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五年工作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中,县教育工作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为目的,确立了“抓基础、净化环境防渗透;抓队伍,强化素质塑形象;抓根本,教书育人保质量”的教育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现将五年来开展教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五年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步伐等决定精神,五年来,在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作为教育系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全县教育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一)基础建设成效大五年前,由于全县经济基础差,造成个别学校无教室、无桌椅、无课本,许多儿童弃学就农,全县教育事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艰难困苦、玉汝其成”,艰苦的生活环境难不倒人,贫穷的经济条件困不住新一届政府班子。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想方设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国家、自治区的亲切关怀及内地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县委、政府班子高度重视和全县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迎来了促进教育发展的新曙光。1995年以来,特别是以来,中央加大了帮助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力度,在中西部地区前后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一期、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危房改造”项目,“两基”攻坚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全县基础教育迎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全县各族人民从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上感受到了发展教育的灿烂阳光。五年来,在国家、自治区及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县基础教育通过实施“世行贷款项目”、“国家一期、二期义教工程”、“国债项目”、“国家扶贫项目”和“危改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共投入资金1.46亿元,改扩建校舍面积20.86万平方米,配置课桌椅16600套,配备图书、仪器、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同时,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国家水利部、浙江、北京、山东及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县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这些工程的实施为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为改善县的办学条件,加快“两基”攻坚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全社会最关心的就是学生学习,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二)校园环境换新貌“教书育人,环境育人”。一个好的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校园“四化”(即:绿化、硬化、美化、净化)建设为导向,立足贫困的县域社情,以少花钱多办事,少硬化多绿化的原则大力开展校园“四化”建设。笆子墙、土胚桌,雨天漏,晴天晒。这是昔日县基层学校的真实写照。五年来,为了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县教育系统认真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以创建“花园式学校”工作为主的校园“四化”建设,目前,全县中小学绿化面积达589113平方米,硬化面积达407466平方米,70所学校被命名为“县级绿色学校”,建设“四化”标准学校207所,达标率达到100%,建设花园式学校90所,创建地区级“绿色学校”10所,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积极寻求外援,开展牵线搭桥、捐资助学活动。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捐资、捐款333.7万元。争取对口支援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近三年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953.14万元。五年来,我们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积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身于校园“四化”建设工作中,提出了全县性的硬化、绿化建设目标,把加强校园“四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花园式学校创建标准》,积极开展校园规划建设,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这些创建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中小学校“四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明程度的提高。(三)教学质量逐年升五年来,为全面贯彻科教工作会议精神,县主管教育工作领导分赴全县各乡镇调查研究,形成了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教学质量、狠抓“普九”的共识,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狠抓“普九”的重点确定到提高中小学校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内地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升学率上。为此,教育系统全力以赴狠抓中小学校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和内地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升学率,将其纳入了乡镇党政和学校一把手的考核指标中,同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一样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与每一所学校校长签定升学责任状,把升学率的高低与经济奖惩挂钩。经过努力,全县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初中入学率、巩固率低的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内地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升学率明显提高,为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县教育系统根据近年来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结合本县各学校的实际,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认真对照总结的同时,由县级领导亲自带队组成调研组,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讨论,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对全县有关学校的期末考试、内地高中班、区内初中班、高考的成绩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相关措施和规划。通过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县由原来的疆内初中班、内地高中班每年录取几名学生转变到现在的每年录取百余名学生。通过努力,全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以来,县高考、中考及内地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录取情况逐年上升。—全考生录取情况年度高考录取情况中考录取情况内地高中班录取情况疆内初中班录取情况参加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参加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9%)参加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参加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43433176.22872871004294310498275.444135780.92942941005978914.95876711.446338082313313100475981661810817.44763948330030010049298205077114371332894354351005424895779717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义务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四率”情况统计表年度中学小学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完成率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完成率65.76.895.252.9971.0280.6295.1479.225.3398.5160.4498.530.9888.599.296.53.2996.374.498.830.999.2196.3102.240.7898.6387.6599.80.5399.3698.63105.090.4999.2789.1699.810.2110099.28(四)免费教育暖人心党和政府的关心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五年来,县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有效地确保了贫困家庭子女全部入学,探索了一条适应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县是国家级特困县,贫困户较多,解放初期,大部分适龄儿童在温饱没有保障的条件下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学习机会,仅有的一小部分入学儿童有机会与书本打交道,但使用的课本均系苏联印制,并且小学只设有算术和维语读本,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国家为了确保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子女享受免费课本,秋季开始实施“两免一补”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关心和重视,这一举措对发展县基础教育事业,解决基层农牧区学生上学,造福子孙后代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通过完善措施、强化领导,努力确保每一位贫困生子女享受到免费课本,真正使“两免一补”政策发挥作用,真正让贫困子女充分享受到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县教育系统严格按照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农村贫困户子女享受免费课本的文件精神,保证课前到书,人手一套。免费课本发放前,充分利用县、乡电视、广播,定期定时进行宣传,把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送到各族群众和困难家庭手中。为了确保免费课本发放工作准确无误,县教育系统对免费课本的发放情况建立档案,让班主任、学生和家长签字,做到应免尽免。免费课本发放时均按上级的要求在每册课本上加盖了《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字样的印戳,并将每学期发放课本的录像材料送到地区教育局存档备查。全县秋季到秋季共为名39.4万名学生免费提供2166.4万元的教科书。五年内全县共免收1434.2万元的学杂费。(五)“双语”教学结硕果五年来,我们根据全县“双语”教学实际建立健全“双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双语”教学组织机构,加强对全县各学校“双语”教学工作的督查力度,组织具有专业“双语”教学经验的人员成立“双语”教学研究机构,负责指导全县的“双语”教学工作。为了迅速提高民族中小学校汉语教学水平,县及时从县直机关单位抽调了163名汉族干部或民考汉干部充实到学校汉语教师队伍,一方面组织学校教师学习汉语,以提高各学校教师的汉语水平,另一方面从事规范的汉语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成绩。在充分发挥“双语”教学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县教育系统广开渠道,努力构建学生学习汉语的平台,着力推进汉语教学工作。一方面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汉语学习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各学校通过开展讲故事、读课文、朗诵诗歌比赛和汉语智力竞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用汉语单词、词组进行一般的对话,为学生学习汉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县教育系统在县直各学校民汉同学之间开展“结对子、一帮一”的汉语交流互动活动,突破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关,为提高汉语水平创造了语言环境。全县共开设中小学开设“双语”班155个,在校学生6200名;开设学前“双语”班190个,在校幼儿数达7607名。目前,县“双语”班的数量和学生数正在逐年增加。为了学习汉语,汉族幼儿园的民族幼儿已经达到75%左右,汉族小学中民族学生的数量已接五一半,民族干部、群众争相送子女到汉族幼儿园和汉族学校学习汉语已经蔚然成风。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全县民族中小学中学习汉语的氛围逐步浓厚,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疆内初中班录取67名学生,居和田地区第一名,内地高中班录取82名,居全地区第二名,,疆内初中班录取108名学生,内地高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