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整治改革工作情况总结
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长江、淮河入江水道在这里交汇,拥有400多万亩良田和146万亩水面湿地,土地品质好、土壤肥力高、资源负荷强,是全国优质耕地集中区之一。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人文、生态、精致、宜居是的城市特色。
全国“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迅速行动。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并研究“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结合实际,明确要求全市上下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市场建设作为我市“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的重点。全市国土系统召开了“两整治一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有关会议精神,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从深化、细化土地管理的廉政风险点排查抓起,着力规范制度建设,将行政权力的监管贯穿到土地市场整治中。通过定责任、抓制度、强监管,努力在全系统建立权力运行监管机制和市场配置监督机制,着力以土地出让交易的“阳光”工程,打造“民生国土”。近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土地市场整治和改革上着重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以出让“净地化”彰显土地市场建设“民生化”
将“民生国土”理念贯穿于土地市场整治的始终,以规范的土地出让行为保证市场规范、“民生”落实。一是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土地招拍挂全覆盖。严格土地招拍挂制度是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行为的关键,是维护和保障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举措。我们大力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工业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出让全部纳入市场进行交易,避免出现“人为干预”、“暗箱操作”等现象,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更加优化。我市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连续多年招拍挂比率达到100%,实现了全覆盖。二是大力推行土地“净地上市”。以土地“净地出让”作为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行为的突破口。地块上市过程中,要求必须先安置后拆迁,再进行出让。高度重视“净地上市”过程中的拆迁和安置这一核心问题。拆不拆迁、怎么拆迁等事项由居民选择,征得90%以上居民同意后再实施拆迁。杜绝出现强制拆迁、暴力拆迁等现象,将上市地块的矛盾协调解决在前。今年4月以来,市区所有地块上市都在群众事先充分知情和主动选择的前提下进行,每个地块出让都实现了“净地”成交,群众对于地块上市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保证。三是加强房地产用地计划调控。以满足居民实际住房需求为导向,通过计划的方式适时调节房地产用地的规模结构,完善上市地块备选库,实行项目化管理,逐块落实出让计划条件,适时将条件成熟的地块推向市场。有针对性地实行高、中、低三档住房用地控制,关注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普通商品房开发,抑制高档商品房用地市场投放比重。今年以来,我市保障性、政策性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用地比例已经达到了70%以上。http://nayishi.com
二、以流程“阳光化”促进土地市场运作“透明化”
在土地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一项管理行为是否规范有序、市场行为是否群众满意,关键在于行为本身是否公开、公正、透明,核心在于是否充分“阳光”。为此,我们着力完善土地出让公开、公正、透明等“阳光”机制。一是出让事项集体决策。对土地出让有关事项坚持实行共同会办、集体决策。提请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土地估价委员会,分管市长及国土、规划、建设、房管、监察、财政、物价等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对地块上市有关事宜集体决定。特别是在拍卖底价的确定上,采用投票方式,由委员会各参加部门分别投票提出拍卖参考底价,取平均值作为地块底价。二是异地拍卖师摇号主持。将市场机制延伸到拍卖主持人的选择上,率先实行了“异地拍卖”的创新模式。具体操作上,我市与省国土资源厅合作,在全省选择优秀拍卖师建立拍卖师库。拍卖会随机选择、抽签决定待选人,随机摇号确定拍卖会主持人。这种运作模式,不但以完善的机制公开竞争土地,而且以摇号的形式竞争土地拍卖主持,将一个市场孵化成“两个市场”,由一个竞争派生出“两个竞争”,使部分开放转到完全开放,避免了可能发生风险点,使拍卖各流程完全透明,竞价者公平竞争,观看者心中明朗。三是拍卖过程现场直播。土地拍卖会除按规定程序进行现场公正外,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代表全过程现场观摩,邀请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报道。邀请电视台、江苏土地市场网等媒体,对拍卖会全程进行现场同步直播,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拍卖会无论从现场竞价还是最终结果确认,每一个步骤都在公众目光和媒体聚焦下“阳光”进行。随着市场机制的深化,公开度、公正度、透明度、阳光度的提升,市场公信度、国土部门的社会公信力大幅提升,投资商对土地市场的信心明显增强,全市土地市场秩序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同时也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行为的产生。
三、以管理“信息化”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现代化”
从国土部门管理与服务层面来看,土地出让的“阳光化”,“削了部门的权,去了部门的利”。国土部门的角色进一步转向监管与服务。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管理机制和服务措施也必须紧紧跟上。为此,我们以“两整治一改革”为契机,强化管理,高效服务。一是建立完善土地有形市场。投入600多万元对土地拍卖交易中心进行硬件改造和扩容升级,融入了集多媒体显示、信息交互、同步传输等多项技术措施。完善后的既保障土地出让网上交易、网络监管的顺利推进,又使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等内控体系更加系统化、全面化。二是构建网上监管平台。至今年6月份,我局已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涉及的具体业务全部纳入“市网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实时在线、实时办理。同时,建立“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国土资源业务内控电子监察平台”,实行全过程跟踪,全方位监督,实现阳光透明运行。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监察,借助国土资源利用“一张图”工程,完善“违法用地和涉土**网上跟踪督办平台”,组织技术力量建设土地“批、供、用、补、查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实现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网上监管。三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公布地块上市、土地供应、规划计划、登记发证和审批结果等各类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保护群众利益。借助网上平台,开通“国土资源网上咨询论坛”,全天候接受群众政策咨询、问题投诉、案件举报,有效增强了国土资源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四是强化制度建设。通过“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结合排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今年我市先后研究制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暂行办法、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暂行办法、土地上市交易规则、重大事项集体会办制、土地价格评估会审制、土地招拍挂出让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等一批制度,以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将土地资产管理的每个程序、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制度上,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防腐败,以制度树形象。
四、以信息“公开化”实现土地市场监管“社会化”
高度重视土地供后开发和利用监管这一土地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创新机制将全程跟踪监督权利与责任交予社会,真正使土地资源利用由“一家管大家用”转变为“大家管大家用”。一是实行土地出让“用途管制”。探索将“用途管制”这一基本政策运用到土地出让上,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下,进一步明确地块开发的规划、建设条件,引导资金足、实力强、条件好的投资商进行竞争,通过市场择优配置,保证土地开发品质与品位。近期,我市确定了两个地块用于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小区,明确建设布局、建筑选材、能源利用、保温防噪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并面向境内外招募开发商进行公开拍卖,提高居住和生活品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二是推进企业用地“一无四超”。大力倡导企业发展节地文化,引导工业企业增强节地意识,自觉做到“一无四超”。“一无”,即无违法用地行为;“四超”,即:投资强度超标准、建筑系数超指标、项目产能超同行、利税产出超平均。按照“四超”的标准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示范企业的评比,今年初市政府考核命名了10家节约集约用地示范企业,以此激励企业将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转变成自觉行动。三是查处闲置用地“动真碰硬”。加强土地出让后的项目开竣工管理和出让合同管理。明确要求在土地出让后,经营性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原则上不予调整。按城市规划要求确需调整的,必须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批准。借助“两整治一改革”工作契机,组织对市区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进行了全面调查清理。对地块不按规定时间开工,造成闲置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或征收闲置费。目前,已依法将市区12宗土地收回后重新挂牌,既维护土地市场秩序,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
“两整治一改革”工作,是一项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认为,这项工程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以深化市场建设为主体推进市“两整治一改革”工作,通过土地市场的完善和规范,带动队伍能力作风的提升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力争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