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移民新村建设情况典型材料
和谐建设在基层典型材料
和谐移民新农村
——乡村屯建设情况汇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一项有效举措。自县委、县人民政府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以来,村屯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的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建设和谐新实施方案,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充分调动移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建设和谐移民新农村的喜人成绩。现将村屯开展和谐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屯是龙滩库区移民村屯,位于乡北部的那掌坡移民安置点,距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约8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330户1560人,林地面积48000亩,生产用地6300亩。目前,屯村级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完善,群众生活环境优美;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医疗卫生设施完善;村级管理科学、民主,制度健全;产业经济发展势头喜人,移民群众思想稳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均收入达350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屯龙滩库区是移民村屯,各种基础设施极不健全,脏、乱、差现象十分普遍,各种建筑垃圾、柴草乱堆乱放,屯内道路凹凸不平,群众行走极为不变,尤其是下雨天,泥水成塘,更是不便,移民群众生存、居住环境十分恶劣。为改变这一现象,还移民群众一个和谐、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决定结合“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将屯建成和谐移民新村,完善村级各种基础设施,于是引导移民群众争取上级拨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先后完成了屯内街道的硬化,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并在街道两边和屯内周边种上了花草、树木,还安装了路灯;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学校、村部办公楼、村级活动场所、码头及连接道路的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定期组织群众对街道进行打扫。现今的屯基础设施完善、街道整洁优美,移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
(二)丰富群众的文体活动,完善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1、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村级文化事业。由于移民群众的农田已全部被淹没,闲置下来的移民群众因无事可做,就成天围在桌旁进行赌博。为此,乡府和村部多次组织乡派出所进行打击,但收效甚微。为彻底改变这一陋习,丰富移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决定购置各种文体器材,组织群众唱歌跳舞,还成立了业余彩调剧团,每逢节日还邀请其他乡镇及贵州等地的业余剧团为移民群众免费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移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同时还建成了一个篮球场和戏台,从而使移民群众从“赌台走向舞台”的一个质的转变。业余彩调剧团在至两次到县参加壮剧艺术节演出,均获奖。如今的社会治安主良好,且每到晚上全屯都是歌舞成群,一派祥和景象。
2、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改善移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为了改善移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方便群众看病,建成了一个40平方米的卫生室,还聘请了村医,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同时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解决了移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轻了移民群众的负担。二是建成了一个约32平方米的村级计生服务室,并添置了相应的计生设备,为移民群众普及优生优育等科学知识。
(三)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实行科学管理、民主决策。村“两委”班子组织村民制定和完善了《村村民公约》,所有事项均实行“四议两公开”(即:所有村级重大事项由支部委员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对此,村里设立了两个公开栏。为方便群众办事,村“两委”班子每天轮流值班,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各村民小组还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理财小组,负责管理小组的集体资金和组织小组村民商议各种重大事项、协调小组村民之间的各种纠纷。
(四)大力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提高移民群众经济收入,稳定移民思想。由于移民群众的全部农田和部分旱地均已被淹没,移民群众的收入减少,移民群众的思想极不稳定,对此,村“两委”决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提高移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1、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村里根据屯林地资源丰富的特点,经村民会议商议决定发展桉树种植。一是群众集资种植桉树,实行股份制,收入按股分成;二是与华庆集团合作,由华庆集团出资,群众用土地入股造林。通过这两种形式,目前屯群众共种植桉树2亩。
2、发展甘蔗产业。为充分利用库区淹没后余下的旱地,同时利用库区雨水充足的优势,引导和发动群众种植甘蔗,共种植甘蔗500亩。
3、发展养殖业。一是利用林地发展林下养鸡;二是利用库区水资源,养殖清水鸭。屯共出栏林下养鸡25000羽、清水鸭30000羽。
4、栏河养鱼。充分利用库区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组织移民群众发展栏河养鱼和网箱养鱼,年产鱼8万吨。
通过发展以上产业,移民群众的收入从移民搬迁时的年人均收入不足元提高到3500元,移民群众的思想得到了稳定。
三、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和村民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员同志、村民代表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建设和谐移民新村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充分调动移民群众“团结协作、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移民精神,确保建设和谐移民新村稳步推进,促进移民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移民新村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和谐移民新村建设中,提高移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完善村屯基础建设,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和谐移民新村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建设和谐移民新村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一年半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群众对和谐移民新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二是移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低,缺少各种技术人才,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科技含量低,没有成立相应的专业合作社。三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资金短缺,制约了移民群众的产业发展和建设和谐新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
1、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增强党员群众对建设和谐移民村的认识,把建设和谐新村与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2、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和谐移民新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3、做大做强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林业产业,重点发展细叶龙竹种植和林下养殖,力争内完成5000亩的细叶龙竹种植和,林下养鸡、养鸭比翻一番;继续发展甘蔗种植业,力争甘蔗种植达到亩,群众人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
4、进一步完善村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繁荣村屯文化体育活动,加强移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移民的精神文化。
5、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村屯治安良好,村落环境整洁,村风民风文明,农村文化先进”,的内容和标准,加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建立健全各项村民制度,确保移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建设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共乡委员会
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