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食品价格的调查分析与应对建议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生活用品价格飞速上涨,对居民生活冲击巨大。同样,汝城县城镇居民生活也因各种必需食品的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日前,笔者就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米、油、鲜菜、蛋类等几项主要食品价格进行调查,从中了解物价上涨对城镇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
一、汝城食品价格上涨情况及对城镇居民生活的影响
1、几种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食品的价格上涨情况。截止9月底,汝城县城镇居民生活所需主要食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见下表:
项目9月份去年同期上涨幅度大米2.77元/公斤2.43元/公斤13.99%猪肉24元/公斤13元/公斤69.20%食用调和油53元/桶(5升)30.9元/桶(5升)71.57%猪油22元/公斤16元/公斤37.5%鸡蛋20个/10元30个/10元52%鲜菜3.38元/千克2.54元/千克33.07%鲜果3.67元/千克3.37元/千克8.9%酸奶7.43元/千克6.46元/千克15.01%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都比较大,其中价格上涨最大的为调和油(涨幅高达70%),猪肉、食用油、蛋类其上涨幅度均超过50%。
2、食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根据调查显示,今年1—9月汝城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201.35元,比去年增长24.48%,人均增加33.37元。而同期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7152.36元,同比增长9.78%,比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的增幅14.70个百分点。另据调查资料显示,1-9月份汝城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累计为4343.0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61%,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增加了城镇居民支出的心理负荷。因而挤压了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交通等其他消费支出,给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二、造成食品物价上涨的原因
1、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拉动食品价格上涨。从去年底开始,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致使粮食生产的成本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同时,玉米、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生猪等养殖业的成本,导致了猪肉及肉制品价格的上涨。加工食品大多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成品或半成品,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食品原料价格上涨,因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拉动加工食品价格也大幅上涨。
2、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刺激价格上涨。由于信息传导不畅,经常发生“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交替出现的周期性波动。以生猪为例,去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养殖户为减轻损失,宰杀母猪,贱卖小猪,导致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严重不足,上市猪肉明显减少。因而受供求不应求的影响,直接刺激了食品价格的攀升。
3、国际粮价持续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从国际上来看,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是粮食、猪肉等,这与当前国际市场粮油及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气候变化及灾害影响等因素对国际粮食产量的影响等有着密切相关。
4、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环节价格,经营者或者行业组织以协调价格、价格联盟等形式串通定价、联合提价等方式进行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价格歧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的影响造成食品物价的上涨。
三、应对食品价格上涨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健全市场机制。一是农业、商务、工商、质检等部门要重点加强对猪肉等副食品的监管,进一步落实监管措施,规范各环节的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二是严格价格执法。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经营者串通定价、合谋涨价的行为,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发现异常要及时查明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确保市场稳定。
2、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抓好粮食生产。一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支农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落实到农民身上,充分调动农民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农技部门要加强指导积极帮助农户搞好农业生产。要抓好农业生产资料的产销衔接,加强市场管理,保障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确保农资价格基本稳定。三是各级政府要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指导农民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做到技术、资金、物资、人员到位。要继续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及早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3、加大帮困扶贫力度,完善低保体制。一是针对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给低收入群众生活增加的负担,政府民政部门要及时了解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适当的补贴,缓解价格波动对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压力,确保局势稳定。二是政府部门在加强对食品销售市场监管的同时,通过减免市场销售成本、发放物价补贴等途径来平抑物价。三是根据物价上涨情况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及扩大低保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