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汇报材料 > 正文

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7/3/17

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汇报材料


主任、副主任: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就我县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基本情况
(一)当前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末,登记注册的工业单位达3175家,其中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有687家,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5.44亿元(其中县内工业增加值69.5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47.92亿元,规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378.93亿元,县内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60家,新型工业化评价得分排在全市第六位。今年1-6月,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1.83亿元,全县6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3.89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县内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65.85亿元,同比增长40.3%。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县基本形成了以电力热力(24%)、机械(15%)、纺织(9%)、电子(8%)、造纸及纸制品(8%)、农副产品加工(5%)、服装(5%)、化纤(4%)、塑料制品(4%)、建材(4%)十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产业结构。今年1-6月,纳入统计范围的县内工业29个行业,除了医药制造业(0.58亿元,-24.5%)、电力热力(45.48亿元,-2.1%)两个行业出现下降外,其他27个行业产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十大主要行业中,仅电力热力行业负增长以及塑料制品(5.82亿元、4%)个位数增长外,其他8个行业:农副产品加工(9.86亿元、52.5%)、电子(18.15亿元、49.7%)、造纸及纸制品(19.04亿元、43.7%)、化纤(7.54亿元、36.1%)、机械(32.83亿元、34.8%)、服装(7.9亿元、30.3%)、纺织(16.31亿元、23.6%)、建材(6.27亿元、12%)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二)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
当前,我县的工业经济正在加快恢复,上半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然是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而且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推进转型升级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自去年以来县政府就如何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多次研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
底,县委出台《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贯彻实施该意见,去年以来,尤其今年,县委县政府多次通过组织开展转型升级专题调研,拟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和配套扶持政策,并广泛征求部门和企业意见,修改完善;而且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更是多次就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政策意见听取了专题汇报,并做出了指示。我县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是:突出实施“415”工程,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即:提升发展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紧固件、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食品药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五大新支柱产业(临港工业、核电关联产业、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业、电子电器业)。
2、强化转型升级平台建设。
(1)硬平台承载水平逐步提高。通过加大对园区平台建设资金支持,积极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功能配套和征拆迁工作,强化工业园区平台建设。今年1-6月,全县各类园区平台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22亿元,同比增长19.3%,完成年计划的47.8%,其中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36亿元,同比下降18.7%,镇级平台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86亿,同比增长164.2%,完成年计划57.2%。8个镇工业园区完成拆迁农房364户,完成年计划43.9%,完成预征土地面积2033亩,完成年计划的112.9%;积极引导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编制;引导各镇抢抓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契机继续推进全县镇级园区的新一轮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加大标准厂房建设,今年开始启动了第二轮标准厂房建设,1-6月,新增标准厂房竣工面积5.43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54.3%,新增标准厂房租赁面积4.66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77.6%。基本形成了由海盐经济开发区、各镇工业功能区和海盐科技创新园构成的平台体系,而且全县平台承接大项目的能力有较大提升,为下一步经济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平台保障。
(2)软环境建设水平提高较快。积极做好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做好21家高耗能企业有序用电工作,完成全县“镇镇电气化、村村电气化”的建设目标,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电力环境;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去年成立浙江省紧固件行业协会。加强银企联动,创新金融新产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支持担保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扩大县外银行对我县项目的融资规模,引进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预警救助机制,打造绿色金融生态环境。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好企业分层分类指导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清理各类涉企税费规费,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开展送政策、建立网上部门企业互动平台等工作,政府服务企业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同时对标准紧固件产业注重依托国家标准件检测中心的技术力量,提升对标准紧固件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开业,全县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都有较大提高。
