从目前网上运行情况来看,各地各部门都认真贯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文件精神,120多万条数据基本准确。
(五)根据实际布点,方便群众查询
为方便群众上网查询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相关内容,我们及时向上级汇报,积极争取省领导支持,优先为我市解决电脑配置。10月27日、28日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4个工作专班,将省里分配40台电脑分发到全市20个乡镇和市直各科局免费查询点,在全市44家网吧(乡镇29家,城区15家)开通收费查询点。为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市民上网点击查询信息,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设在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和市直的免费查询点和收费点在报纸和电视台上公布,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意义、目的、要求做成专版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有5万多市民上网查询,51位市民(有两位是重复投诉,有一位是无效投诉)网上发贴咨询、要求解答有关问题,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市直有关部门对48位市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复,处理到位率达到94%。
尽管我们的工作初见成效,但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还有一定的距离,一是数据公开面不宽;二是查询点布局还存在盲区;三是查询接待还不够规范。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二、2011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及工作安排
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我市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各级党政部门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省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市今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
(一)财政政务公开。2011年继续公开试点工作中已经明确的便于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的财政信息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一步公开部门预算和涉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
凡列入目录的资金必须公开,要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全市必须按省里的要求公开资金分配的详细情况(包括现金发放和实物分配情况),其中到人(户)的资金要公开到人(户)的分配过程和结果;到项目单位的资金要公开项目立项、验收和资金拨付的过程和结果。当年已分配的财政专项资金要按资金分配进度在不超过30个工作日内及时公开,当年没有某项资金的,必须公开该项资金上年度分配情况。
结合财政改革,逐步将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纳入公开范围。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