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汇报材料 > 正文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经验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6/3/9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经验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推进我镇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发展,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镇党委、镇政府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健全制度、合理引导、稳步推进。近年来,从文化产业培育开发、群众文化场所建设、公共文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入手,逐步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有特色、群众娱乐有场所、服务管理上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之路。现就我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安定区城西南34公里处,属二阴地区。东邻内官营镇,西接临洮、榆中两县,北与称钩镇毗邻。全镇总流域面积86.45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共96个村民小组,有3162户13380人;境内主要有细水岔、石门两大流域;内高公路穿境而过,并且是兰渝铁路、西气东输石油管道、引洮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过境段,区域地理位置重要;镇内拥有安定区最大的水库石门水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兰星石门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坪洞沟遗址”璀璨夺目。镇域社会和谐安定,历史传统文化悠久,群众文娱活动丰富,群众文化需求强烈。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优势文化产业发掘不断深入。
,石门遗址甘肃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定为我镇建设文化旅游重镇打下坚定的基础,依托石门水库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及石门遗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我镇将石门旅游开发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通过放大效应不断发掘和推广优势文化产业,形成文化共富新格局,今年初步确定在石门旅游开发区建成石门遗址观光线一条,并将协调区文广局建设石门遗址文化陈列馆一座。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
本着“丰富群众体育娱乐活动,提高群众精神体质面貌,构建符川和谐发展”的宗旨,我镇近年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初步建成了镇综合文化站的办公活动场所。由省上配套、我镇自筹的镇体育中心建设正在筹建之中,拟建设高标准灯光球场一座,建筑面积2040㎡;规划建设3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场地硬化总面积1200㎡以上,配置1副标准篮球架;建设1块面积为3㎡的大路径硬化场地一个,配置2张室外乒乓球台;其余7560㎡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在红庄、兰星、长丰、金星等村分别通过私人筹建、群众自筹、部门帮扶等形式现已建成群众体育活动场所4处,并配备各类包括篮球架、乒乓球案等健身器材;文化工程方面,共建成农家大院2个,农家书屋5个,现存图书8000余册,涵盖各个门类及学科,特别是农业种植技术及养殖技术类书籍受到群众极大欢迎。春节镇上筹资5万元,首次举办春节灯会,亮化美化镇区主街道,营造节庆文娱活动气氛,创造群众文娱活动条件,全镇初步形成活动开展有场所,群众文娱有组织的新格局。
(二)文化活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专业人才队伍是文化体系建设的基础,我镇高度重视文化活动队伍的建设。我镇文化站现有包括1名站长、5名文化专干在内的工作人员共6人,专业涵盖体育、绘画、旅游等多个方面,是我镇文化工作及活动宣传开展的中坚力量。各村农家书屋都设置了以村文书为骨干的图书管理员,并建立健全了相关职责,制定了各类书籍管理借阅制度。利用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公共文化产业致富工作,协调拟建设石门遗址文化陈列馆和石门遗址观光线,大力宣称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加强各类文化体育娱乐队伍建设。
(三)文化服务硬件配套不断完善。
全镇共配套卫星设施400余套,电视、广播基本实现全覆盖。认真组织开展好农村文化下乡活动。文化大下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引起群众强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镇级基层服务点建设不断完善,配备电脑4台。依托镇文化站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10个,共配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共11套。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建成覆盖所有村的公共文化信息共享数字服务体系,使群众可以直接客观地接收各类信息,做到资源共享。各中小学校积极投入文化体系建设,开放体育活动场地,义务开展各类文化及专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文化体系建设实践活动。
(四)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不断丰富。
我镇利用建成的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全镇常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篮球队伍达到16支,每年在重要节假日都举办篮球联赛,群众体育运动积极新高涨,“十一五”时期的五年间,全镇共举办各类赛事930场次,累计4.3万人次参与;全镇共组建秧歌队10支,其中以罗家岔为代表的特色秧歌表演队在全镇具有极大影响力,成为我镇文化活动队伍建设的标志。联系“双联”行动帮扶单位在红庄村开展书法绘画作品大下乡活动,共为该村帮扶村民书写书画作品百余幅,将文化气息送入千家万户之中,镇党委、镇政府会同各区直部门及镇直各单位定期开展“文化、政策、法制宣传月”活动,开展文化、政策、法律宣传咨询及培训活动。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和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我镇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宜投”的“四宜”镇构建了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三、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活动场地的限制。全镇农村体育基础条件差,设施比较新且利用率较高的公共娱乐及体育活动场地只有镇政府体育场及镇初级中学体育场,其他活动场地体育设施数量少,设施陈旧,场地简陋,场地硬化率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全镇人民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需求。
活动经费没有保障。由于种种原因,虽经镇政府及区上相关部门大力扶持,经费紧张有所缓解。但是,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投入经费远远不能解决我镇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经费问题还需各方努力解决。
文化产业发掘尚有不足。我镇在新班子的带领下,抢抓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新机遇,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新建石门旅游开发区并积极统筹将文化产业纳入其中,特别是将“石门遗址”纳入旅游产业开发中。但是,我镇特色文化产业的深挖力度还不够,我镇黄坪村“洞沟遗址”、大岔村“李广杏”等特色产业及罗岔村社火特色文化还未形成鲜明特色并产生宣传效应。深挖以上产业并使之不仅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基础,而且成为文化共富的资源,尚需发掘开发。
农村文体形式简单。由于没有系统的规划,农村文体活动的开展还停留在节假日及群众自发开展的阶段。活动主要以篮球赛、社火等形式为主,活动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活动延续性不足。要通过不断健全文体活动机制,建立长效机制丰富文体活动内容,使我镇公共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之深入化、丰富化,真正实现富有特色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
四、几点意见建议
一、建全机构,加强管理。一是要建全镇村两级文化管理体系,保证镇村文化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要建立建全管理制度,按时开放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等场所。三是加强对各项文体设施及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及器材,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二、加强队伍建设。对各类文体工作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组建镇、村业余文艺队和运动队,培养本地的艺术、体育人才,开展文体交流活动;要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文体工作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农村文化体育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设立专项发展基金。镇村文化活动,是一项长期经常开展的工作,不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因此,镇村两级组织,都要设立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每年为农村各项文体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修复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村级组织也要根据各自财力,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文化活动、各种体育健身器材和书籍购置。确保文化活动工作正常开展。
四、将文化产业发掘培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通过不断深挖特色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实现宣传效应,带动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能够满足群众文化娱乐需求,而且能够成为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使之发挥最大的功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共富。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经验汇报材料》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