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写作常见失误举隅和对策
话题式作文自1999年首次引入高考语文试卷后,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开放性特征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这种新型作文模式也赢得了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好评。话题式作文较传统命题作文、供材料作文而言,限制性少了,审题难度降低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大了。可以说,话题式作文是命题作文和供材料作文相结合的产物。
话题式作文命题的基本特征是其开放性,即文体开放、立意自主、选材自由,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擅长、爱好、个性特征来独抒性灵。这种命题方式为学生展示写作个性、发挥创造性提供了一个舞台。于是学生极尽写作创新之能事,寓言、童话、戏剧、小小说等形式争奇斗艳;记叙说理平分秋色;高分作文、美文佳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也正是话题作文给学生太多自由了,学生疏于审题,淡化文体意识,误入了写作禁区。综合起来,话题作文写作常见的误区有:
第一,审题的失误
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审题又是写作成功的关键。审题准确与否决定文章之成败。常见的审题失误有:(一)淡化话题的审题。认为话题限制条件少了,只要遵循“与话题有关”的原则即可,这实质上是割裂了材料和要求的关系,结果要求不明,写作重心不定,甚至文不对题。(二)对话题概念或关键词咬文嚼字,从而忽视话题概念的多义性,混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死扣字眼,束缚了写作的思维,学生放不开手脚,无法创新。(三)话题内涵扩大化。“话题”一般是一个词语或短语,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在审题时要对话题进行解剖分解,要挖掘出概念包括哪些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掌握的熟悉程度来选题,选择突破口。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学生草草浏览一下题目,不审题也不拟题,而是先斩后奏,当文章完成后,再回过头来随意地贴上一个“标签式”题目,有时就以原题中的话题作为题目。这样偏题、跑题、文不对题就很正常了。
话题作文,不管哪种命题形式,我们必须明确:降低审题难度并不等于降低审题要求;围绕话题写作,并不等于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因此,正确、准确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第二,文体选择单一、保守
话题作文题目中有明确提示:“除诗歌外(有时没有限制),文体不限”,“你可以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角度”、“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写作提示中的“三自”原则,为学生自由发挥、创新提供了可能性。但也还有一部分写作水平平庸的学生在选择文体、在构思时拘于保守。为了保险起见,他们选择了比较熟悉的叙事文体。于是编撰的如寓言故事、科幻故事、浪漫传奇故事比比皆是。就质量而言,也各有秋千。叙事文体虽是最易写作表达的,在扣题、构思上却要求甚严,没有创新、没有文采,就会落入俗套。以情节取胜的文章难登大雅之堂,亦难得高分。
诚然,文体选择的单一、保守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时不能发散思维,他们总是循规蹈矩的,如写记叙文总是“起因——发展——经过——结果”一线铺开;编撰故事总是“引用材料——杜撰故事——抒情、评论扣题”三段论;写议论文就是“摆观点——讲道理——摆事实——总结(发号召、提口号)”。在材料的选择上总是那“三板斧”:叙事类大有杜撰、改编、克隆之嫌,议论文主体一味罗列古今中外名人伟人奇闻轶事,很少有个人声影。只见现象不见对本质的挖掘。这类作文真叫阅卷老师爱也不能、恨也不能。
第三,对题目中的原材料处理失误
每则话题,命题者都相应地提供了一段背景材料。如何处理这则材料,应根据写作需要来确定。写作中常见的失误有:(一)把这则材料直接引述作为文章的开头或文中的一个典型材料。其中前者行为较多。这实际上混淆了话题作文和材料式作文的区别,背离了高考作文写作创新能力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二)以话题为故事原型,变换其中人称、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改写或仿写。(三)对话题材料进行续写,扩充其内容。有的材料在列举种种现象后,就省略了。在写作中,一部分学生对省略的部分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有时针对原材料的几句话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另外,还有抛开材料及要求另起炉灶写作的情况。
对于话题中的材料,现在普遍的看法是,材料只是话题前前产生的基础,是学生展开联想、想像的起点,是学生打开思维的一扇窗。材料的意蕴可以在材料中得到印证,是文章整合思维的落脚点。
第四,材料组织的失误
在话题作文写作中,学生旁征博引,拥有丰富而详尽的材料,如何精心组织材料是写作中应该慎之又慎思考的问题。作文允许学生创新,现在许多学生都喜欢散文笔法:或一句一段、一事一段;或采用戏剧“幕场式”构思;或采用“题记+小标题”等形式。这种“排列组合式”的构思有新颖亦有不足:堆砌材料,材料组织无序、排列无章,主次详略、正反角度安排不当等。表象掩盖了事物的本质。只求篇幅、字数不求文章逻辑思维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对众多材料要精心筛选,巧妙构思,以防节外生枝,出现多中心的问题。
第五,立意上的失误
话题作文要求中的“只要与话题有关”的提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写作原则,悖逆作文价值导向。立意上的失误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是看问题太绝对、太片面,失之公正;二是思想消极、言语偏激;三是中心过于含蓄晦涩或立场态度爱昧。
话题作文有“概念型”的、有“思辩型、关系型”的。前者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学生立意时易把握概念的外延,而对其内涵很难把握尺度,找不到立意的最佳角度,往往流于肤浅。后者虽有很大的开放性,但开放中有隐含的限制,若挖掘不深,就会失之偏颇。如高考作文题“情感亲疏与对事物感知”的话题,有很强的辩证色彩。从“亲疏”和“认识的深浅”可以派生出六种关系,有的正确,有的片面,有的深刻,有的浅显。因此在审题立意时要辩证地去认识问题,否则就会顾此失彼,走上一个极端。如以“减负与增效”为话题进行作文,如果不确定写作立意的重心,学生极易从反面对当前学校教育、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挞伐,在文中渲泄自己的满腹牢骚,这就容易造成思想上的硬伤。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应该慎重对待,要根据题目要求及自己对材料的熟悉程度来选择角度,力求观点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