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在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四年来的工作回顾
四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镇、产业富民”之路。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富民强镇为出发点,以加强作风建设、创优环境为保障,以“保一方稳定,富一方百姓,促一方发展”为已任,带领全镇人民克难勇进、锐意进取,全面取得了战胜非典、特大暴雨袭击等自然灾害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产业调整更趋合理,镇域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秩序明显好转,退耕还林、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得到了有效落实;潘口电站临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一个“行事规范、办事公开、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全新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末,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8883.71万元,比的6736.73万元净增2146.98万元,增长31.87%;打工经济突破4000万元大关,达到4229万元,年平均增长2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846元,比的1468元净增378元,增长25.7%。具体表现在:
1、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我们坚持树强扶优,引导规模产业创品牌,促进特色产业上规模,扶持零星产业上等级,使产业形成梯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做好茶叶产业这篇“优势文章”。为切实做大做强茶叶这一富民强镇的产业,逐步实现“山下有水、山上有林、林间有茶”的目标,我们在茶叶产业上的发展上坚持规模上求大、效益上求精、体制上求活、服务上创优。几年来,我们分别在南坝、九华、桃子湾和大泉山等村共新建茶园3000亩,使全镇的茶叶面积突破了7000亩。同时我们于3月初开始,镇政府忍痛割爱,不惜牺牲自身利益对全镇现有的3个茶叶企业进行了公开拍卖,将茶叶企业全面推向民营化。通过改制,不仅理顺了我镇茶叶产业运作机制,增加了茶农收入,同时大大提高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使我镇茶叶产业逐步步入规范化经营轨道。以大泉山、九华、桃子湾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万亩绿茶走廊”已初步形成;二是做好林特产业这篇“特色文章”。根据我镇独特的区位优势,确定了在淹没线以上的九华山沿线重点发展以木瓜、肚倍为主的特色产业。我们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重点帮扶、典型示范”的发展思路,通过培植大户有力地带动了全镇的特色产业发展。全镇肚倍、木瓜等林特产业基地面积已达到3000亩。同时我们敞开镇门,吸引一切外来投资,积极营造亲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桃子湾村水泥矿石资源藏量大、品位高,现已与相关业主签订矿石开采合同并正式投产运营。红庙村板石开发已名花有主,竹山三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将投巨资,在现有板石厂基础上扩大规模,年开采量将达到10万立方米以上。花栎村矾钼矿、腰店村和北坝的铁矿通过网上招商已有外地业主前来洽谈,后期开发工作正在运作之中。外商落户田家,对解决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打工经济迅猛增长。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民负担的逐步减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如何发挥其经济效益已成为我镇政府工作的重点。每年年初,政府都要抽调专班对全镇外出务工人员和“打工能人”进行了全面普查,并建立人才档案。同时针对在外务工人员多,又相对集中于上海、北京一带的状况,镇政府积极与县亨运集团联系,并于每年的正月初八至二月初十,统一组织车辆向上海、北京等地输送农民工共计8000余人次。为确保他们在外务工的合法权益,镇党委在上海、北京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和外出务工人员驻外工会组织,积极探索从组织形式上对外出打工人员实行有序管理。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5767人,年创造经济效益4229万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者已有51人,仅此全镇人均增收150余元。北坝居委会的程时庆,花栎村的谢伟在上海自家经营建筑公司,下设几个施工队,手下农民工达300余人,真正成为打工者的领头雁。
——全面完成潘口电站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3月,全镇人民盼望已久的潘口水电站建设再次启动,电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库区淹没实物调查、移民去向调查和影响区内的实物调查将直接影响电站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如果工作做的不实不细将会带来一些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确保全镇近一万多移民群众能够“迁得出、稳得住、不返迁、逐步能致富”,我们本着对业主负责、对全县大局负责和对移民群众负责的原则,于3月在县水电产业办的指导下,精心组织,成立了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和移民办公室,并抽调近十名政府干部组成专班,积极配合业主、长江水利监理公司和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历经3个月之久,对全镇淹没区和影响区进行实物调查、库区容量调查和移民去向调查。同时,我们两次组织干部到宜昌、重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制定出了一整套移民规划方案,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移民政策,制定了《田家坝镇移民安置实施细则》,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积极稳妥地完成了全镇13个村的农村税费改革和村级债务化解工作
