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发展综合报告
以粮食增产和农民一年来全县农业在克服了低温寡照、多灾多雨的不利影响下,多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了6.8%;粮食总产量初步测算实现9.2亿斤,同比增长了12.2%;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5300元,同比增长了10.2%。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基础设施:完成东北黑土县柳河项目区建设任务,投资840.0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程2450公顷,总投资80万元;完成香磨山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四、五、六期工程,总投资5400万元;香磨山灌区未级渠系改造工程,总投资600万元,工程总量5.275公里;完成6个水利基础工程前期准备及立项工作;全县农机总值达到34985万元,拖拉机保有量24701台,水稻插秧机3020台,大中型配套农具55524台套,小型配套农具9987台套,完成机械春耕整地76万亩,机械播种120万亩,机械收获88万亩;共落实水稻大棚育苗小区26处,标准化水稻育苗大棚2020栋,45万平方米;完成抗旱投资964万元,打灌溉机电井446眼,维修机电井820眼,清淤35公里,修建提水闸6处,新建农道桥2座,维修排洪闸1座,焊制水灌300个,全县完成泡田灌溉面积39.22万亩,取得抗春旱工作全胜.
(二)民生工程:争取到标准化良田建设,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水稻育苗大棚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一批关系到农业长远发展,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大项目;共发放农业贷款1.3亿元,发放国家和省、市各项惠民补贴1100多万元,争取家村一事一议奖励资金540万元;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确定了七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学校,完成1万农民劳务输出,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发展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社48个;林业生态建设共完成造林26570亩;总投资3962万元,项目建设期为三年的镇给水工程,共完成总量的97%;投资1767万元,解决55个村屯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革命故乡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16个屯,为革命老区村屯1632户,6038口人解决人畜饮水难问题;全年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四次, 增雨900多万吨,受益面积400平方公里,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组织高炮人工防雹作业89次,保护2970平方公里,经济效益1200万元;动物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新发展农店50家,村屯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共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86期,培训农民技术人员5200人次;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51.836万元,补贴机具462台;实施水稻育插秧示范推广项目,争取资金10万元;落实试验示范面积1350亩,完成秋整地80万亩,深松整地46万亩.
(三)畜牧及特色经济:黄肉牛饲养量达到10.5万头,同比增长3%;生猪饲养量达到16.8万头,同比增长22%;山绵羊饲养量达到3.9万只,同比增长2.7%;禽类饲养量达到202万只,同比增长15%;肉类总产量达到12458吨,同比增长5.1%;禽蛋总产量达到6718吨,同比增长9%;牧业产值实现1.75亿元,同比增长2%;发展各类专业示范村10个,专业屯39个;落实肉牛养殖场70个,出栏肥牛3000余头;肉鸡养殖户388个,蛋鸡专业户576个,养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成殖场18个,养猪100头心上的专业户132户.发展养羊50头以上的专业户120户;落实人工种草7500亩,改良草原2600亩,封山育草2200亩,退耕还牧3300亩,落实青黄贮饲料13800亩;通过申请立项,共引进资金合计458万元。特色经济方面,应用高新技术,重点开展了野生马鹿及野猪等野生动物的驯化和杂交改良工作.现有鹿场3个,鹿存栏310头,野猪养殖场4个,野猪存栏1500余头,貉子、貂、獭兔、山鸡、林蛙等养殖生产不断发展壮大;全年完成黑木耳生产150余万袋,产值200万元;五味子产鲜果5万公斤,产值10万余元;红松果材兼用林39444亩,共采集红松籽4万公斤,产值80万元;累计栽植刺五加3300亩,冠下人参770亩;开展了北方寒地落叶松商品苗幼苗精细施肥及培育技术的研究课题;完成了大果榛子栽培和越冬实验工作;在石河林场引进山姑娘种植项目;其他种植业、养殖业、庭院经济发展迅速;驼峰生态旅游开发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200万元。
(四)新农村:第二批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启动,我县有一个省级示范村、六个省级试点村、一个市级试点镇、六个市级试点村开展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全县各试点镇、村共新建设白色路面84.75公里,新修砂石路25公里;新修普通路边沟41.2公里,水泥边沟9270延长米,红砖路边沟3800延长米;新建铁栅栏25370延长米,水泥围栏1102延长米。绿化树栽植53390棵;新建村部三处419平方米,维修村文化室、计生服务室384平方米,新建村卫生所二处157平方米;泥草房改造413户;新打饮水井4眼,改造饮水工程7处,新建地下排水1072延长米;新建休闲广场二处4370平方米;铺设彩砖8750平方米;新建入户踏板桥165个,盖板桥2座;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55户;新建农机合作社一处,配备大型农机具三套;新农村建设正在改变着农民的居住环境,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农民的精神面貌。
(五)行业执法:增加执法人员,配备专用执法车辆,完善执法装备,改善行业行政执法条件。共查处农业违法案件27起,简易程序25起,处罚金额18000元,没收种子120公斤,扣押水稻壮秧剂15吨;通过全天候动态巡查,发现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5宗,制止土地违法行为2宗,立案查处5宗,结案4宗;共查处水事案件7起。销毁非法渔具38件,收缴鱼获物300多斤。渔政法规培训渔发125人,水上安检7次;办结林业案件219起,收缴罚没款69万元;审计查处企业违法乱纪纪资金40余万元。有效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局面。
总结今年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粮食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不适应。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与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不适应。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水平低,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要求不适应。四是农民收入渠道仍然较少,与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不适应。五是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体制落后,与加快改革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六是农业科技干部和农民整体素质低,与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不适应。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研究破解的办法和措施。
二、下步打算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提质增效
(一)保基础:提高土地整理规模化水平,分批次搞好基本农田整理;完善水利设施。投资万元完成香磨山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七、八期工程;投资万元,完成白杨木灌区干线改造工程;投资1000万元,完成农村人畜饮水完全工程;投资400万元,完成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和农民科技培训。重点推广水稻大棚育苗,机械化作业等适用技术,广泛推广五大粮食作物科技高产攻关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建立各种专业养殖小区4个,成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4个,提高畜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认真做好四防一抗,加强抗灾减灾体系建设。
(二)促产业:突出抓好粮食增产工作。紧紧围绕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按照优化结构、主攻单产,提质增产,节本增效的原则,提高粮食生产的全程标准化作业水平,切实促进粮食增产;切实搞好畜牧业发展。以发展“两高一优”现代化畜牧业为突破口,重点打造绿色肉牛产业和生猪产业基地建设,实施畜牧业“五四三二一”发展战略,黄肉牛饲养量达到11万头,生猪饲养量达到18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210万只,山绵羊饲养量达到4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2万吨,禽蛋产量达到7万吨,草原改良及人工种草6000亩,退耕还牧2500亩,种植青贮饲料15000亩;努力开发特色经济。在黑木耳、五味子发展上坚持强基固本,适度规模经营。引进明特优品种1-2个,示范养殖面积200亩。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推广,确保成虾出池率达到70%。进一步扩大驼峰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规模,尽早尽快地建成风格独特的省级生态风景区;做好劳务输出创收工作。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实现劳务收入持续增长,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三)推进新农村:一是按照“二十条”标准,完善建设内容,加快建设速度。二是集中力量,打造新农村建设精品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主管理等方面做到高水平、高档次,在全县范围内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四)抓稳定:一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高农业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加强农村矛盾摸排调处工作。继续加大调研、调处和化解工作力度,及时排查和解决农村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努力化解**和难案,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五)强服务:强化学习,提高工作能力;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转变职能,强化法律意识;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使农业行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更好地为农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做好服务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