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总支书记在创先争优的讲话
我们村位于市镇东部,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1000亩,果园面积2395亩,耕地面积69亩,全村共有1205户,3950人,经济总收入达6000万元,人均收入15000元。几年来,村党总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立足村情民意,积极探索富民强村、科学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就党总支的工作做简单介绍: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加强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服务群众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和落脚点,为充分发挥村党总支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我们村党总支认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要求全村党员自觉学习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基层党组织长效机制建设、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的开展,全力抓好党建示范村的党员队伍素质提升,从而增强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两委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走群众路线,让群众成为管理村级事务的主人。从抓好“民主议政日”活动做起,发扬民主,构建起了群众监督评价体系,真正将“四议一审两公开”落到了实处。同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以农村致富能手、青年农民、各类学校毕业返乡青年、退伍军人为重点,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农村党员队伍结构逐步改善。几年来,党总支取得了诸多荣誉,党总支要求,在荣誉面前,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能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永不满足,奋发向上,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树立宗旨意识,克服实际困难,认真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村可以说是“八山一水半分田”,辖区内绝大部分的面积属于山地和丘陵,为了进一步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从开始,我们便从本村实际出发,实行全面封山禁蚕、禁牧,禁止乱砍乱伐等项工作。村委会不惜重金招聘,组织专业封山队伍,采取分片、包干、签订责任状等形式保护山林资源,经过四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在村的生态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87以上,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到这里来观光旅游。
从9月份开始,我们坚持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建设“生态走廊、画意乡村”为目标,突出抓好“五清五改”工作,经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下大力气整治村屯街巷道路,先后投资50万元将全村的村屯道路进行了疏通和拓宽,挪走影响通行的石堆300立方米、柴草垛70余垛,铺设村屯主路水泥路面12.5公里。同时,投资100万元建三位一体沼气池716个。投资15万元在道路两侧安装了22盏路灯,为集中解决垃圾排放问题,在12个居民组中建垃圾分类回收池48个,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的大型垃圾集中排放处理场,并安排了专人管理。为美化群众居住环境,我们在街巷道路、沿河两侧植风景树3万株,种植花草4万平方米,建农家游饭庄5户,改造旅游景点2处,在大样子沟、寺沟、城子沟、大王沟旅游景区修建宽2.5米,长6000米的观光通道,沿路建设护栏长4000米。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河道进行全面治理,拓宽主河道达到宽50米,总长4,500米,修建拦河坝29座,各沟谷支流修建塘坝118处。实现了全区域水果生产中的水利配套、节水灌溉等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村的生态环境。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全村6个支部,90名党员真正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屯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支部党员一起谋划经济的发展,精心设计村屯的整体规划。资金不足,不少的党员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人力不够,大家就把自己家里的活儿放在一边投身到工程中去,为了疏通、拓宽村屯道路,为了给村民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各支部相继成立了以党员为主的修路小组,这些小组成员不分昼夜,挨家挨户地去做群众工作,有的群众不理解,他们就一次一次去说服教育。老党员王长江今年已经67岁了,但他每天坚持工作在工地,从来不好苦不喊累,在他的带动下,全村53名党员义务出工300余个,使得全村各项工程顺利完成。
三、立足资源优势,打造果业“航母”,提高果树科技含量引领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群众致富增收,才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作为党总支一班人马,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压力感,我们才能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优势,积极拓宽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强村富民战略。果树生产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独特的区域环境为的水果生产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进一步做好农民致富工作,我们村以大连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成立了市第一家苹果协会,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313户组成的大连市第一个水果专业合作社,使村形成果业生产过程中专业技术,信息服务、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的一条龙管理体系,为果农市场服务扬起了龙头。几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果树管理的科技含量,常年聘请了8名果树技术专家、教授和12名果树专业技术人员为村里果农提供全程、零距离的技术指导,并每年定期举办果树技术讲座和培训,有专家教授讲解新技术、新品种,并实地进行指导。注册了牌商标,形成了自己的水果品牌。一个协会、合作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形成,果农在果树联接种植区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采用杀虫灯及赤眼蜂和桃小诱剂等方式杀虫害,大胆改革果树管理技术,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修剪推广中长枝垂吊型结果,大力推广应用反光膜,全面实施果树套袋等6大新技术,形成了适应山区果树生长特点的一整套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果树先进管理技术。使“牌”苹果获得国家“无公害水果产地认证”,“绿色食品使用认证”及“有机食品生产、管理、销售转换认证”。“牌”红富士苹果获得辽宁省名牌产品和国家名牌产品,并通过了9001质量体系认证。从而使牌苹果冲出国门,每年有一万吨水果远销俄罗斯、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所创建的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延伸扩大到周边十几个乡镇,现在,水果种植面积达25000多亩,示范户达4800多户。水果生产基地全面实施标准化、组织化、专业化经营管理,实现果业经营“统一培训、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肥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储藏、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和分户经营的“十统一分”崭新的现代管理模式。那一世范文网
以公司为龙头,以协会为纽带,以合作化为核心的有机组织形式焕发出果业生产经营的勃勃生机,并催生了与生产经营配套的产业化链条。形成了诸多经济实体,建立储藏近万吨水果的恒温库、有机肥料加工厂、果袋加工厂、网套加工厂、反光膜厂、包装厂等,固定资产达3500万元,水果年销售额近亿元。
企业获得了大连市和辽宁省aaa级信誉企业和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组织建设的苹果示范基地是“大连市水果标准示范区”,“大连市现代化示范园区”,成为辽宁省“绿色水果生产科学施肥示范基地”。村果农连年增产增收,户年均水果销售收入4万多元,促进了及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抓好“四个文明”建设,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
在抓好班子建设、村务管理和经济工作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文化走廊,积极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在村屯整体规划方面,对新建房屋进行合理布局,将128户的村民房屋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红瓦屋顶的居民区,开成了一道靛丽的风景线。建成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大型活动广场一处,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小型活动广场12处(每个居民组一处)。,建立农民夜校,村文化室、图书室,创建了“山里红”文化艺术团,寓教于乐,在全村12个自然屯巡回演出,村民在开展多种形式文化宣传教育中受到教育,得到熏陶,使村成为辽宁省农村文化教育基地和大连市乡土人才培训基地。
几年来,村党总支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党组织,村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在荣誉面前,我们并没有满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努力,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新型农村经济,为使成为经济实力雄厚,农民收入丰厚,基础设施完善,村务管理民主,精神文明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