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领导讲话稿
同志们: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阶段我县医改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医改重点工作。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讲三点意见。一、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医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进一步认清医改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是三年医改任务的收官年,也是检验医改成效的关键年,中央、省、市多次召开医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医改工作。各级会议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落实领导责任、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强化落实投入保障责任、优化工作措施,坚定不移地把医改工作推向深入。在医疗保障方面,今年要着力夯实基础、提高水平、扩大成效。一是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二是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万元。三是改进医保经办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问题,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切实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形成对定点医疗机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在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方面,省提出“各地可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将村卫生室逐步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所需补偿经费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予以解决”。市要求今年底,所有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在规范基本药物采购上,要求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关于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按照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待遇的原则同步落实补偿政策;明确一个基本要求,即在落实补偿政策的同时,坚持以投入促改革,以投入换机制,以机制保惠民;把握一个基本办法,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补偿,发挥财政的基本保障和兜底作用,发挥医保支付的重要补偿作用,通过多渠道进行补偿,并建立稳定的补助渠道和长效补助机制;推行一项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科学的补偿机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收支两条线管理。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第一,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第二,核定人员编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定编定岗不定人。第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妥善分流安置未聘人员,确保社会稳定。第四,全面落实绩效工资。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第五,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机构补助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二)进一步深化医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1、深刻认识医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更多的期待,尤其是越来越重视医疗健康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为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的紧迫任务来抓,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2、深刻认识医改是践行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推进医改,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对我们执政为民宗旨的重大检验和攻坚克难能力的巨大考验。3、深刻认识医改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推进这项改革,不仅仅是我国社会领域的一项深刻变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既是十分必要的社会投资、经济投资、政治投资和安全投资,也是走上健康、持续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不可或缺的维系机制与促进机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重要任务。4、深刻认识医改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跨越式发展不仅是量的跨越,也是质的提升,是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把民生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医改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还可减少群众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现象,促进社会和谐,缓解社会矛盾,为跨越式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通过医改,真正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使人民群众能得到更多的实惠,有利于得民心、聚民力,充分调动全县人民发展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跨越式发展。(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来抓。自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现有的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大病救助基本实现了医保工作的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得到加强,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我县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47.3%;慢性病管理、乙肝疫苗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进度有序开展。四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运行平稳。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严格实行零差率销售,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也主动参与改革,对484种目录内药品实行了零差率销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医改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少数部门对医改的目的不清晰,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不透彻,对医改的复杂性估计不充分,甚至把医改的负面影响看得过重。二是工作不到位。等待观望现象比较普遍,畏难情绪比较突出,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行。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我县的医改工作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不进则退。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领导重视、政策落实、责任明确、考核到位,勇于应对医改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公益性管理体制,彻底改变过去“以药养医”、“以药养室”的局面,确保老百姓“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坚定不移地把医改工作推向深入,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进一步做好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确保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参保人数达到6.64万人;新农合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5%以上。2、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我县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5万元;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3、改进医保经办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问题,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切实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形成对定点医疗机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统筹层次。(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于12月26日启动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通过几个月的运行,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有少数乡镇卫生院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484种基本药物目录,同时用药导向不够合理,西药收入下降了,但医疗服务、中药等费用增长幅度过大。滥检查、重复检查时有发生,客观上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存在上述问题的客观原因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没有跟上,主观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改革的宗旨和重要性理解不透彻。县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针对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落实上次动员会上确定的“六到位”的主体责任,以积极的心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事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迎接改革的挑战。(三)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1、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机制,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