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领导讲话 > 经济发展 > 正文

在全县农村合作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经济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14

在全县农村合作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专门参加全县农村合作金融工作会议,一是和全县信合战线的同志们见一下面,致以新年的问候;二是我个人参加学习,与大家共同研讨一下信合工作。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全县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安排部署全县农村合作金融各项任务。会上,罗理事长向大会做了理事会工作报告,李主任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在思路和工作重点上体现了把信合工作置于全县工作大局之中、信合事业借助全县发展的东风不断壮大的理念,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坚定做好信合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全县信合系统紧紧围绕“发展绿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和“五县”工作重点,紧扣“服务三农,稳健发展”这一主题,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协作,以干克难,取得了主营业务成效显着,中心工作亮点纷呈,信合形象不断提升的良好业绩,受到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一是业务经营成绩显着。各项存款余额6.9亿多元,较年初净增加1.6亿多元,占计划的163.8%,增长31%;各项贷款余额4.8亿多元,贷款净增加1.2亿多元,增长33.6%;实现利润215万元;完成利税近400万元,占全县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二是服务发展成效明显。根据统计分析,信合系统累计存款占全县金融系统存款总额的42%,累计贷款占全县金融系统贷款总额的97%,当年投放贷款占全县投放总额的87%,充分发挥了促进农村主导产业、农村经济乃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围绕农村产业建设和农民增收,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工作,共建档29920户,评级29920户,占农户总数的75.2%,授信额度近12亿元,大多数农户得到信贷支持;规范“一卡(折)通”管理使用,及时兑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7个“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发放贷款900余万元,帮助壮大基地、发展大户;对城区和集镇4520余户个体私营业主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提供贷款授信1.2亿元,发放贷款6980万元;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为坭坪电站发放社团贷款8500万元,为新春电站发放社团贷款1800万元,帮助解决了发展资金难题。三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健全完善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行《信贷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办法》和“一社一策、分类指导”的基层社管理模式,极大提高了信贷管理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创建“信用模范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评定信用模范户6000户,创建信用镇2个、信用村48个,占行政村的24%,初步建立了农村三级信用框架体系,夯实了依法信贷、诚信信贷的基础;发行“富秦卡”11000张,组织资金5130万元,拓展了业务范围,开辟了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四是中心工作争创一流。推行党委成员包抓基层支部工作联系点和党员“一对一”帮困扶贫制度,实行信息、技术、项目、资金等全方位帮扶;无偿帮扶包抓的铁炉乡光荣村1.5万元资金,挤出经费4000元资助两名贫困大学生等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五是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和干部教育培训,严格绩效考核,深入开展业务技能大比赛、岗位练兵等活动,积极参加全市信合职工运动会和县上首届民歌民舞大赛及廉政建设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凝聚整体合力、提升信合形象。县信合联社机关继续保持了“全国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系统内5个市级文明单位和9个县级文明单位通过复验。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与信合联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密不可分,也凝聚了信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常年辛勤工作在农村合作金融战线上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你们竭尽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世界经济局势存在多变性,全球经济企稳回暖仍有许多不利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金融事业发展。二是信合系统存贷比超标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直接影响信合放贷额度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三是极个别单位和个人的不良贷款难以收回,不同程度地影响基层信用社拓展放贷业务、持续良性发展。四是虽然信合系统不断规范管理,创新好的模式和机制,但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需不断规范完善和创新改革等。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利好因素和难得机遇,为信合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一是中央利好政策多。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还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99号),都为做好农村金融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难得机遇。二是省市县支持力度大。陕西省监察厅和省联社共同下发了《关于清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拖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的通知》(陕监发1号),决定从农信社着手清理党政干部贷款逾期不还行为;11月,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赵正永亲自主持召开了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专题会议,在全省各级政府营造了重视、支持农村信用社工作的良好环境;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清收涉政不良贷款工作的通知》(安政办发6号),对全市协助清收农村信用社涉政不良贷款做了专题安排。县委、县政府对信合事业发展也是高度重视,积极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对涉政贷款清理、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激励机制等问题正在协商之中,为信合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三是信合系统自身优势强。信合系统基层体系健全,服务方式灵活,业务联系广泛,信合人敬业务实奉献,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为信合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信合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全力发挥聪明才智,付出心血汗水,努力开创信合事业的新局面。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再创信合工作新佳绩,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一体两翼”(以城乡一体化为主体,以生态旅游和循环工业为两翼),加快县域经济腾飞的起始年。全县信合工作,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找准位置和着力点,夯实目标和重点措施,努力实现信合事业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共赢。当前,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农村金融改革上取得新进展。一要深入研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信合系统的各个部门、基层社及广大信合系统的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是金融政策和金融改革方面的知识,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以此指导改革各项工作。二要积极开展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的要求,结合移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先行在有条件的乡镇、村组建立村镇合作银行和适宜金融组织,开展5户以上联保贷款和专业合作社贷款的试点,探索信贷扶持、规范管理、新型服务的经验和模式;规范监管农村互助经济组织的资金,满足农民群众发展需求。三要着力巩固和完善现有改革创新成果。要不断健全完善现有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堵塞漏洞,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效益效率更加提升。

(二)要在信合业务经营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大力拓展业务范围。要按照“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要求,积极组织县内资金,争取兄弟县(区)信合资金,全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发展共赢。要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循环工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紧贴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和特色增收项目,扩大贷款抵押范围,开拓服务领域,提高信贷支持力度。要抢抓家电下乡、农机具补贴等政策补贴机遇和农民建(改)房及临时周转需求,搞好消费贷款支持。二要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要在坚持和完善现有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开设“绿色通道”、“文明窗口”,推行亲情服务、全程服务和结对帮扶等方式,扩大“富秦卡”发行量,做好惠农资金一卡(折)通代理发放工作,完善atm机的布点及服务保障,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信贷和消费需求。三要创优信贷环境。要深入推进“信用镇村”和信用户创建工作,提高授信等级和贷款额度;实行“一户一策”,依法治理不守信用的单位和个人,最大限度的清收和盘活不良贷款和资产,着力营造依法创建、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四要提高整体信贷水平。信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尽力挖掘各自优势和人际人脉潜力,广泛组织存款,增加资金总量,超额完成存款任务。信合联社和各基层社,按照信贷资金安全和效益及“过程合规、结果必优”的要求,只要不越存贷比“红线”,只要不违背金融政策和放贷程序,最大限度地发放县内贷款,想方设法组织县外资金,全力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要在服务“三农”上再添新举措。总体来讲,信合系统在服务“三农”上一直发挥了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这里,我重点强调三点。一要全力发挥职能作用。信合系统的各部(室)、基层社和营业网点

在全县农村合作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