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工作经验总结
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以应用为主的专门学科,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福利与福利保障,帮助困难者、不幸者恢复生活能力和信心,调整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开展,社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现将我市的社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
我市社会工作主要分布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残障康复和群众工作等领域。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其中衍生出种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有待解决,使社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市社会工作的服务已形成了覆盖民政、教育、医疗卫生、公安、司法、劳动与社会保障、工、青、妇、计划生育等社会工作体系。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包括进行****、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多个领域。通过调查统计显示,全市目前总人口约87万人,共有社会工作人才3262人,占人口总数的0.4%。从性别上看,其中女性仅为937人,占总数的28.7%,比男性少;人员结构上看,少数民族11人,占总数的0.3%,中共党员2415人,占总数的74.0%,可见中共党员在我市的社会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282人,专科学历1431人,中专学历457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092人,明显可以看出我市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专学历层次和高中及以下学历层次上,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占到2212人,但55岁及以上人员有244人,高龄人员也依然存在,从人员分布上看,我市大部分社会工作人才分布在乡镇、社区、村等基层组织,另外,民政系统、司法系统、计生系统、教育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统等方面的社会工作人才占多数,卫生系统、工会系统、残疾人权益保障系统的社会工作人才偏少。
二、我市社会工作开展情况
(一)参与四川省社工人才百人计划的实施
20年6月,我市参与了四川省民政厅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开展的“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百人计划”,并成功通过计划引进了2名西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志愿者,采取分阶段多点实践锻炼的方式使两名社工人才尽快熟悉了各个工作领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
通过实践和锻炼,一方面两名社工人才既帮助了基层社区和民政机关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自身也熟悉和了解了从基层到机关的工作方式方法,较好的把理论融入到了实践工作中,专业工作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另一方面两名社工人才从专业角度,以专业的工作方法,创新和改进了从社区到民政系统等多个领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良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有限的服务时间里努力实践,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二)组织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
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任务”要求,我市积极着手筹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先后多次组织全市社区干部、民政系统从业人员召开社会工作培训交流会,邀请专家授课,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全国开展了首次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这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国家和社会的认可。为此,我市积极响应中央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号召,组织召开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专题会议,强调了社会工作在民政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各下属单位,尤其是市福利院、市精神病院、市救助站、市光荣院、军干所等社会工作覆盖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的宣传动员工作,在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下,全市多个单位均组织了职工参加考试,体现了我市对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视。
(三)开通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通道
为规范全市社区志愿者管理和完善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改善地震期间社区志愿者管理工作的无序状态,6月,应我市邀请,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深入地震灾区考察,对我市志愿者发展的现状和潜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了全市志愿者们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并对我市在志愿者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赞赏。7月,中国社工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正式授牌成立社区志愿者分会,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县级志愿者注册管理机构,把我市志愿者这一抗震救灾的主要力量通过正式机构、正式注册完整的保留了下来。8月,在灾后工作走向正轨后,我市组织马上组织开展了社区志愿者注册工作培训,各镇、街道办干部,社区干部和信息管理员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特邀了中国社工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的老师为参加培训人员上课,详细讲解了全国标准的社区志愿者注册流程、注册管理系统理论、管理系统上机操作实务,并通过实际操作强化了学习效果。通过此次培训,各社区均熟练掌握了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工作的制度、流程和管理方法,为下一步全市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四)认真做好全市社工人才队伍的统计和规划
6月,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针,我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汇集各方面力量,打破行业、部门、单位和地域限制,对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提出了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战略、总体布局、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8月,我市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开发与建设的对策措施研究列入全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范围,经过起草、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等环节,最终制定完成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借鉴吸收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工作研究最新成果和工作先进经验,又以科学性、可操作性为前提,积极整合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征求众多专家和社工人才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规划的实效性、科学性。
三、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
(一)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不足
我市大多单位和团体组织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了解,缺乏认同,对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方法缺乏认识,去年社会工作执业资格考试中,在民政局机关的动员下,民政系统、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一律报名参加了考试,但仍然有大部分非民政系统的社会工作领域工作者并未参与,这反映出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范畴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
目前,全市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中还是民间组织团体中,从事专业的社会工作的人员还非常少,社会工作专业的岗位设置几乎为零,无法吸引大量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既限制了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也无法解决社会转型所诱发的各类社会问题,更无法切实满足特殊人群的服务需求。
(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待遇偏低,缺乏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目前我市从事社会工作及相关行业的人员工资及福利待遇普遍偏低,甚至不及全市城市人均生活水平,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更无法吸引专业的、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来从事社会工作。
四、对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展望
一是调整和补足部分行政管理岗位。对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履行社会工作职能的民政、司法、劳动、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社会工作岗位,要进行重新认定,明确为社会工作岗位,按照专业技术岗位进行设置和管理,出现缺失的要及时通过人事考试招录。
二是规范和补充部分事业单位岗位。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工作岗位的现有人员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如教育心理咨询工作、法律维权工作等。对于这类岗位,只需对岗位性质进行调整,按照社会工作岗位进行管理和考核,对下一步有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的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明确要求社会工作及相近专业,就能完整培育一大批专职的社工人才队伍。
三是鼓励和认定民间社会工作组织。鼓励和认定民间的社会工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规范民间社会工作行为。通过认定工作使民间社会工作组织能够享受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让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健康发展。
年十一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