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于昨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一届领导集体首次向外界全面阐释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改革提出了六大制度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过去一般就是提一两个,像这样六大改革一起提,这是全新的,也是我感受深刻的一个印象。
在这个历史时期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是我们以最实际的行动,对改革开放35周年最好的纪念。跟35年前相比,当下的中国在经济上要发达得多,社会状况也复杂得多,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教育也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个教育者的使命。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也常常扪心自问,应该如何让学生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更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终身体育”是所有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理念,也为体育教育界所普遍推崇,但往往是口号上喊的响亮,而在实际教学中明显的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有多方面。一是课程的理论滞后于课程教学,还没有具体的体育教学符合终身体育的理论,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具体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小学体育基础教育不完善,导致大学生体育知识水平比较肤浅,限制了高校终生体育的实际操作;三是体育课程的研制者与实施者对“实质性的体育运动能力与体育学习能力”研究不足,造成“终身体育”跳不出“意识”的层面。
高校体育教育要建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理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确立以终身体育为内涵、以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新型体育教学体系,构建多样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和运动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例如从设置多门自主选课,除了开设各项球类运动以外,还要开设武术、舞蹈、健美操、瑜伽等多种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搭配使用,教师在教授技术动作时,可以采用讲解示范法,通过完整和分解过程将动作要领传授给学生,同时根据学生状况和能力差距,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学生自练、自评和锻炼的能力。在教学评估上,改变传统考核以竞技体育技术和素质达标为内容的成绩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运动参与过程,淡化“一刀切”的达标方式。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改革没有完成时,体育教育的改革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后要在工作实际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严格要求,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最大力量。让我们凝聚力量,万众一心,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以上是我结合实际工作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浅薄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