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粮食局关于粮食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县粮食局关于粮食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4月12日)
按照省、市政府统一部署,于4、5月份,我县开始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工作。4年期间,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并在粮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全力协助下,粮食企业改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完成,粮食附营企业改革也突破了制约全局的瓶颈,这将预示着粮食企业改革取得成功。
一、改革前粮食企业基本情况
初,在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前,全县共有国有粮食企业32个,其中购销企业19个、附营企业13个。职工总数893人(在册职工780人、离退休人员113人)。其中粮食购销企业人员487人(在职职工412人、离退休人员75人)、粮食附营企业人员406人(在职职工368人、离退休人员38人)。
粮食企业账面资产总额9962万元,负债总额11602万元。其中粮食购销企业账面资产总额5937万元,负债总额7722万元;附营企业账面资产总额4025万元,负债总额3880万元。
二、改制过程中采取的做法
5月份,省政府制定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冀政[]20号);6月份廊坊市人民政府下发廊政字[]52号文件“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县政府于6月份成立了粮食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2月份发布了大政[]127号文件“关于印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这标志着改革工作全面铺开。
首先,做好改革前的思想稳定工作。召集各企业法人及职工代表认真学习领会《改革实施方案》通知精神,表明党组的观点:改革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识大体、顾大局,克服重重困难,把改革进行到底。改革是适应市场新形式的重大举措,让广大职工干部消除抵触情绪,站到积极推进改革的行列中来,发挥粮食系统一贯的优良作风,为取得改革的成功做出努力。按上级政策要求,购销企业改革做了以下工作:
(一)销售企业库存粮食。自6月份开始,进行了库存粮销售工作,至当年9月底,按时完成了4000余万斤的库存粮销售工作。
(二)企业职工身份置换。6月份,按省政府文件要求,对企业职工进行了身份置换。“5·30”人员实行内部等退;其他人员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关系移交劳动部门。
(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原19个粮食购销企业中,保留了7个,依法登记注册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留用职工31人,与企业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
(四)处置企业资产。7月份开始,对撤销的12个购销企业的土地和资产进行全面处置。
在进行购销企业土地和资产处置的同时,为整体推进粮食企业改革,附营企业改革相继展开。由于附营企业都已停业多年,除对账目进行审计外,资产变现是当务之急。资产处置工作成为了核心工作,粮食局党组在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现已实现理想效果。
三、粮食企业改革现状:
目前,我县已经完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工作,实现了国有资产和职工身份“双退出”预期改革目标。在19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7个改制为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撤消的12个购销企业中,9个企业已完成了资产处置工作,大童子、王文、大阜村等3个企业的资产正在处置过程中。
粮食附营企业改制按照上级的要求及县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会议指示精神,经县政府批准,将原附营企业整体捆绑统一改制原则改为同一政策标准逐企业分类进行改制,条件成熟一个进行一个。以此降低改革成本,缓解资金压力,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快改革进度和改制步伐。通过此办法,在二、三所等企业资产变现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二所、三所、里坦饲料厂、织布厂4家附营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猪场年前拍卖公告后,首轮流拍。现正在组织第二轮的拍卖工作;中粮饲料厂上市准备工作已就绪,近期走公告程序;经过政府和粮食部门的积极努力,油厂的土地处置工作得到解决,改革必将以破竹之势快速挺进。油厂现有土地40余亩,是粮食附营企业改制所依赖的主要资产,直接涉及300多名职工的安置问题。因此,该项资产的变现成为企业改制进展的关键环节。而该项资产因储备库建设项目在农发行进行了贷款抵押,抵押注销工作一直成为资产处置的难题。为整体推进改革工作,粮食局党组从抓主要矛盾入手,把主要精力放在油厂土地资产处置上。今年以来,在县政府领导的多次协调下,县农发行对抵押注销工作给予了高度支持,通过逐级请示,上级主管银行同意抵押解除请求。同时县政府已研究确定了该项土地资产的处置意见,这标志着制约土地资产处置的瓶颈已经打开。
计划在今年4月15日前,兑现粮贸公司、一所两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完成安置工作。剩余的4家企业(车队、饲料公司、面粉厂、里坦面粉厂)各有一些特殊情况,粮食局党组会根据各自特点,找准解决矛盾的切入点,逐一解决。四、取得改革大好局面的关键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众所周知,改制前粮食企业状况,可谓“三多一少”即:人多、债多、矛盾多、资金少。如何在困境中摆脱重重束缚,打破陈旧观念,开创新体制下粮食工作新局面,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本行不通。具体体现在:改制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得正确、及时,职工的安置政策把握的科学有据;资产和土地处置过程中矛盾的协调与税费减免;职能部门手续履行中,政府主管领导通力支持,甚至亲临现场。实事求是地说政府是推进粮改工作的坚强后盾。
