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学术论文 > 正文

学校关于让生命充满爱教育活动

学术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1/4/26

学校关于让生命充满爱教育活动

一、活动的目的

现在许多成长中的青少年对父母师长以及朋友的关爱已经习惯于接受,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们的照顾和无私奉献,从来没有想到如何去回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举行这次活动正是为让广大中学生在享受关爱的同时,也能学会理解别人的付出,让他们把自己得到的深切的爱延续和传递,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懂得回报,懂得表达。

二、活动的组织

初一级部

三、活动的内容和安排

1、了解“感恩”(第3周)

(1)以“感恩”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制作一张小报,主要内容为介绍“二十四孝”和“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

(3)通过年级博客进行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2、体验“感恩”(第4—6周)

(1)集中观看励志演讲《让生命充满爱》。(中国校园演讲大师邹越)

(2)各班开设一节“感恩”主题的主题班会。

(3)收集身边的“感恩”人物和故事,举行一次演讲会。

3、表达“感恩”(第7—10周)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开展给父母(或亲人)写一封感恩信活动;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我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衣、做饭等,以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http://nayishi.com

“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估算将来读高中、上大学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

(2)感谢老师教育之恩

开展以“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

举行小型故事会:《我和我的老师》

(3)感谢学校培育之恩

开展“我为学校塑形象”活动,规范日常行为,注重文明礼仪,不做影响学校形象的事。

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增强主人翁意识。

开展“我为学校写一句感恩的话”活动。每名学生写一句感恩学校或老师的话。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认真阅读方案的内容,认真组织,追求实效。

2、表达感恩的活动由各班根据情况各选择1-2项完成,也可融合到主题班会中。要求有活动过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及时上传到级部博客或者发送到级部信箱中。

五,活动评估

由学校组织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扬子一中初一级部

年月日

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工作安排

1、了解“感恩”(第3周)

(1)以“感恩”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制作一张小报,主要内容为介绍“二十四孝”和“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

(3)通过年级博客进行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2、体验“感恩”(第4—6周)

(1)集中观看励志演讲《让生命充满爱》。(中国校园演讲大师邹越)()

(2)各班开设一节“感恩”主题的主题班会。(和班主任)

(3)收集身边的“感恩”人物和故事,举行一次演讲会。()

(4)评选“感动一中”的人物。()

3、表达“感恩”(第7—10周)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班主任)

开展给父母(或亲人)写一封感恩信活动;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我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衣、做饭等,以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估算将来读高中、上大学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

(2)感谢老师教育之恩(班主任)

开展以“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

举行小型故事会:《我和我的老师》

(3)感谢学校培育之恩

开展“我为学校塑形象”活动,从学生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着手,校服穿着整洁不留长发、染发,文明礼让,不做影响学校形象的事情。()

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纸屑的习惯,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并放到垃圾桶。()

开展“我为学校写一句感恩的话”活动。每名学生写一句感恩学校或老师的话。()

学校关于让生命充满爱教育活动》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