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社区创市级文明工作汇报材料
文庙坪社区地处学院街办事处西南角,面积0.1平方公里,居民1557户,4141人,是典型的老城棚户区。近年来市、区政府在我社区进行街巷提质、历史街巷改造、标准化社区建设,先后提质社区8条主次干道,完成了文庙坪和古潭街两条历史街巷改造和长效管理,并率先打造了古色古韵的标准化示范社区,使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社区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社区班子上下一心,致力于社区建设与发展,近两年来,先后荣获湖南省最充分就业社区、“全国科普活动日”活动全省先进集体、市先进市民学校、市科普文明社区、市残疾人工作优秀示范社区、市残疾人工作社区,现就今年文明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理清思路,狠抓落实,致力打造文明创建特色阵地。
按照市、区政府对文明创建工作的要求,结合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城棚户区的实际情况,社区把创建市级文明社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在这四个方面致力打造文明创建特色阵地。
、开设市民教育新基地“国学讲坛”,大力推进社区文明进程。
我社区是典型的老棚户区,人口密集,居民住户大多为普通市民,素质也参差不齐。近年来通过政府的大力投入,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社区整体环境是旧貌换新颜。为了使社区居民能适应这一崭新环境,提升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和综合素养,社区利用文庙牌坊天然优势开展了特色市民教育——“国学讲坛”。国学讲坛开设的目的既与文庙坪社区古香古色的整体形象相契合,又开创了以“国学”为主体的市民教育的新天地。这里是一座敬奉孔子的文庙,假若此时夫子有灵,当庆幸古老学府终不寂寞,在一个保存完整的千年牌坊下面给居民授课,这在全国也应该是首创,社区居民反响较好,自发参加活动的居民也是越来越多。国学讲坛开讲以来,收效甚为明显。一年来,共开讲8次,参与国学讲坛的居民群众达800人次,并多次在《湖南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长沙新闻频道等省、市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许多居民看见报纸上报道国学讲坛时就会自豪的说“那是我们社区的”,国学讲坛的知晓率和居民素质一样,都在逐渐提高。住在牌坊广场旁的杨玲云,四十多岁,人称“杨短路”,开一个小粉馆。以前只要社区搞大型活动,她就说怪话,说活动都是做给领导看的,形式主义,恨不得活动搞不下去她就开心。国学讲坛开讲之初,她偶尔也会参与,有时还会讲些怪话,随着国学讲坛开讲的次数越多,她参与的次数也越多,而且每次都会饶有兴致听完,现在有时看到其他社区的居民来听讲,她还会炫耀的说“这样的活动我们社区经常都会开展”。在8月底进行的国学讲坛之中国军事发展史的讲座中,听讲的人越来越多,社区准备的椅子不够,她还把粉馆的椅子搬出来给大家坐。
“国学讲坛”作为全区乃至全市的首创也将一直办下去,将来开设的内容涵盖面将更广,时间间隔将越短,成为社区居民接受市民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成立牌坊管理办公室,居民维护成自觉。
社区牌坊广场建成以后,一直没有专人管理,社区平常只是进行了日常管理和维护。为维护牌坊周围的亮化设施和休闲设施,社区于底成立专门的牌坊管理办公室,请专人进行管理。管理办公室成立后,广场卫生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打扫和维护,渐渐的,住在牌坊周围的居民朋友受其影响,也慢慢开始自觉维护牌坊广场,保持广场环境清洁。
、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创新多种教育载体。
近一年多,社区通过开展志愿者述职、义务督护、爱心助学、结对帮扶等活动,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者活动扩大在居民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影响和带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送温暖,献爱心,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使创建工作全面铺开,社区党员就成了创建的宣传使者。针对社区党员结构的特点,社区支部成立了一支“创建文明社区老年志愿者宣传队”,每位宣传志愿者每天都在辖区内进行文明创建宣传,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来影响沿街居民,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二是为了将创建工作的意义、要求、措施宣传到户、落实到人,社区以“争当创建工作的参与者、宣传者”为主题,向广大群众宣传相关创建知识,公开招募文明创建宣传自愿者,共在辖区共招募自愿者500余人。三是成立了一支10人组成的文明督导队,每天在辖区内进行文明宣传、违章纠章等活动。
、通过开展社区残疾人、中小学生活动,带动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
创建文明社区的奋斗目标是大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社区根据这一奋斗目标,结合社区着力打造“扶残助残温馨社区”特色工作。残疾人本来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我社区90名残疾人中大部分又是特困户家庭,都是靠城市最低生活标准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难。社区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使联创共建支部区委办、档案局联合支部的党员干部和社区残疾人结成了“一帮一”的帮扶对象,让陈建平、汪必爱等10多位残疾人得到了现金、实物及精神上的帮助,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区通过“爱耳日”活动、“学雷锋”活动、“慈善周周情”、争取大病医疗救助、全国助残日等,社区都会组织一些论谈活动,并对所有名残疾人进行慰问,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同时社区也不忘通过开展青少年暑假听证会、联系长沙民政学院学生爱心助学、文庙坪小学学生到广播站播音等多种形式让社区的中小学生也参与到社区文明创建中来。通过残疾人和中小学生这两类群众来感召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其中。
