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学科真实走向生活的策略研究第2页
还太宽广,何况即使经历了,他们的无意识状态下的生活又怎能给他们以启迪和发现呢?新课标下的品德教学最根本的改变就是让学生真正入足生活,在实践中感悟。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小马过河,以身使之。 例如《我们家乡在哪里》,学习有关认识家乡的主题,就需要让学生走近自己家乡的山水风土,甚至在家乡最高旷的地方俯瞰家乡,认识家乡地形地貌,了解家乡建设布局,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壮美和繁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再如《走进市场》,就需要让学生真正走进市场里面,进行日常的市场贸易活动,在真实的交易中经历该经历的问题,在过程中思考和克服问题,吸取教训,从而也可以获得针对性的指导,得到最实用、最真实的生活教育。 二、慧眼识金,寻找课堂的生成点 个人的生活经历总是有限的,教师的预设也永远都不可能涵盖生活的全部。学生生活经验的贫乏也同样可能使课堂活动游离于生活之外。品德新课程关注课堂教学的即时资源,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本位生成。慧眼识金,才能突破教学“走教案”的瓶颈,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共舞。 1、 直面生活误区 生活是复杂的,开放化的课堂教学生成几乎是不可预料的。在老师的固有意识里,预设外的问题形成常常会让自己手足无措,例如前面片段一中,学生提到“同学没有特长,是没用的”。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似乎成为课堂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老师的教学预案,让老师痛之、恨之。 生活是多变的,课堂是随机的,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可生活的本位存在,就不应该拒绝问题的出现,更不应该避开问题的解决。出现预设之外的问题,更意味着学生教育的需要,这就需要老师立足为生活服务,珍视这些真实的问题情结,让这一石头激起课堂的千番重浪。老师就请学生来讨论:“没有上台表演是否表示他没有特长,是否表示他没有用呢?”在具体的对话中学生形成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老师请没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请他们做一做自己会做的事情,比如写些文字,画个简单的图案,唱一首学过的歌。然后问大家:“难道他们没用吗?”在学生回答“有用”之后小结:“其实人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做许多的事情,即使没有做得特别好,也并不影响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绝大多数的人就是靠着普通的本领,做着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过着有意义的生活。他们应该更自信、自尊,何况他们还可能在许多我们没有发掘的领域里表现着自己的特长。” 用平民基点开启学生的认识,用真实生活直面学生的认识需要,用生活说话,教育的信度当然无可质疑,教育的价值也就昭然若是。 2、 捕捉认识冲突 开放的品德学科教学使课堂呈现多极化的色彩,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理解都得以在课堂中呈现。 例如前面提到的“道士是否一个职业”的问题上,引发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以形成认识的冲突,有的认为“是”有的则觉得“不是”。这就生成了一个教学的即时问题,需要教师把握并引导学习。老师请不同认识的两股学生分别站到教师的两边进行同组讨论,交流理由,然后再举行小小的辩论赛,激励学生在思维的对碰中调整自己的认识,在老师的介入讨论中改变倾向,形成认知的理性接受。 3、扩展生活例证 在开放的课堂中,随时都可能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需要教师尊重的同时,扩展生活事例,为其佐证,以开拓课堂教学的可利用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层次。 例如,在进行《做学习的有心人》的课堂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学习不仅要有耐心和专心,还需要积极思考,要有钻研精神。虽然深入钻研与学习的耐心和专注本不分家,但在学生的认识世界里,细弱彼分,因而老师认可了他的观点,让学生来找到相关的实例进行证明。 通过与生活的对接和对话,扩展主题生活内容,寻找了许多可以佐证的事实,这既激发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和主体认识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主题内容的分化,加深活动体验。 生成源于开放,只有铺设学生主体活动的广阔空间,才能让学生在主题化内容的学习中闪现智慧之光,提高对生活的认识,促进生活品质的提高。 三、逾梁越柱,寻找生活的提升点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为学生更快地获得生活理解,提高道德修养的一门学科,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靠生活的简单对话是永远不够的。正如卢梭说的:“生活本身只是一种表象,关键的是他总是在表象背后藏着很大很大的一个哲理。”虽然这个“哲理”远比我们品德的要求深奥得多,但可以说明的是,道德品质的学习不是从生活表面捡拾的到的,我们有必要从中寻找可以提升的教学点。 1、 在探微中提升“情”的层次 情感是品德教学永远不舍的追求,因为它是品德形成中一个重要的媒介,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催化剂。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情感形成的规律,逐步把处于自我中心的情感内容,提升到以社会和生活为中心的理性情感层次。 比如学习《农产品的家园》一课,学生认识一些农产品,并且有一定的情感基础,或喜欢、或讨厌,也或是无所谓乎。