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红色旅游工作总结
地处四川平原周边,山高水长,山恋起伏,是成都平原西部的一道天然屏障,是四川政治、经济中心的幅射区,可以说是兵家的战略要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1935年6月至1935年冬,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为冲破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完成北上抗日的使命,先后两次屯驻,特别是第二次的屯驻,时达100多天,在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领导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反动势力展开殊死搏斗,发生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不朽篇章,从而使这个僻远的山区小县,成为革命老根据地,成为教育后辈的革命圣地。
一、工作总结
红色旅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旅游局的关心和指导下,以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青龙场的红三十军军部旧址等重要红色经典为核心,以线路统筹思想为指导,打造龙门-围塔景区旅游环线,并以景区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狠抓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红色旅游项目,突出营销宣传,提升服务品质,树立品牌形象,实现红色旅游加速发展。“4.20”强烈地震发生后,我县旅游业遭受重创,地震后旅游业各项指标均有大幅下降,自10月黄金周才逐渐回升。1-10月,全县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9.8万人次,同比下降4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50万元,同比下降52%。
(一)挖掘红色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自8月起,由县旅游局牵头开展了文化旅游资料征集工作,期间搜集了大量的文化旅游资源相关资料,其中便包括了红色文化相关资料。在今年3月,由县旅游局联合县方志办编纂的《文化旅游资源要览》已经成书,并出版印刷。此书的基本立意是:“山水的自然与文化神韵”。为各界人士提供认识、了解美丽山水和丰厚历史文化基本情况的权威信息载体,是宣传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资料。书中在第三编“特色文化醉”中,专门以“红色沃土铸丰碑”为独立篇章,对红军在时期的主要战役、建立的红色政权、召开的重要会议,现遗存的重要红军遗址、红军文物、及重要人物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与介绍,有力的宣传了我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及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二)设计旅游线路,拓展客源市场。
1至3月,县旅游局结合相关部门、旅行社的意见,初步制定了一日游、二日游线路,并邀请了宝中等川内知名旅行社来芦实地考察。“红三十军军部”等红色文化景点处于旅游线路上,特别是二日游路线中形成了县城——乡——镇——县城这样一个环线,有效的辐射道到了县城“抗日救国会旧址”、龙门乡“红三十军军部”、镇“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乡“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等沿线红军旧址。
(三)灾后科学重建,创新规划开发。
“4.20”强烈地震发生后,县旅游局积极开展了针对各景区的灾后科学重建规划。特别要求了规划设计单位注重对景区内红色景点的保护和利用,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充分考虑了红色文化元素。此次灾后科学重建项目中,镇旅游示范镇、古城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等项目着重利用了区域内红色元素,对红色景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并进一步完善、提升基础设施进。同时,我县利用灾后重建机遇,积极开展保护红军遗迹工作。红四方面军旧址群的维修保护是我县灾后重建项目之一,项目实施后,红军旧址群将得到更好的修复保护,为下一步发展红色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灾后科学重建,我县县域内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红色旅游将会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二、2014年工作要点
(一)扎实推进我县旅游灾后科学重建工作的开展,高标准的进行相关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中注重对红色旅游景点的保护,并期望通过科学重建进一步完善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
(二)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与县党史办、县文新广局等部门一起,继续深入挖掘、整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制作专门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宣传折页、宣传片、宣传画册等资料,加大宣传力速,恢复游客信心、振兴旅游市场,进一步提高红色之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三)进一步梳理、推出红色旅游线路,有效整合县域内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体验项目,实现我县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景点相互融合,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