3、加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我县对传统产业加大改造提升力度,尤其是加大对机械、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食品药品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发展。积极制定实施产业转型行动计划,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和产业引导力度,强化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拟定了县紧固件产业振兴规划,着力把铁路、风电、核电、石化、汽配、航空等六大高强度紧固件作为培育发展方向。拟定造纸及纸制品调整产品结构、企业资产重组的方案,做强海盐造纸业。提出差异化、品牌化的纺织服装业提升改造目标,巩固传统产业。提出突出发展食品深加工、加大医药企业科研开发,增强食品医药竞争力。初步形成了以中达集团、兄弟标准件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一批机械制造业企业,以金达创业、三马服装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纺织服装企业,以吉安造纸、大洋纸业等为代表的一批造纸及纸制品企业,以青莲食品、泰利森药业等为代表的一批食品药品企业。
(2)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开展并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自开始每年认定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成长型微小企业培育名单,加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在亿元企业和成长型培育企业中,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使其成为引领我县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骨干企业。并对列入龙头骨干企业将给予重点支持,建立长效服务机制,配合企业解决战略规划编制和重大决策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加快做强做大。目前,正积极组织发动龙头骨干企业编制企业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
(3)推进兼并重组提升。鼓励县重点骨干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承担债务、购买吸收股份等控股方式对县内中小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优化配置区域产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升竞争力。去年我县有2起企业兼并重组,浙江东源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和海盐电力仪表厂,通过资产重组保持了企业发展稳定。
4、突出转型升级增量引进。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必须把重点放在增量引进上,为此,我县把生产性服务业和临港产业、核电关联产业、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业、电子电器业五大新支柱产业作为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的重点,认真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盯住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开展蹲点招商、敲门招商和以商引商等,特别是在央企国资的引进上有了进展,有力地提高了招商引资水平。今年1-6月,引进县外内资15.42亿元,同比增长41.9%,完成年计划59.3%,新增注册资金8.39亿元,同比增长118.3%,完成年计划76.2%;合同利用外资1.07亿美元,同比增长8.4%,完成年计划50.8%;实际利用外资5050万美元,同比增长21.6%,完成年计划45.9%。
(1)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变化、外海和内河码头的加快建设、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以港口物流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一是港口和海河联运加快建设。已建成钱塘物流5000吨级和林龙港口3000吨级散杂货泊位各一座。在建大桥新区c区1?|、2?|两个万吨级多用途码头,计划投入使用;3?|、4?|两个万吨级码头已完成省发改委项目联系单和海事局通航安全评价批复。改造建设了城北中转港区和祥龙、华辰、浦发等物流码头,内河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基本完成嘉于硖航道改造工程,启动何家桥“四自”航道改造工程,杭平申海塘支线工程计划今年底启动建设。二是港口物流业加快发展。至底,我县已建成的外海码头有6个,内河泊位248个,全县港口吞吐量1574万吨,外海接卸量115万吨。目前,全县已有1家海运企业,1家内河水运企业,3家货代、船代企业和近700家内河个体船舶经营户。华辰物流等10余家从事仓储、装卸、港口物流的企业,带动了城市仓储、陆上运输、建筑房地产、船舶汽车维修等行业的发展。三是规模物流企业加快培育引进。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大型物流企业来我县开拓业务,加快我县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现有物流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迅速做优、做大、做强。同时,临港仓储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瑞华物流、吉安物流、明港物流等一批物流项目相继落户大桥新区,秦山镇依托何家桥航道规划建设的1.5平方公里物流园区即将开工建设。现有的港口优势以及不断增多的物流企业、县开发区码头建设和正在快速建设的海河联运等,使我县的港口物流产业链渐趋完善。
(2)着力培育发展新支柱产业。
一是积极推进临港产业发展。到底,全县拥有临港型工业企业30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5.13亿元,创利税7.78亿元,比分别增长27.9%、67.1%和98%,临港工业占县内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1.7%、36.9%和40.6%。临港产业发展主阵地大桥新区,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打造“一区四园”,建设以吉安为龙头的包装造纸印刷产业园、以亚威朗光电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以核电关联为特色的机械设备制造产业园、以围涂区为主要平台的港口仓储物流产业园。截止目前,一批依托港口共生的大进大出的临港产业已经落户大桥新区,前后引进了大连实德、吉安纸容器、克劳斯?玛菲、博得凯以及亚威朗光电、五洲阀门等内外资项目97个。同时,进一步整合提升各镇工业园区,提升我县临港工业承载能力,美克斯机械、科轻起重、博凡动力等一批临港型重装备制造企业的成功引进,提升了我县镇级工业产业层次,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大力引进培育核电关联产业。12月,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发展核电关联产业的重要决策部署,随后相继成立了“县核电关联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核电关联产业招商工作领导小组”、“海盐中国核电城建设领导小组”,将培育和发展核电关联产业、加强核电关联产业招商列为工作重点,推进发展核电关联产业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加强组织县内企业与核电对接,切实加强与有关供货资格证书颁发单位的联系、沟通,对县内有关企业积极开展培训,加快县内企业接轨核电领域的步伐。在秦山镇和开发区分别规划了核电关联产业园区;建立了招商网络,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跑项目,到核电关联的大型国有企业争取项目,邀请其来盐考察投资;编制中国核电城空间发展规划。到目前,海盐已有秦山核电有限公司等5家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等6家核电建设企业、中核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等5家核电设计研究单位、浙江中达特钢公司等18家核电关联产业公司入驻,具备了发展全国核电产业基地的核电企业群体优势。
