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区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加快区“二次创业”进程,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必须构筑适应创新发展需要,能够培养、吸引、用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渡、万马奔腾的局面。发展靠持续,创新靠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适应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是区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创新理念,树立适应区创新发展的科学人才观
一是树立党管人才的理念。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强化全社会的人才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合力。
二是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工作纳入区发展总体规划,以最大程度满足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努力提高人才质量,着眼于促进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自身发展,重点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是树立优化结构的理念。适应加快“二次创业”进程需要,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使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
五是树立优先投入的理念。把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放在优先位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增加投入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保证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保障。
六是树立人才政策创新的理念。以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建设为先导,以人才开发、人才管理、人才培训、人才资金整合为基础,全面推进区人才队伍建设,使区人才环境具有聚才效应、人才机制具有活力效应、人才政策具有创新效应,打造区域性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二、配套联动,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围绕先进陶瓷、现代医药、精细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品等六大重点产业建设,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主体,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改革和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完善服务平台体系,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一)形成“大合力”,切实加强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
一是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区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区加快“二次创业”进程和实施“六五三五”工程的需要,研究制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建议制定《区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计划》,明确区人才队伍建设的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有序推进。
二是建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成立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人事部、经发局、财政局、科技局、高创中心主要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组织人事部作为牵头抓总部门,负责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协调、资质审查、手续办理以及政策待遇落实等,经发局负责提供区重点产业发展目录、审查人才引进的投资方向等,财政局负责人才专项资金的落实、跟踪管理等,科技局负责人才计划的申报、配套支持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人才工作考核制度。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在考核年度工作的同时一并考核人才工作。细化明确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的相关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表彰奖励在人才工作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二)搭建“大舞台”,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一是大力实施“151”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151”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有30余家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将有120余人的研发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为进一步发挥好“151”计划的聚才聚智功能,建议设立高层次人才入区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开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绿色通道”,明确相关部门的审批办理时限,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兑现。
二是充分发挥六大特色产业创新园载体功能。先进陶瓷、现代医药、精细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六大特色产业创新园区的建设,为高层次人才进区创新创业提供了最佳舞台。在全力推进六大特色产业创新园区建设的同时,还要着力完善配套服务水平,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从项目扶持、企业培育、产业化推进到融资上市的整套专业服务,建立高层次人才专业服务团队,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从入驻、工商、税务到租房、装修的一条龙服务。
三是积极拓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建立畅通的人才流动机制,逐步实现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之间的相互流动。以“柔性引才”方式,鼓励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合作关系,鼓励高层次人才到本地兼职、研发或进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采取课题攻关合作、委托开发、短期聘用等方式,全方位吸引高层次人才。
四是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破除束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发展的禁锢,简化人才引进工作程序,使政府职能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采用环境引才、项目引才、事业引才、感情引才、高薪引才等多种方式,拓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通道。建立海外留学人员信息网络,尽快落实好留学归国人员项目资助、创业创新、子女入学等各项扶持政策,使区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创新的热土。
五是突出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区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一次深入调研,全面摸清高层次人才底数,结合调研结果制定和实施区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六大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所需的高层次人才。鼓励籍专家、学者通过兼职、项目推动等多种形式参与区建设,积极吸引籍高层次人才到区创业。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努力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面向海外招聘具有跨学科知识、跨行业经验和国际眼光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三)增强“内生性”,着力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彻底改变“重引进、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疏通自我人才培养渠道,以“四化”加强“内生性”人才培养。
一是干部培训制度化。围绕区产业发展导向,以提高广大机关干部服务“六五三五”工程建设能力为重点,继续探索适应区干部队伍实际的培训形式和教学方法,全面推进大规模干部培训,以增强务党务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培训;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教育,储备一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二是人才培养项目化。试行“项目建设 人才培养”的育才机制,将具有培养前途的人才放到重大项目、科技攻关、社会科研项目中,借“机”生“才”,以业育才。
三是人才待遇优势化。对“内生性”人才与引进型人才在岗位、资金、住房等方面享受同样待遇,防止“培养成,流出去”。培养、使用好“百名硕士进机关”工程的首批25名研究生,帮助他们解决好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努力为他们适应环境、施展才能创造条件,形成吸引高学历应届毕业生到区创业的品牌效应。那一世范文网
四是人才储备梯队化。建议从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业中公开选拔、招聘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和科研、管理人员,建立“人才资源库”,定期向人才工作一线部门和单位以及急需人才的企业推荐;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金融、财会、审计、司法等综合管理类优秀年轻人才到高校深造,构建“选拔-储备-锻炼-输送”的人才梯次结构。
(四)优化“软环境”,努力营造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建议制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措施,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各部门配套政策的相互衔接,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支持合力。把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产业化项目,重点向创业创新人才倾斜。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结合起来,以项目为载体、以公共财政为引导,加强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培育。
二是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立足于特色园区建设的需求,建设具有全面技术服务、科技创新、科技信息、文献信息、人才信息、科技管理和人才服务等内容的在线信息化服务超大型平台,以解决大学少、图书馆小、实验室、测试平台差的环境,缩短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距离,实现与外界的适时沟通,满足企业、人才科技创新的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信息化创新基地。注重创业创新人才辅导,做好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培训工作,加强创业创新人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为培育创业创新人才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
三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起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业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鼓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用好区人才专项资金,重点奖励对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来创业的优秀科技人才、引才引智的重大项目和企业,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
四是加大宣传表彰力度,着力提升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区优秀青年专家”、“优秀创业人才”评选活动,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在创业创新中取得重大成就、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支持创业、崇尚创新、鼓励创优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