坚持程序、注重方法、依靠政策,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同时为巩固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确保村级工作的正常运转,进一步理顺村级财务关系,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避免村级资产流失,摸清村级债权、债务和资产的准确情况,根据省、市、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们于3月抽调专人成立镇农村财务清理及“三清”工作组,全面落实农村财务清理及“三清”化债工作。工作组严格按照“公开公正清理,严格执行政策,明确任务目标”的总体要求,在办好试点村的前提下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依靠政策,严格程序,精心组织,群策群力,稳步推进,经过近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战晴天斗雨天,全面完成全镇13个村的“三清”化债和财务清理工作,并按程序与所有债权人、债务人分别签订了《竹山县村级债务核定书》和《竹山县村级债权核定书》。
——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以“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扶贫项目及省级重点扶贫村的争取力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村级扶贫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四年来,我们共争取到11家省、市、县扶贫单位对我镇桃子湾、九华、两河等8个村和3个镇直单位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家园建设、村办实体、产业发展为重点实行对口帮扶,全镇共新建沼气池580余口,兴建水窖1200余个,新建饮水点35处,铺设管道50千米,解决了九华、大泉山、红庙等村1100户3200人饮水困难问题,特别是两河辖区的原九里潭村,近几年来,共新建水塔6个,铺设通组到院主管道1200米,家家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九华村自来水到户率达99%,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政府克服一切困难筹措资金近200余万元,全面启动了省定重点贫困村——桃子湾村7.5公里和省定重点贫困村——红庙村6.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农村经济示范户,使全镇各类农村经济示范户达到470余户。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扎实推进绿色小康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集中干部精力,狠抓通村水泥路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政府抽调了近20名干部分成8组轮流值班,对桃子湾村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工程质量进行把关,使这一“民心工程”做好做实;二是分村作战,全力整修村级公路、塘堰等基础设施建设。四年来共组织在家闲置劳力2万余个新修村级公路12公里,扩修公路67公里,复修水毁公路140公里、堰渠17450多米、农田265亩、水塘4口,恢复大型水毁3处,保证了80户、265人吃水问题;三是政府自筹资金10万余元,多次对田峪路、田溢路的多处塌方进行了路面障碍清除,确保了公路畅通。
——赢得了与非典、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伟大胜利
几年来,我镇连续遭受非典、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袭击,5月初,以南北两坝、花栎、腰店、两河学校为重点,学生因上呼吸道感染由十几人急剧上升到近千余人,镇政府在及时搞好上报的同时,迅速安排全体干部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克服种种困难,采取一切措施,确保了学生生命安全;在非典时期,镇政府及时成立组织,迅速进村入户登记,及时上报信息,严格控制了非典病例在我镇蔓延;、7月下旬至8月初,我镇连续遭受了几十年难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全镇大部分农田被毁,公路、塘库堰等基础设施严遭破坏,致使交通、电力、信息被迫中断,给全镇人民带来极大不便,使农业生产惨遭损失。严重的山体滑坡无情地使部分农户房屋倒塌,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临危不乱,沉作应对,一是迅速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到村组,核实每位农户的受灾情况,并及时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二是组织全镇干部进行赈灾募捐,倡议镇直各单位开展慰问活动,并对重点受灾户实行结对帮扶;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赈灾资金和物质,确保受灾群众度过难关,共发放救灾资金8万余元、棉被80余床、过冬棉衣100余件,共争取水泥300余吨;四是利用秋冬农闲时节,狠抓秋冬农业综合开发,集中镇村干部,组织劳力对吉鱼、红庙、峪口等重灾区搞好恢复水毁工程。
——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
1、严格程序,讲究方法,全面落实土地二轮延包、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调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个人基金征收等工作。共签定《土地二轮延包协议书》5742份,发放粮食直补和水稻良种补贴金77.47万元;已签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议5076份,占全镇总户数的91%;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对象64人,兑现奖金38400元;消茅15户,达到了100%;受灾倒房170户,发放救灾款29.5万元;农村特困救助达到了307户、381人,年发放特困救助款3.7万元,城镇低保款10万余元。基本没有出现由于政策不到位引发的上访现象。
2、紧扣政策,认真落实低保特困救助、“福星工程”、“消茅工程”和优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