三是着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业。依据太阳能及刚起步的led产业,突出定位于高科技、高品质、低成本发光外延片、芯片和ld激光芯片的规模化生产和新产品开发,努力推动产业链和技术向高端发展,着力培育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作为浙江省迄今为止最大的led外延片生产项目----亚威朗光电(中国)项目落户大桥新区“杭州湾led产业园”,注册资本2.5亿元,总投资6亿元,今年7月28日亚威朗光电(中国)有限公司led外延片生产一期项目的4条led芯片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计划通过三至五年努力着力把杭州湾led产业园,打造成由国家科技部发文批准的、继扬州和石家庄等七大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后的第八大基地。同时,我县成立了县太阳能行业联合工作小组,推进我县太阳能产品发展。
四是着力培育电子电器业发展。坚持以电能测量仪器仪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等为发展重点,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过渡。推动企业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创园孵化培育的基础上,打造海盐科技创新园,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以变频器和集成吊顶家电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1-6月,全县电子行业投资项目有52个,当年完成投资4.02亿元,占全县工业投资的11.7%。初步形成了以海利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友邦集成吊顶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浙江省智能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
5、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推进企业创业创新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力度,并努力加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近年来,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去年更是完成了亿元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全覆盖。启动“浙江省海盐标准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中国网娃海利文化广场项目开工建设,浙江友邦集成吊顶创意产业园项目预计年底开工建设,海盐科技创业大厦建设项目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积极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开发新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或专有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继续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开展成长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举办技术中心、融资、钢材期货、现代企业管理等专题培训,引导企业练好内功,强化现代企业制度意识,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突出“精细化管理”,加快培育一大批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家。
6、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1)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召开年度节能减排暨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动员会议,签订年度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书;对重点用煤企业下达了年度用煤限额,指导企业对照行业标准实行科学管理,确保对重点耗能单位实行定额管理百分百到位。今年1-6月,县内规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3%,超过年度目标7.3个百分点。
(2)强化节能工程措施。一是加快推进区域集中供热。到6月底,恒洋热电供热管网分东、西、南三条管线和西塘桥专线,计划总投资约1.7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入网企业达到90家;吉安热电供热管网累计已竣工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250万元。二是推进节能技改投入。组织实施了十大节能降耗重点项目,今年计划实施18个五大类节能降耗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7.51亿元,预计年节能量可达8.05万吨标煤,截止6月底,13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57亿元,其中6个项目已完成建设,完工项目年节能量2804吨标煤。三是制定了节能宣传月活动方案,开展了系列活动,努力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节能降耗工作新格局,努力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四是突出电力节能降耗。制定了电力节能降耗工作方案,加快路灯节能改造步伐,对盐嘉公路、南北湖大道、东西大道北荡至开发区等一些主要道路的路灯进行了节能改造。
(3)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去年开展并完成了22家清洁生产的审核验收工作,完成了2个镇的循环经济阶段性审核验收工作,新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3家。今年上半年积极动员企业做好清洁生产工作,已签订协议有2家,3家省级清洁生产试点企业正准备签订协议。
(4)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前几年完成水泥机立窑和砖瓦窑淘汰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市下达的淘汰计划,到我县共有5台水泥磨机淘汰任务,到目前,我县5台磨机已提前全部完成淘汰转产任务。
二、当前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我县在转型升级上做了一些工作,但经济的转型升级还是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县工业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还较为突出,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层次、产品附加值总体偏低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主要依靠大量物质资源和能源消耗支撑的增长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
1、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力较弱。我县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以“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而且我县主导产业主要以纺织服装、造纸、紧固件等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是处在低端的制造业产业结构,产业链较短,产业集聚度较低,导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较弱。
