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做法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是看监督工作是否有效。对此,笔者深入基层,以强化监督为切入点,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创新监督模式,构建乡村廉政监督网络
通过统筹多方考虑,打破传统的监督模式,积极探索廉政监督网络在农村社区的进一步延伸。除了配强乡镇纪委书记,在全县各乡镇配备专职纪检干事,并在各村支委委员中选举党性强、信誉好、有公心的党员担任纪检委员,还按照村民自治监管模式“三会两组”的设置(即:在农村社区选举产生社区管理理事会、公益事业理事会、产业合作理事会、党小组、监事组),聘请“有公心、有热心、有能力、有精力”的“四有”人员担任监事组成员,对村务公开、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项目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搜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协助村党支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监事组的设置,填补了农村基层组织监督的“空白”,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民主意识,也增强了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廉政意识,把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由单位监督、上级监督、部门监督,延伸到社会监督,从而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乡村廉政监督网络,为有效地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和运行协调的长效机制。
二、创新监督运行机制,规范运作程序
为促使“能干事”的干部“不出事”,健全一套事前监督、民主决策的有效机制是必要的。结合我县在部分乡镇试行并推广的村级“五步决策法”和社区“三会两组”、“六道运行程序”模式的情况来看,新的监督运行机制创新了民主监督的方法,增强了农民自我监督的能力,找到了干部主导与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有效“结合点”。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在村级实行“五步决策法”,即: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推行以“两委”提案、征求民意、乡镇审议、“两会”票决和组织实施等五步决策,明确规定九个方面的村务大事,需通过“五步决策法”表决通过后才能实施。
在农村则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群众自愿”的原则划分社区,在农村社区中组建“三会二组”。社区大事在党小组的领导下,按照“三会”议方案——党小组把关——村委会备案——户主会票决——“三会”组织实施——监事组监督等“六道运行程序”运作。整个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社区事务的实施在监事组的全程监督下进行,实施结果必须及时进行公开。形成决策并组织实施后,理事会要向村民报告项目实施情况;监事组要向村民汇报监督情况,共同接受社区村民的监督。
“五步决策法”和“三会两组”、“六道运行程序”模式的推行,特别是社区监事组作用的发挥,从制度上防止了损害农民利益现象的发生,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体现村民自治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加强监督和搞好服务的有效办法。如:我县铅厂镇关刀坪岭下社区在浇筑环组路时,理事会拟定由施工队负责浇筑,社区监事组经过反复核算后提出,路基改造及路面硬化由农户自行组织投工投劳,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6万余元。目前,全县各农村社区公开修路、筑桥、农业管理等事项180余项,全县各新农村示范点共节约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98万余元。从而促使社区事务真正公开化、透明化,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群众十分赞成。
三、创新监督方式,完善基层党员干部评价体系
从强化干部监督着手,实行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在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实行“一述双评”,即:由乡镇主要负责人代表领导班子述职,领导干部个人述职述廉。述职报告结束后,组织民主测评和组织考评,让干部公开亮相、接受组织评价和群众评议。在村两委干部中实行“三诺三述三评”,即:村两委干部向村党支部、村民监会(村民监督理事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年初承诺、年终述职,并接受村党支部、村民监会、村民代表的评议。探索了具有我县特色的村级监督管理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注重监督过程,合理运用述评结果,强化监督效果。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任前、任中、任后的监督,任前进行公示,任中实行“一述双评”或“三诺三述三评”,任后加强离任经济审计,并由乡镇纪委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述职述廉情况、整改情况和测评结果记入其廉政档案,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建立起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纪检、组织、人事牵头,会同财政、民政、农业、林业等涉农部门召开联席会,互通信息,加强沟通与协调,形成监督合力。正确运用监督结果,对勤廉兼优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及时予以表彰,并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促使其及时加以整改。对违纪违法者,坚决予以查处,以惩处结果强化监督效果。今年上半年,通过“一述双评”活动,对一些乡镇领导分别进行了诫勉谈话或职务调整,对个别乡镇党政正职工作落实不力,进行了免职调离处理。从过去“群众看干部脸色行事”,到现在“干部看群众脸色办事”,乡村干部明显感到了压力,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创新机制,靠制度来管人管事,使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广大村民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极大地激发农民自我管理和参与监督的热情,一方面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另一方面又有效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