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近十年来村庄变迁情况调研情况报告
根据省委农工部统一安排部署,为摸清全县农村村庄变迁情况,完善有关农村政策,我部对全县-期间村庄变迁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赣西边陲,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北麓,东邻安福,南毗永新,西与湖南茶陵、攸县接壤,北与芦溪、湘东相连。县境地地处北纬26°57′,东经113°46′之间,南北长约58公里,东西宽约38公里,国土面积10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万亩,山地面积112万亩。至,全县行政村数量从169个减少至157个,减少了12个;自然村数量从1165个减少为1152个,减少了13个,村庄变迁方式主要有区划调整和扶贫搬迁。整体来讲,我县变迁的行政村及自然村涉及面不广,村庄形态和管理方式发生改变不大。
二、村庄变迁后的客观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不断推进,城镇的聚集效应和拉动作用逐步得到体现,一部分农民开始向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镇和县城搬迁,同时,有些交通不便、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边远自然村也整体搬迁。
1、村庄形态:村庄形态变化主要有并入其它村庄和独立划出区域异地安置两种方式。并入其它村庄如良坊镇仁本村并入汤渡村,渐潭村并入南湾村,乡村、村合并为村。异地安置如乡南村村磊垅自然村,因扶贫搬迁,政府在吉莲公路旁独立划出土地,集中安置。
2、生产生活方式:村庄变迁后,解决了部分村庄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的问题,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坊楼镇坊楼村工业园自然村,搬迁后在当地企业务工成为村民就业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了由务农转为务工的良好局势。
3、基础设施进建设: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推广,我县对变迁后的行政村及自然村进行重新规划,更加注重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硬化了村级公路,新建了学校校舍,增加了村级卫生站和幼儿园等。
4、管理方式:村庄变迁后,管理方式主要以沿袭村级管理方式为主,但也有转变为社区或居委会管理,如琴亭镇御景湾社区和明珠社区。
5、产业发展:随着村庄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除了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他们也更加愿意尝试种植一些新型的经济作物,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6、生态环境:通过新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大部分村庄拆除了破旧的危房,规划了乡村绿化带,垃圾统一收集处理,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坊楼镇富树村毛仔坪自然村,是典型的移民村,通过新农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亮点村。
三、今后村庄变迁的规划、考虑和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引起村庄变迁,以及交通不便、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边远村庄的迁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后村庄变迁趋势。一是搞好全区域规划布局,根据村庄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地理地貌、村风民俗等科学编制规划,同时注意规划的适度超前,做到现在不走弯路、将来不留遗憾、较长时期不会落后。形成县(区)-乡镇-村-自然村“四级镇村规划体系”。根据县长期规划,县城土地资源有限,城区有向周边发展的趋势,县城周边7个行政村均会不同程度融入城镇而导致村庄变迁。坊楼镇“省百强中心示范镇”建设,规划将致村庄变迁涉及4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2082个人口,涉及土地面积5平方公里。二是充分考虑村庄规模小,兼顾规划的全面性,尽可能做到覆盖全面,把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垃圾处理、社区配套、公共服务等内容都考虑进去。未来我县将建设界化垅新区,涉及三板桥乡、神泉乡等乡镇,应统筹规划。三是积极引导村民向中心村、集镇、县城集居。高洲乡黄沙村今年要修建水库,涉及到库区一自然村5户,25人要搬迁。四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中心村、集镇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其承载力。结合新农村规划整治空心村,对于长年无人居住、空闲、倒塌、无保留价值的房屋,通过村理事会运作,由村小组统一拆除平整,将宅基地收回,然后按规划重新进行建设,逐步消灭“空心村”现象。
四、村庄变迁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村庄的迁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切实改善生活生产环境,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加大政策集成力度和资金投入。由于大部分搬迁户本身的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经济收入不多、人口少、年龄大等因素,对今后变迁来说,需要投入的资金相对就要加大。
一是对于政府补贴性搬迁类型,随着农民搬迁建房的成本的增加,购买商品房价格的增涨,建议提高对搬迁农户的补偿标准;二是对于整建制搬迁类型,建议集成各部门相关政策,加大对搬迁新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三是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实行搬迁的农户。为了保证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采取政府全额投入的方式进行搬迁,彻底解决老百姓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2、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做好变迁后续工作。村庄变迁工作是当前农村发展中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过程,形式上的搬出、迁入并不意味着搬迁工作的结束。要认识到变迁后续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必要性和长期性。一是对于整建制搬迁村根据地区实际,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速培育新型产业,鼓励和支持他们发展家庭经营,从事商业服务业活动。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或从事第三产业,解决生产、生活经济来源问题。二是对于自由搬迁的农户给予转居民户的政策,并进行技能培训为搬迁户的再就业提供便利。三是通过土地流转或租赁等,积极整合原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使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3、建立搬迁绿色通道,加快搬迁进度。针对搬迁村新址的土地、规划、林业等问题,应采取特事特办的方法,给予特殊政策,简化办理手续,缩短办理的时间。成立由扶贫办、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水利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联席会集成办理相关手续,保障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
4、转变发展思路,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要把增强农村集体实力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积极发展农村新型经济体系,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中共县委农工部
201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