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保所民主评测评会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街道社保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测评工作会。刚才介绍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情况,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街道干部对工作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测评结果将于近期在全区通报。为使大家进一步熟悉和了解行风评议工作,借这个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我区行风评议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按照市纠风办《关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通知》(渝纠办〔〕4号)和《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渝纠办〔〕3号)的要求部署,我区于4月启动了本阶段行风评议工作,区公安分局等10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作为重点行评部门,已于完成综合评定。全区12个街道的社会保障服务所,作为重点评议的基层站所,已进入了民主测评、综合评定阶段。其他自行评议部门也正在扎实有序推进工作。工作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完善“三项制度”,构建行风评议新格局。一是坚持“三亮”制度,树立评议“靶标”。在全区行评部门广泛开展“亮身份”、“亮作风”、“亮成绩”三亮行动,将宏观的行风政风评议量化为评价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微观行为,为评议工作树立起明确的评价标的,截止目前,已实现全区窗口单位“三亮”全覆盖。二是建立“直报”制度,畅通工作渠道。建立覆盖全区各街道社区的88个政风行风监测点,对基层单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直报区纠风办,实现区纠风办对基层政风行风动态的及时掌握、处理和反馈。两年来,全区各监测点共报送信息余条,解决问题1200余个。三是完善考核制度,提高评议实效。着眼操作性、公正性、实效性修订《重点评议单位综合测评办法》等制度,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考核方式进行完善,居民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测评分值占到了总分值的70%。
(二)用好“三大手段”,提升行风评议新成效。一是用好传统手段。坚持完善政风行风征求意见会、民主评议会等传统行评工作方式,两年来,共征求各行评单位在勤政廉政、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方面的意见建议630余条,制定整改措施380余条。二是探索新型手段。创新实施“领导干部社区工作日”等行评工作新方法,区级领导每月第二周周二走进社区、企业,面对面听取群众、服务对象对于各重点评议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的评价和建议,建立了群众与区级领导之间的“民意直通车”,两年来,解决政风行风方面问题200余个,处理开展政风行风建设不力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6人。三是运用科技手段。积极推进“阳光渝中”网络问政平台、“114”阳光政务热线和“阳光渝中”政风行风热线电台为主要内容的“一网一线一台”建设,将全区各窗口单位及公用事业企业全部纳入平台运行接受群众评议及投诉,为群众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提供便捷手段。
(三)建立“三支队伍”,增添行风评议新动力。一是建立政风行评检查员队伍。通过自愿报名、组织考察等程序,建立由政府特邀监察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政风行风评议检查员队伍。负责会同区纠风办开展政风行风建设的检查评议工作,两年来累计开展监督检查134次,整改问题267个。二是建立“阳光渝中”一网一线一台听评员、网评员队伍。对各部门在“一网一线一台”工作中办理群众投诉、答复群众咨询的情况进行评价打分,促进一网一线一台的良好运行。三是建立“微笑服务天使”政风行风义务督查员队伍。聘请50名劳动模范、服务对象、居民群众、志愿服务者,以暗访的形式对各部门政风行风情况开展不定期检查,重点检查行风监测点反映情况的整改落实情况。目前发现问题43个,整改39个。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区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政风行风评议民调满意率达到了%,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下一步,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
一是立足“管”。抓好政风行风,关键在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将督促各行政主管部门和牵头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牵头和引领作用,既管行业又管作风,既抓业务又抓作风。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工作方案,细化内容、措施和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突出“纠”。针对本单位、本行业、本系统实际,真查真纠,切实把影响政风行风建设的问题纠准、纠实。在监督检查中,加大明察暗访和突击检查的比重,对于纠出的问题,要逐项进行整改,防止问题纠而不改,流于形式。
三是民主“评”。进一步督促各单位认真开展好民主评议工作,不断拓宽渠道,开门评议,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扩大评议代表中普通群众、服务对象的比例,让普通群众、服务对象享有更多话语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特邀监察员、行风评议检查员等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公开评议结果,提高民主评议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四是加强“建”。要结合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工作载体建设,依托在我区目前已建成的“阳光渝中”一网一线一台设置政风行风专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广泛接受群众对政风行风问题的咨询和投诉,展示政风行风建设成就,遏制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加强政风行风制度建设,查找容易滋生政风行风问题点,寻根析源,建章立制,促进政风行风的长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