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表现自己
目标:
在话题作文审题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由概念或命题构成,包含多个层面。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就要从分析话题的意义层面入手,分析话题之下还有多少子话题。
例如;请以“表现自己”为话题,构思一篇作文
1.意义层面;就是不隐藏自己。
2.下一层面:
①表现自己,于是会知道自己的缺点
②表现自己,是走向成功的台阶
③表现自己,展现生命的高度
④表现自己,是相信自己的表现
⑤表现自己,不同于炫耀
⑥表现自己,才能体会生命的真味
⑦我们不单要敢于表现自己,还要善于表现自己
这些现象,或统一到对生活的正确态度上,或统一到对国家民族振兴的责任上,这样不但打开了思路,而且作文有了一定的高度。
分析话题所涉及到的内容,运用得是相似联想。如此一来,打开了思路。
二.回归课本,利用课本资源;拓展阅读,搜索阅读信息。
① 毛遂自荐,终能把剑于堂,救主于危难,其才实可鉴。而卢尊沙者夸口于楚王,割鼻于殿下,实为宜也。
② 记得有人告诉苏格拉底,他的儿子太爱表现,他却满意地笑了:“是吗?他还知道这样发现自己吗?”
三.面向生活,搜索实事材料
四.完善形式,选择恰当的文体
例文1
要敢于表现自己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绅有两个女儿长得很美,凡是到他家的客人都对他的女儿赞不绝口,而他却总是“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她们都是丑八怪。”时间久了,他的话被传了出来,于是一直到女儿老了也没有媒人登他家的门。
这个乡绅因为“谦虚”而说出的话却被当成了真,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故事虽然有些夸张,说明的道理却很值得深思。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谦虚的美德,然而,曾几何时,“谦虚”这两个字被曲解了,仿佛只有否认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才算谦虚。实际上,承认自己的才能,甚至当众表现,都不能算是不谦虚,因为表现才能的目的在于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他并向他请教时,虽“未出茅庐”,却敢“定三分天下”。而后随刘备南征北战,终于成为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假若他当时为了表示“谦虚”,用“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不能担当重任”等词语来推托的话,也许刘备早被灭掉了。
所以,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别人充分了解你的才智,才能得到施展你才智的机会。
伯乐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伯乐的重要性。而韩愈在《马说》中则进一步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方面人们苦于找不到良马,另一方面真正的良马又被埋没。既然世上“伯乐”如此稀少,“千里马”为何不“毛遂自荐”?
有些人总是说什么“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试问:从“不露相”的“真人”要他何用?难道说从不发表自己见解的人才算“真人”?难道说永远搞不出科研成果的科学家才算“真人”?若是这样,科学家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倒不如换上一些只知道服从命令、墨守成规的机器人。
有些人看到别人——特别是年轻人做出成绩,总爱泼上一盆带着“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等字眼的冷水。其实,们在讽刺别人“不谦虚”的同时,正充分暴露了自己摆老资格、居功自傲的骄傲本质。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敢于表现自己的精神尤为重要。新一代年轻有为的人们,千万不要因犹豫而失去良机,以致遗恨终身。只要你有能力,不要理会别人说什么。你应当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负,立志为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