二、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为确保创建市级文明社区工作扎实推进,街道工委非常重视,在工委会上专题研究我社区的创建工作,并明确要求我社区今年要把市级文明社区争创成功。首先社区在3月初先后多次召开了社区协商议事会、支部全体党员大会和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及居民代表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宣传和部署,使社区文明创建工作逐步推开。第二为了切实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充分调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上下联动、全面参与的创建局面,采取了多种创新手段。一是在一些常用的宣传手段上采取了创新,通过充分发挥广播站的作用进行了宣传发动。防范的预警,温馨的提醒,通过电波适时送进千家万户。广播站定时播出,社区工作人员轮流上阵,担当“电台主播”。广播站每周一三五下午准时开播,每天除播放时事政治、社区动态、广播歌曲外,还有自办节目,播出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科学文化知识,社区好人好事和就业信息等。今年以来,社区更是利用广播站作为文明创建的基地,每周点评社区内发生的小事作为“文明点评台”。好的行为大肆宣传,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小小广播站也成为了我社区文明创建的阵地之一。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阵地建设投入,在去年新建不锈钢宣传橱窗、宣传长廊、名言古训的基础上,今年又在每栋楼道制作了楼道宣传文化墙(共80块)。并通过文化墙上的党员带头、文明点评、文明提醒等内容,让居民群众通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来耳濡目染、互相促进,达到提高居民素质的效果。社区通过形势多样的宣传手段,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区上下树立了“创建活动人人有责”的观念,切实形成了创建工作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共识。
三、软硬并举,协调发展,塑造文明社区良好形象。
(一)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硬实力”。
1、改善设施建设,营造好的居住环境。从街巷提质到历史街巷的改造再到标准化社区建设,先后提质社区8条主次干道,完成了文庙坪和古潭街两条历史街巷改造和长效管理,并率先打造了古色古韵的标准化示范社区,使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居民出门有好路走,再也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绿色也不再是几棵老泡桐树,辖区内花草树木随处可见,到处生机盎然;社区先后修建了五处1000多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场所,添置了2万多元的室外健身器材,羽毛球场、室外健身场、鹅卵石路为居民晨练和茶余饭后提供了极好的休闲场所。在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后,社区加强了管理和维护,建立了全候清扫保洁制度,基本杜绝乱堆、乱放、暴露垃圾等现象,给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在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社区又完善了“六室三站一场一校一市和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功能建设,为居民群众来社区办事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的氛围。http://nayishi.com
2、健全综治网络,营造安定和谐环境。我们以做好防范、削除隐患、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居住环境为宗旨,通过建立健全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加强巡防队伍建设,落实群众群治制度,形成良好的治安秩序。社区现有专业巡防队员3人,在民警带领下,担负着治安巡逻、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的重任。当夜幕将临,驻足社区,就可以听到“居民群众,请注意防火防盗……”的声音从社区广播站传出,那是社区的巡防员为居民作保平安的温馨提醒。作为一个老城棚户社区,现有房屋大多是老式建筑,连住宅楼都是80年代未期的建筑。为了确保“三防”设施到位,社区每栋楼都安排了看门守栋人员,同时利用今年的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之机,通过代表们的捐建,完成了所有楼道消防器材的配备,共配备灭火器150个。依法治理的法律环境在社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可以使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知识不断丰富,运用法律的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普法教育,争取达到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法律明白人;同时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国学讲坛”这一市民教育平台,开展的法律活动有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针对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开展以“女性维权知识”为主题的讲座;社区还请到了天心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周浩律师,为残疾人朋友开展一堂以“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法律维权讲座等,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好评。通过管区户籍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社区现在的治安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提升服务意识,做群众贴心人。我们立足以人为本,本着“服务社区、方便居民”的宗旨,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社保工作针对企业改制、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的现象,我们常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