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论文
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摘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更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总结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经验和现代启示,对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经验启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正确运用的典范。中国共产党历经几次大的挫折,最后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群众的支持是决定性力量。换句话说,是中国社会的人心向背起到了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一、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基本经验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历史证明,党和人民事业能够顺利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以作风建设为主线,增强群众工作观念。毛泽东于1957年3月发表了《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员和党的干部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保持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是解决好干部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只有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才能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近年来,我们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不懈地抓干部作风建设,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入手,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各级干部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以完善机制为基础,增强群众工作保障。“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1〕近年来,我们党不断完善民主决策监督机制、联系群众民意沟通、群众诉求反映机制、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等体制机制,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广泛联系群众制度,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推进基层党务、政务和社会事务公开,调动群众参与管理监督的积极性。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以教育引导为手段,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2]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既要尊重、依靠、服务群众,又要注意教育、引导好群众;既要采取思想教育、经济调节、完善服务等办法,也要用好行政、法律等手段,切实把尊重群众与引导群众、宣传群众与服务群众、依靠群众与依法规范群众行为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我们党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打击,树立了扶正祛邪的良好导向和社会风气。
二、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现代启示
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启示我们,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只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的保证。
(一)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毛泽东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在战争年代,党的各级领导者,如毛泽东当年在西柏坡,稍有空暇,还去教农民如何种水稻。1947年冬,中共中央辗转千里,来到刚刚遭受胡宗南军队洗劫的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亲自带头节粮,在他的带动下,中央机关节省30石小米、70石黑豆,分给了烈军属和困难户。[3]近年来,我们党将“为人民谋利益”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增加人民的各项福利,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我们的改革和发展事业能够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强有力的支持。
(二)要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的工作和各项活动要始终至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温总理曾说:“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是基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4]因此,我们既要加快推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无缝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又要尽快落实哪里有党的工作哪里就有人民群众的监督、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建立健全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
(三)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做群众工作。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群众工作成功的重要措施。在革命战争年代,善于团结关键群体一直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比如,把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积极支持和引导流动人群,团结广大底层群众,这是我们在革命时期战无不胜的力量之源。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农民和工人群体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也是我们党经常依靠的对象。当前,让律师介入拆迁案件,实际上就是一种让群众教育群众,靠社会力量解决群众之间、群众和政府之间各种纠纷的尝试。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在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人们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涉法涉诉、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社保、环境保护、水利资源等方面,群众的期望值往往远远高于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同时,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滞后,群众观念陈旧,**不信法,加之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交织,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从而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二)从干部的角度来看。由于群众工作涉及面广、无固定章法,且任务重、压力大。近年来,群众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宗旨观念不牢,工作作风不实,工作不在状态,不愿做群众工作;部分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部分干部工作方法欠缺,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工作。部分干部不讲真话,不讲实话,不善做群众工作。这些都导致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在群众工作中未能发挥强大的先锋作用,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干部公信力下降。
(三)从制度的角度来看。近年来,虽然我们党在群众工作方面建立了民主决策监督、联系群众民意沟通、群众诉求反映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但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还不够,干部执行的力度还不够,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还不够,尤其是缺乏对群众工作干部的激励考核机制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工作机制,导致群众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群众工作推进的整体合力不强。
四、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既是一项崇高的政治使命,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与新形势党的群众工作相契合的有效途径,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转变群众工作理念。一是领导方法上,实现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群众问题;二是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三是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基层转变,更加注重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工作方法上实现由“堵”向“疏”转变,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处理复杂问题;五是工作力量上实现由少数部门努力向各部门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员、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的格局。
(二)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一是完善党群沟通对话制度。不断完善领导接访、干部下访、网络对话、基层夜话等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在联系群众、反映民意、了解民情、解决矛盾中的主渠道作用,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保障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二是完善维护利益制度。完善群众合理诉求反映、矛盾预防调处等长效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参政、智囊组织、民主决策等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培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
(三)建强群众工作队伍。一是选好群众工作领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把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群体中有一定威信的人才精英选拔到领导岗位。二是配强群众工作干部。基层群众工作干部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在传达上级政策精神,收集群众诉求,疏导群众情绪,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基层工作一线发掘群众工作人才。让那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干部在群众工作中大有作为。三是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多岗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群众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四)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一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坚持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用真心解决群众困难,用真情温暖群众心灵,用真诚赢得群众信任,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发展好和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依法按照政策办事。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法按政策抓紧解决;对群众要求合理,但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的,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对群众提出的应当解决、但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主动说明情况,向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适时予以解决;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进行说服教育、积极引导。三要全力争取群众信任。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学会用群众的思维思考问题,用群众的语言沟通交流,与群众打成一片,增强党委、政府和干部的公信力,切实把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宣传的过程,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问题,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增强群众工作合力。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化解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在基层,不能将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推向社会。二是认真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问题等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三是切实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群众工作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责任、通力协作,形成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
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党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只有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才能以党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总书记。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j]。求是,(1):3-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f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63-564
[4]陈谊军。温家宝“衡量政府工作唯一标准”启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