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探讨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0/9/8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探讨第2页

计划与市场并行的双轨制。具体作法是:当地基层政府代表国家同农民签订购销合同,由国家按合同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农民则按合同向国家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多余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可以自由进入市场,也可以交售给国家以获得奖励。1989年合同定购改名为国家定购,具体作法未变。

  合同(国家)定购制度实行后,农民的自由空间大得多了,全国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突破。如1995年至1996年全国粮食生产总量大于需求,进口依赖度下降至0%。1985年至1997年,韶山年均入库粮食1753万斤、销售1232万斤,为韶山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合同(国家)定购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实际上代表了当时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水平。合同(国家)定购的粮食流通体制实质上是由传统的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转换的过渡形式,它既包含了计划经济的内容,又蕴含了市场经济的因素,因而是由计划到市场的双轨制。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还没有弄清楚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讲话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的传统理念。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模式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我们思想、束缚我们手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们突破了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也就为今后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全面放开

  1998年4月27日,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任务是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回顾总结历史的经验,无论是统购统销制度,还是合同(国家)定购制度,虽然在一定时期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说,它们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那种流通体制下,无论是粮食多了,卖不出,还是粮食少了,买不到,市场价格难以控制时,国家都要拿出巨额补贴以稳定粮价,保护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利益。1997年为例,除国家200多亿元的财政补贴外,粮食系统还亏损挂账400多亿元。而全国一年的财政预算才3000~4000亿元。又以只有200多名干部职工的韶山粮食系统为例,至是年末累计亏损挂账1500万元,人均亏损7万多元。可见国家财政花在粮食上的代价有多大。由此可以看出,原有粮食流通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粮食流通体制迫在眉睫。

  1998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确立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四分开一完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敞开收购,顺价销售,直至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体制。此后,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的“四分开一完善”决定,切实做到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有效地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严格实行顺价销售粮食,切实扭转国有粮食企业的亏损局面;制止粮食收购资金被挪用现象,确保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省政府决定,从2001年4月1日起,省内除对常德、岳阳、益阳、衡阳四个市的晚稻继续按保护价收购外,其他地、市、州粮食收购价格和市场全面放开,不下达指令性任务。农业税不硬性征收实物,粮食收购价格随行就市,由粮食企业自主收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01年3月,国家粮食局发出通知取消《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从5月1日起,各类异动人口和“农转非”人口在办理户口迁移时不再办理《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和《农村粮食转移证》,居民购粮本等粮食关系手续予以取消。随后,国务院作出:“从2004年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定。至此,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中央从战略高度加强和完善国家储备功能和粮食进出口机制,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坚实有力,国家宏观调控下粮价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稳定确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

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后,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稳定增长。国有粮食企业全面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国家减轻了财政负担。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9390亿斤、韶山为13880万斤,比上年分别增产778亿斤、1000万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3.2倍、5.2倍。2005年以后,全国粮食生产再创佳绩,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791亿斤、韶山为15100万斤,连续9年获得增产。目前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完全有能力调控粮食价格,实现粮食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市场稳定安全。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探讨》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