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汇报材料
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4月2日,市召开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推进会议,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部署了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会和九届十六次市委全会精神,采取措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一)业态规模不断扩大
区积极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逐步形成了二、三产业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末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9%,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底,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规模约200亿元,印刷、娱乐、创意设计等门类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全区有: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级),西郊鑫桥创意产业园、梅陇439上海国际时尚编纺创意产业园(以上2家为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及梅陇众欣工业园(以印刷产业为主)、虹桥?德必525文化创意园(以文化创意设计为主)、七宝老街(文化休闲旅游)、召稼楼古镇(文化旅游)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七宝生态商务区即将全面启动。目前我区正积极参与市文化产业园区申报评选工作。
(二)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区委、区政府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区“大招商”工作机制实施意见》,《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试行办法的通知》、《区文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其中专门提到了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广局与相关委办局一起拟定了《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我区引进了一批有影响的文化项目、有实力的文化企业。
(三)两个效应不断增强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强劲东风鼓舞下,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各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企业不但推动了城区环境的改善,同时也不断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不断增强。如鑫桥园区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精心打造“鑫桥—翰林讲坛”。梅陇439创意园区创建了教学实验培训和创业实践基地,免费组织编结培训,并在全市开展编织大赛。印刷产业的传统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生产总值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一大批企业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项。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注册登记已有16家,占全市注册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总数的七分之一,一批团队和艺术家暂露头角,虹影魔幻艺术团等三支团队分别受到市“服务基层演出贡献奖”、“文化旅游发展奖”、“展演参演奖”表彰,我局撰写的《区民营剧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获市文广局调研课题评选中获优秀奖。电影发行放映产业发展迅猛,几年内体制外高档次影院由1家发展到世纪环球影城、上影cjv影城、海上国际影城等16家,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8月23日,市文广局召开了文化影视产业年中会议,区文广局在会议上作了《引进文化项目,发展文化产业,为“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添光彩》的交流发言。
二、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想与措施
,区将认真贯彻中央、市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精神,以打造“文化大都市”为契机,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发展主线,依托“一轴(七莘路)、一带(黄浦江沿岸)、三大功能区(大虹桥、大紫竹、大浦江)”的发展布局,实现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一)形成“一圈、一带、多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
凸显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战略定位,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依托先进制造业雄厚基础和各大商务区设施载体,在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基础上,聚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一圈、一带、多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提升文化软实力。
1、“一圈”即文化公园、七宝生态商务区、七宝老街等“三位一体”的七宝国际文化圈。
文化公园面积1280亩,现确定六大项目:博物馆、上海海派美术馆、市民休闲广场、草坪文化广场、五方园、法拉利文化中心。现博物馆立项已获市发改委批准,海派美术馆即将立项,其余各项目正在推进中。七宝生态商务区紧邻文化公园”,有文新传媒谷(上海文新集团)、世纪出版园(世纪出版集团)、思远上海影视谷(由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等投资建设)、赖声川国际戏剧中心等四大项目,以及传媒中心等项目。目前即将进入土地招拍挂阶段。七宝老街已经形成一座上海历史风貌街区,有七宝书法艺术馆、张充仁纪念馆、老行当、钟楼、蟋蟀草堂、棉织坊、七宝周氏微雕管、皮影馆、当铺等文化旅游景点,荣获上海“十大休闲街”、上海商业特色街、上海名牌区域、上海魅力新十景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4a景区。
打造七宝国际文化圈是明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2、“一带”黄浦江沿岸文化项目开发。
区黄浦江沿岸有二十余公里,现初步确定有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韩湘水博园(已建)、新中国工业文明生态博物馆群、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召家楼古镇(二期开发)、上海航天博物馆、中华人文艺术博览园等重大项目。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黄浦江沿岸文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将逐步展开,形成“由点到线”的发展态势。
3、“多点”发展多个文化创意园区。
“一个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紫竹高新区)是部、市合作重大项目,即将全面开工建设。基地以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为主,建立一个具有集聚效应的网络视听产业链,预计在5年内将基地建设成年产值超两百亿、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有百视通、土豆网、激动网、九天音乐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核心领军企业落户基地。
“两镇”:七宝老街(七宝镇)、召家楼古镇(镇)。以“江南生态水乡,上海创意重镇”为发展定位的七宝老街、镇召稼楼古镇,明年将着力形成古镇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创意设计产业融汇的集聚区。
“三园”:西郊?鑫桥创意产业园(镇)、梅陇439创意产业园(镇)、虹桥?德必525文化创意产业园(镇)。
此外,还有颛桥镇金盛广场艺术家创作群落、莘庄镇莘朱路设计产业街区、上海旗忠森林网球中心等,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一批各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我区将整合市、区和镇(街道)资源,加强国资、民营资本和外资的有效融合,做好规划,提供服务,推动整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局面。
(二)聚焦五项任务
制定文广影视设施中长期(—2020年)规划。
要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文广影视产业设施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的部署,已“开放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为统领,以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会提出的四大集聚区为重点,摸清区文广影视设施现状,明确—2020时期的文广影视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积极梳理本区已经规划的文化设施项目,与市规划小组做好对接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市级中长期规划,争取更多市级项目落户区,争取更多区级项目升级为市级项目。
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
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文化产业内部分工与协作,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的必然趋势。①“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即将开工建设,我局将积极做好服务工作;②我们还将做好集文化公园、七宝生态商务区和七宝老街为三位一体的“七宝国际文化圈”项目引进和土地招拍挂服务工作;③继续做好黄浦江沿岸文化带文化项目论证工作;④建立动态的园区、基地和主题公园的统计系统,以及重大信息上报制度。
促进文化产业平台发展。
建立文化产业平台,是节约企业发展成本、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局将主动与区发改委、区科委、区经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对接,争取有文广影视产业平台落户,发挥平台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
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相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下半年,要利用国家文化部与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银行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契机,打造文化企业申贷项目和金融机构信贷服务信息双向交流与选择的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争取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35家演艺企业落实演艺专项保险,争取帮助5家左右文化企业落实贷款。我局将主动了解本区文化影视企业资金需求,帮助企业与金融对接,或者将其资金需求上报市文广局,由市局帮助协调落实企业资金需求。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和办事机构。
①现有的文化建设协调推进办要做好与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的对接,主动跟踪,及时向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上报工作信息;②酝酿建立区文广局文化产业科或市场产业科;③调动行业协会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络政企的中介作用;④成立文化发展公司。
(三)梳理落实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年底前,市文广局将编制下发《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资金申报指南》,梳理所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有资金支持的政策,为企业申报各类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提供便捷服务。继续实施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培育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当前要解读领会市级扶持政策资金(主要有: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小巨人工程项目、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研发后补助计划项目、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新改建数字影院实施促进电影电影放映数字化专项资助办法、动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