情感产生的缘由也并不令人费解,常常是很直接的从原始需要出发而形成的。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道德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农产品是怎么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是怎样改良和发展的”,“农业生产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促使学生认识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对辛勤工作的农民的敬意,激发学生对农业科技迅速发展的欣喜以及对农产品不断开发、不断丰富的无比喜悦之情等等。他们的情感有了明显的转移,层次也有的加深。同时也丰富情感,提升其理性价值。 再如,在《家人关怀我成长》的学习中,让学生参与关心爸爸妈妈的实践中,在为爸爸妈妈洗脚、梳头的实践中感受家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其情怀也会在自然中提升。 2、在实践中挖深“感”的境界 走向生活,企望从生活中得到理解和感受,这是品德教学走向生活的一个重要策略,缺乏感受的教学是不真实的,藐视感受的教学是机械的。课堂教学要在“感”字上作文章,加深感受,加深认识,提升课堂教学的生活内涵。 例如在教学《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时,往往发现老师把它定位在学生特长上,让学生通过特长认识自己,提审自我意识。然而这样的理解会使教学指向片面化。在具体组织中,我们从学生作为平凡的人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画一个自己”,把自己大大地画在一张纸上,然后在画中“我”的双手、眼睛、嘴巴、双手、头脑等等许多器官的边上,写上曾经做过的事,比如“我用这双手帮助妈妈做了许多家务,学会了写漂亮的钢笔字,还用这个手为小朋友做了许多纸工作品”;“我用这个头脑思考了许许多多问题,学会了做奥林匹克数学题目”;“我用这双眼睛认识了许许多多东西,看过了许许多多书,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本领”等等。以这样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认识自我,通过器官工作的回顾,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改变对自己价值的认识。 3、 在纵深中保障“悟”的力度 冰心老人说过:“我们的生活不是不够丰富,而是缺少发现。”虽然她只是针对写文章而言的,然而对学生感悟生活同样需要发现。 生活内容像麻团一般交织着,联系着,怎样让学生在纷繁中有所发现呢?我们强调了学生的纵深感悟。比如在组织《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的学习中,学生自我的学习着力点常常在于家乡有哪些特长,而这个似乎并不复杂。老师继而会在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上作功夫。但是,我们在这个基础了让学生作了这样的探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我们这里会形成这样的特产?” 以问题引导深入研究,学生通过合作、对话,结合各地特长的形成,逐步发现特产的形成总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经济方式紧密联系着,并且带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懂得要对家乡自然环境进行保护,要加强对特产的保护和宣传,促使学生获得了新的发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更强的家乡观念和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生活入课堂,似乎很寻常,但它决不只是泛泛的生活交流,品德的学习应该突破生活原貌,揭开本质,以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感悟,激发对生活的明确爱憎。那么课堂教学才真正成为生活修炼的场所。 四、余音绕耳,寻找生活的延伸点 生活就像是过眼云烟,即使在这里他们体验了,感悟了,但是换一个环境,他们还会觉得生活是那么陌生。因为生活是变化,因为人的内心深处总是被过去所迷困。《苏伯海日记》当中有句话说:“人总是觉得生活该是那个样子的,可转个头就变了,就得重新开始去认识它。”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不能局限于过去,也同样不能拘囿于现在。所以对生活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1、补充 品德是以生活为基础逐步建构的,它品德意识的高低反映了个体的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的深度。品德课堂势必要树立长期的目标,拉长教育的过程,实现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品德认识,因此需要在生活中进行必要的补充实践。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亲亲热热一家人》之后,去了解父母亲的工作,去实践为家人服务;在学习《合作与竞争》之后,建立合作组,推行合作,改造增强合作意识,形成合作习惯;在学习《生活中的你我他》之后,继续搜集职业资料,建立“新兴职业信息卡”等等。 2、 改造 品德教学要从生活中找到起点,并用自己的行动去改造正在进行的生活,学生应当从生活中吸收新的教益,优化和改进自己的学习生活。 例如,学习了《寸金难买寸光阴》之后,建立自己的“课外作息时间表”以改造自己的作息习惯;再如,在学习《家人关怀我成长》体悟家人对自己的真切关怀之后,能真情寄予,用自己的行动关爱家人,体恤家人等等。 3、构想 有追求的人才能上进。心理学家指出:追求理想,是人的本能,而树立了理想,才会使人找到努力的方向。小学生心思纯净,想象丰富,好于向往未来,向往未知的生活世界。我们投其所好,让他们展开遐想,用自己的头脑描绘未来的美好。 例如在《做个小导游》之后,请学生描绘家乡的未来,在笔墨之间展示憧憬,培养对家乡的爱;在《认识地球》之后,书写地球的未来,在对未来世界的构想中培养对自然的热爱,激发对世界和平与美好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