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第2页
断:虽然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阶段性的困难,但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已然形成;虽然宏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继续增强,快速攀升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趋利避害、强本固基,顺应调控、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激发潜力,就一定能够把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将县域经济推上跨越式发展的轨道。二、瞄准全省十强,努力争先进位,奋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今后几年是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前不久闭幕的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到,全市gdp要达到3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在皖江地区实现“两个率先”。市委领导明确要求我县,要瞄准先进、争先进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市域经济中实现四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为此,县委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针,以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联动战略,不断扩大投资,调优结构,创新机制,增强后劲,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素质和外向竞争力,全面实现“两年摆脱困境、四年跨越发展”的目标,力争早日进入全省十强行列。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力争到,全县gdp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5亿元和2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到,全县gdp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0亿元和3.5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500元;到,全县gdp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75亿元和7.5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实现在市域经济中四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宏伟的目标令人鼓舞,艰巨的任务催人奋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上下必须紧紧围绕既定的目标,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抓住关键,奋力攻坚。第一,瞄准全省十强,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民营化、外向化进程,让县域实力尽快强起来。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工业化、民营化、外向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加速推进。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推动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工业化是富民强县之本。要强攻项目增后劲。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主攻重点,新上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牵动能力较强的重点项目。全县每年安排30个投入500万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六年内形成150个支撑性工业项目,争取投入达50亿元,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筑牢工业立县基础。要塑造特色上规模。在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行业发展规划,有侧重地布局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巩固壮大黄金、化工、煤炭、建材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机械、电子、纺织、能源等接续产业,快速膨胀上峰水泥、鑫达钛业、紫金矿业、广信化工等企业规模,加快落实大电厂、方圆化纤、有色硫酸等重点项目,不断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要狠抓质量创品牌。将质量兴县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加工制造企业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引导更多的骨干企业走资本经营之路,支撑和培育企业包装上市。要着力引导工业企业争创品牌,培育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名牌。力争到,形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规模企业优势突出、中小企业群星灿烂的工业发展格局,工业经济对县域发展贡献率再增加15个百分点,推动我县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坚持民营富县不动摇,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全力发展民营经济。要鼓励创业。真正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合法渠道离岗创业,鼓励社会各界人士自主创业,引导民营经济进入法无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保证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同一平台、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充分发展,切实形成民营经济铺天盖地之势。要大力扶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促其了解形势,掌握政策,更好地谋划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资本金规模,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建立民间互保组织,提高融资服务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围绕我县主导产业,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兼并、买断、合资等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确保今年基本完成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使民营经济总量迅速扩张。要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产学研结合步伐,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回报率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不断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动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其尽快壮大起来,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坚持开放兴县不动摇,推动招商引资再上台阶。当前,宏观政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招商引资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创新思路,及早谋划,切实提高针对性,增强主动性,注重实效性,努力从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针对审批从紧的问题,要积极争取。应当看到,江浙沪等发达地区是宏观调控重点区域,新上项目审批控制尤其严格,很多资本和项目正在酝酿外迁。要充分利用交通区位的比较优势,发挥经省级审批的工业园区平台优势,加大项目储备、推介和对意向性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做到能够争取到的项目确保落实,符合调控方向的产业加大投入,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加快引进。针对用地控紧的问题,要灵活变通。目前土地审批严格,用地成本增加,江浙等地建设用地更为紧张。与之相比,我县土地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特别是金桥和金城工业园仍有7000多亩已批未用的建设用地,可以说投资余地较大。当前,一方面,要采取积极灵活的政策,合理设置“绿色门槛”和“资金门槛”,通过临时用地、租赁、直接补偿等方式,重点引进大投入、高效益、低污染的优质项目,切实用足用好存量土地,努力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33家规模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促其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再生产,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针对银根收紧的问题,要多方协调。在7月中旬举办的全省银企合作项目衔接会上,我县上峰水泥项目与省农行协议贷款4亿元,井湖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与省工行协议贷款1.3亿元。这充分说明,虽然国家金融政策趋紧,但是规模较大、效益突出、前景看好的企业,融资空间依然很大。从全县范围看,金融系统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6亿元,存贷率为49%,低于全省县级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我们应该积极协调银企关系,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信贷结构,使金融资金更多的投放到优质项目和优良企业中。针对能源趋紧的问题,要挖掘潜力。目前全国煤电能源短缺,供求矛盾突出。一定要抓住国家加快能源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县煤炭资源优势,通过资源竞拍等方式,大力引进一批资金和项目,加快全县煤矿技改扩建,提高生产能力,真正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同时,要积极扶持大电厂项目,全力为其提供服务,促其尽快开工建设,早日产出效益,使煤电能源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二,瞄准全省十强,实现跨越发展,必须积极化解园区、城镇、环境的瓶颈制约,让经济发展迅速快起来。近年来,我县始终致力于园区建设,做大城镇规模,优化投资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先进县市相比,与跨越式发展要求相比,园区承载力、城镇带动力、环境吸引力仍然不够强,是多年来制约全县发展的三大瓶颈。唯有着力构筑园区、城镇、环境的新平台,才能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举全县之力,切实解决园区建设不够快的问题。就园区自身而言,要拓宽思路、加快发展。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坚定不移地走边开发、边招商的路子。要以自立更生为主,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积极筹措园区建设资金;要以吸引外资为主,加大外宣推介力度,重点引进开发型企业,参与园区的开发建设;要以整合资源为主,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减少和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园区建设的档次和水平。同时,要加快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步伐,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就各级各部门而言,要各施所长、全力支持。一是领导精力要倾斜。县几大班子领导以及乡镇和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把支持、参与工业园区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始终倾注足够的精力,积极主动地为园区建设出谋划策、协调问题。二是部门服务要倾斜。计划、交通、供电、国土、建设、电信等部门,要认真分析、积极争取本部门的政策机遇,把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的政策性项目盘子,利用政策资金推进园区建设。尤其要解放思想,创优服务,真正把工业园区作为县域发展的“特区”,为其开辟方便、快捷、高效、灵活的“绿色通道”。三是项目落户要倾斜。认真落实园区建设的政策规定,充分运用财税利益导向,引导各乡镇、各部门向工业园区引进项目。要把各单位落户园区项目情况作为招商引资考核的重要内容,设立奖励分值,鼓励向园区集聚项目,促使园区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合上下之智,切实解决城镇带动力不够强的问题。加快城镇建设,活跃城镇经济,群众是主体,乡镇是关键。必须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要做大城镇规模。针对乡镇区划调整后的新变化,重新估价和定位小城镇的发展潜力和方向,从更高的标准上进一步制定和修订城镇规划,做到高标准规划、分阶段实施、大力度推进。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尽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土地开发有序化的新机制,努力运用市场的力量推动城镇壮大规模。要完善城镇功能。以强化集聚功能和载体功能为重点,加快户籍制度和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消除城镇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集聚城镇人气;以构建专业市场群体、搞活商贸流通为目标,扎实推进各类市场建设,重点抓好农资商贸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适度集中、方便快捷、繁荣有序的城镇商贸新格局。要发展城镇经济。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小区建设结合起来,合理调配用地指标,留足用好工业用地,促进适合小城镇发展的各类工业企业相对集中,释放集聚效应。针对乡镇扩大、人流物流增多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