2、管理能力偏弱,转型升级动力不足。我县企业管理模式大多数仍为家族制体制,发展模式以来料加工为特点,将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竞争力不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技术人员比例偏低,创新型人才稀缺,技术工人普遍缺乏,中、高级技工(技师)严重不足,已制约了我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成为企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瓶颈”。同时,我县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有些企业满足于目前发展现状,不愿意转型或者转型升级的意愿不强烈,前期在推动龙头骨干企业编制企业战略规划,到目前仅1家企业上报。
3、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偏弱。我县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到底,海盐(含核电)亿元产值企业63家,占全部规上企业9%,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企业总体缺乏技术及品牌支撑,产业链短,深加工、再加工增值能力弱;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科技投入少,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县整个产业中所占比例很低。,全县r&d经费支出仅占gdp比重达1.73%,县内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县内规上工业产值的12.96%。
4、转型速度偏慢,增量引进质量偏低。我县紧固件、千斤顶、纺织服装等产业大都只是一定数量企业在空间简单分布和聚集的块状经济,产业和产品容易产生同质竞争,而且市场定价权缺失,虽然在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上有些动作,但转型的速度偏慢;而且在增量引进的项目上,缺少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行业领先的大项目。
三、下一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些打算
(一)目标:到,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120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2%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率达到省平均水平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县内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加快推进县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为省级高新园区。争创浙江区域名牌。亩均工业增加值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确保“十一五”期间下降20%和削减15%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下降。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二)措施:
1、着力推进大平台建设。加强融资、担保对园区平台建设的支持,加快中国核电城、县经济开发区及武原新区、百步新区、创新科技园、外(台)商投资园区和各镇工业园区建设,集聚土地、金融、人才、创新等要素,夯实新一轮发展基础,规划新的大平台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以大平台推进产业大发展。
2、着力推进大企业建设。大力推进“十百千”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工业企业主体队伍的发展。抓紧组织协调县重点骨干企业编制发展战略规划,报经县政府批准后确定为县工业龙头骨干企业,并针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制订“一企一策”的扶持措施,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推进企业上市步伐,推动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更好地发挥其在我县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3、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创新利用内外资方式,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和“产业链招商”策略,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研究开发基地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高层次人才。着力抓好零增地技改、存量提升、结构调整、创新成果产业化等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每年编制重大工业项目年度计划,优先保障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的资源配置。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产业规划、空间布局、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4、着力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是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节能减排方式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5、着力加大人力资源支持力度。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培育重点创新团队;加快构建一批工业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海盐职校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抓紧培养一支以中高级技工为骨干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大投入,抓紧建设一批人才公寓。
6、着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县工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产业集群培育、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企业产品和营销创新、节约能源资源、国内外市场开拓、企业主辅分离发展服务业、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制订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定位、总体布局、发展导向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7、着力加大精细化管理服务力度。深入开展优化服务年活动,大力实施政府精细化管理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完善产业指导信息发布制度,加大涉企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各地工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协会规范发展,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
8、形成合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县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并设立十个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组,对全县工业转型升级面上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分年度提出具体目标、落实工作措施,切实把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工作。我们将积极主动有效推进此项工作,切实提高我县工业经济工作发展水平。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汇报材料》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