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组织工作暨建设扶贫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同志们:
今天的这次会议,既是全县组织工作会议,又是建设扶贫工作会议。刚才,志定同志就去年全县组织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如何做好今年组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总结客观实在,部署周密可行,希望各乡镇、各部门党组织结合实际,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着重就建设扶贫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关于去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的简要回顾
去年是我县第五轮建设扶贫工作的开局年,根据省、市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继续采取了“领导挂村、单位联村、队员驻村”的方式,从全县80多个单位抽调出170名干部分驻47个贫困村,着力实施“整村推进”战略,深入开展建设扶贫攻坚工作,由于组织严密、管理到位,全体扶贫工作队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建设扶贫工作全面推进、成效喜人,我县被评为“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先进县”。
(一)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去年是村级班子换届年,各工作组入村后,按照“五个好”的标准,紧紧抓住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这个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通过“支持但不主持,参谋但不主谋,献策但不决策”的方式,积极配合乡镇选强配齐村级班子,积极扶持新任班子抓好自身建设和开展村级工作。二是通过“锁定目标,及时跟进”的方式,努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切实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三是通过建立村规民约,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大力推行依法治村,实行村务党务公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一年中,全县49个扶贫村共发展新党员5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7名,调整村支书16人,村主任12人,确定后备干部28人,
20个村实现了“一肩挑”,28个村健全了支部阵地,村村都搞了村务党务公开,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大大增强。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去年,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经济专业,户有生活支点”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立足自然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化进程。全年在贫困山区累计调整产业结构面积6120亩,其中种植药材1000亩,楠竹低扩改1200亩,反季节蔬菜800亩,杂交玉米亩,迟熟西瓜550亩,“比特179”番茄120亩(亩产盈利5000元),漆树、磨芋等450亩,基本形成了小桥的礼品西瓜、和木的天麻、白龙的腊制品等八大产业基地,使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多元,有效地促进了村民的增产增收。
(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由于措施得力,全年到村资金再创新高,累计帮扶、协调资金290余万元,为扶贫村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提供了保障。一年来共新修公路42.1公里,维修水利工程27处,新修水圳、河堤18
.5公里,改造电力设施26处,修复电力线路35千米,翻修村小7所,解决6300多群众饮水困难,完成了2个村农电网改造、4个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建成,12个村程控或无绳电话的开通,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四)“典型引路”工程进一步推进
去年,我县继续大力实施“市工作组领跑,领导办点示范,建设扶贫村推介”的典型引路工程,以市工作组带动县工作组,以富裕村带动贫困村,并对特困户等困难群体设立长效帮带联系卡,采取“党员树样板,群众紧跟上,后进赶先进”的方式,进一步建立了“富帮穷、强帮弱、能帮庸”的长效帮扶机制,并利用每月一次的大小组工作会和工作简报及时总结经验,推介典型,基本达到了“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目的。同时,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抓发展促党建”的“双抓”工作来实现了“双促”“双赢”,基本实现了“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的目标。
去年我县的建设扶贫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喜人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得益于各级领导带头示范。县委政府历来对建设扶贫工作都十分重视,从领导机构的设置,到大小组长的选定任命,从年初工作的动员部署,到年终工作的总结验收,县委政府领导都寄予厚望并亲临指导。特别是领导小组的同志,不仅在宏观上注重加强对全县建设扶贫工作的指导督促,而且带头深入各自的联系村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帮助村民发展经济,并致力把自己的联系点办成引导村民脱贫致富的示范点。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天锡去年两次到点上指导工作,为又兰镇金竹村解决通路、通电经费80万元。市政府副秘书长何志军亲自担任扶贫工作组长,多次到省市有关部门汇报工作争取资金,也经常到驻点村指导发展生产,使点上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所有县级领导也多次深入联系点指导工作,为联系村的发展献策出力。据统计,全年县领导深入联村单位和下村现场办公520多人次,为贫困村解决问题2600多个,落实帮扶资金82万元。二是得益于联村单位大力支持。大多数联村单位领导能自觉把建设扶贫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载体,切实做到领导重视到位、工作指导到位、资金落实到位。绝大多数联村单位能按要求选派骨干力量驻村扶贫,其中有十来个单位都是“一把手”亲自挂点。根据县建设扶贫办抽查情况,全年联村单位领导到村指导累计超过了400人次,其中“一把手”亲自到联系村检查指导工作有202人次。县卫生局、广电局、政府办、检察院、电力公司、公安局、信用联社、教育局、**局等单位“一把手”曾多次到所联系的贫困村了解情况、排忧解难。绝大多数联村单位的协调帮扶资金基本做到了“足额及时到位”或“超额提前到位,其中卫生局去年帮扶资金达4万6千余元,教育局、劳动局等单位的帮扶资金也在2万元以上。三是得益于工作队员真抓实干。在去年6个片的大组工作中,负责大屋片工作的大组长——县公安局工会主席徐光有和负责黄桥片工作的大组长——县人大办财经委副主任贺兴吾,一肩挑起本单位驻点村和本片10多个扶贫联系点的双重担子,他们白天为村里争项目、筹资金,晚上还得组织开会、走访村民,往往是单位、村里两头跑,既与队员共甘苦,又与村民同劳动。像上述这样的同志还有很多,他们以优良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树立了建设扶贫队员的良好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队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四是得益于工作方法不断创新。一方面,注重建设扶贫与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建设扶贫与构建和谐农村相结合;另一方面注重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帮扶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使之互联互动,互助互补,确保建设扶贫高效有序。
二、关于做好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的几点意见
根据省、市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今年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紧紧抓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我县被纳入湘西部扶贫开发区的契机,以重点贫困村和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项目、产业、信息、生态和科技扶贫为手段,继续采取“领导挂村、单位联村、队员驻村”的方式,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战略,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完善基础设施,调优产业结构,壮大村级经济,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民主文明,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围绕这一目标和任务,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围绕主题,加强先进性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要按照中央精神特别是曾庆红同志在长沙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强化教育培训,致力提高贫困村干部和党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一是提高科学发展、富民强村的本领。要引导村干部和党员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和职业技术培训,致力于增强发展后劲。二是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政策和法律,是村干部和党员建业兴村、律己为民之法宝,要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并掌握党的农村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按政策依法律办事,以政策和法律宣传群众,引导群众。三是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要通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促进和谐农村、平安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四是提高艰苦创业、务实创新的本领。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和引导贫困村的干部和党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精神,大力营造“能人创企业,农民创家业,党员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要把在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新党员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事来抓,把农村中那些思想好、有文化、能致富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通过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以及发挥农村团支部、妇代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在贫困村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二)紧扣中心,加强经济建设,确保村级经济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尽快致富
各单位和工作组要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基础设施项目扶贫为手段,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升扶贫效益,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一是要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要坚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论证为前提,以本地资源为基础,把直接解决群众温饱,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开发的重点,走符合本地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要改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使农民既增产又增收。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市场经济观念,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要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全县要重点解决100户无房、危房贫困农户住房问题,解决10个贫困村路、水、电的通达和改造问题,扶持100个贫困农户发展畜牧业,建设50口沼气池。各工作组在抓基础设施中,要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到以下四条:第一条是要针对制约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