(二)事前谋划,注重消除不稳定因素。改革虽说是大势所趋,但广大职工避免不了产生抵触情绪,一些敏感问题解决不及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严重时会使改革前功尽弃。所以粮食局党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职工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资金受限前提下,先后妥善处理了猪厂集资问题和面粉厂为民代储粮的偿还问题;在确定附营企业职工安置标准问题上,粮食局党组考虑到购销和附营企业人事权没有区别的实际,决定附营企业同购销企业标准一致。从而维护了职工利益,确保稳定改革局面的实现。
(三)健全党组会决议制度。在实施推进改革工作和制定各项粮改政策过程中,粮食局党组坚持民主集中制,力求科学决策。如:在确定附营企业改制原则和职工安置标准上,根据粮食系统的实际,在听取了多层面建议基础上,局党组集中决策,确保了改革稳定局面的实现,确保了职工安置的可操作性。工作中一贯奉行阳光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了全系统在改革时期的政令畅通,从而保证重大决策顺人心、合民意。
(四)加强班子廉政建设,以此推动改革。粮食局党组在改革关键时期,充分认识到抓好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性,对维护稳定,促进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确保国有资产不造成人为的流失,在企业的资产变现环节上,严格遵循国有资产处置程序,局班子成员不接受买方任何形式的宴请。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确保了各项工作如期推进。局党组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承诺,在加强党纪政纪和“两个条例”学习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班子党风廉政建设,收到显著效果,没有公款旅游、公款娱乐消费行为的发生,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和称赞。在全面推进粮企改革的巨大工程中,粮食系统没发生一起违反党纪和党风事件。
五、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外开支内容增加,加大了改制资金负担。一是未解除关系(5.30和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现行政策是职工交纳至70周岁的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这将直接增加改制资金开支200余万元。二是离休干部遗属补助改由企业负担,不仅增加了改制费用开支,而且加大了主管部门的工作难度。
(二)企业资产变现问题多,难度大。集中体现在土地及房产租赁等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过程中。目前大童子、大阜村、王文、粮食一所、油厂等单位的资产尚未完成变现工作,有关问题虽经县政府领导多次协调,但工作进展仍不理想。
(三)改制后的购销公司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受经营资金制约。改制后的粮食购销公司在现有信贷制度下,贷款资格难以取得,没有资金保障。二是新形势下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六、下一步采取对策与措施
时局已经明朗,借政府大力支持的东风,要一鼓作气,做最后的冲刺。在工作中发扬敢于打硬仗的精神,迎难而上,妥善处理人、财、物的关系,时刻化解各层次矛盾,向成功改革目标迈进。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敢于正确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改革过程是不断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这一点局党组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但关键在于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主观和客观、集体和个人等之间的矛盾,把握好职工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工作定位。
(二)完善措施,挂图作战。时间不等人,转眼间改革进行了4年之久,不能无休止的拖延下去。面对粮食行政职能转变的今天,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好国有粮食主渠道作用、如何发挥好市场监管职能,这些工作不容得改革拖后腿。要把改革工作目标逐段分解,界定完成时限,层层落实到人。破解一切制约因素,确保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三)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与改革成员单位的关系。要通力协调合作,提高办公效率,尽量节约相关费用开支。二是与相关方的关系。无论是村街还是租赁户,说白了都为一个字“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赢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三是与职工的关系。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关心职工个人生活,做好解除关系后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让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温暖与关心。
(四)服务企业,做大经营。在做好粮改工作的同时,积极研究探索粮食购销新的经营体制,加大工作力度,搞好粮食流通市场监管,有效保证全县粮食风险的防范,并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抓好粮食购销工作,让新的粮食购销公司真正发挥国有粮食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