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第2页
污水、垃圾、烟尘处理设施投入加大,工业发展受到提高成本的压力,我市工业效益和工业增长速度受到影响。
五是缩小与全省、全国发展水平之间差距的压力加大。全市人均gdp仅占全省人均水平的52.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56.3%和63%,是全省人均水平的88.5%和79%;社会发展水平滞后,我市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位居全省末位。随着全国、全省经济的加速,发展差距将继续拉大,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我市缩小与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平均水平之间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
总体上看,我市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战略,以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关键,加强绿色资源的建设与保护,蕴育绿色;依托优势特色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药水游”三大产业发展为重点,努力促进特色产业群体跨越式发展,经营绿色;积极发展、大力倡导绿色文化,加快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家园,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使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绿色。通过五年努力,把初步建设成融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电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水电能源基地、秦巴药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山水园林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蕴育绿色资源。建设和保护好以水资源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资源是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更好地实施保护,形成资源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坚持发挥资源优势,构建特色产业集群。绿色既是最丰富的资源,也是发展绿色产业最大的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充分发挥区域特色、绿色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加大产业筛选和整合,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培育和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绿色品牌。
——坚持积极参与市场分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立足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加快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分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结构;依靠先进科技壮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品,增强市场份额,增强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求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开放的眼光、思维和魄力,建立健全聚集生产要素、扩张产业效应的市场机制,营造公平、公开、开放的发展环境,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聚集,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落实“五个统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鼓励、支持薄弱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促进良性互动和区域协调发展。
(三)预期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预期保持在10%以上,到2010年,形成绿色主导产业框架,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绿色品牌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全市整体跨入小康社会。
——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药、水、游”三大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秦巴医药成为知名品牌,生态休闲旅游蓬勃兴起,汉江干支流开发基本完成,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境内铁路复线、高速公路和“三横七纵”路网建设基本完成,交通枢纽地位日趋突出;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和优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得到进一步提升。
——山水园林城市初步形成。中心城市骨架得到拓展,一批主要市政标志性工程全面竣工,城市面貌和市政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人口发展到4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
——和谐建设初显成效。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公民素质普遍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
四、“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强化基础,扩张产业,改善生态,协调发展,主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
抢抓历史机遇,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体、航空与航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使成为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重要区域交通枢纽。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突出干线、统筹城乡、完善网络、坚持标准、效益优先”的原则,以提高公路等级、增强通达能力、改善城乡发展交通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目标,科学编制全市交通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公路建设布局,在重点抓好干线骨架道路建设的基础上,把公路建设的重点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旅游开发的精品景区和投资项目集中的地区倾斜。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护,形成出境以高速路为主、市县以二级路为主、县乡以油路为主的公路“三横七纵”路网体系,打破交通瓶颈制约,提高公路交通水平。
●大力推进四条高速公路建设。建成gz40高速公路段84公里和阿北线小河—高速公路57.5km,力争建成阿北线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国道316线高速公路段。
●积极开展七条市县二级路建设。建成—岚皋、—旬阳、两河—宁陕、平利—镇坪—巫溪界、宁陕县城以及石泉与gz40高速公路连接线、西康高速公路甘溪—小河等二级路。
●扎实推进64条县乡油路建设。建成汉滨区大叶路、汉阴—铜钱、紫阳权洞路等64条县乡油路,总里程2339km。
●竭力支持铁路“三线一站”加快建设。建成包柳大通道—重庆和沪汉蓉大通道—武汉铁路复线段270.6公里,开工建设包柳大通道西安—铁路复线90km。基本建成铁路枢纽站。
●加快港口、码头建设。新建石泉电站、喜河电站升船机,建好蜀河、旬阳电站过坝航闸;建成大竹园煤港,完成关庙水铁联运港,并改建石泉、紫阳水陆联运港口。
???●促使机场复航,争取机场改造,由3c级改造为4d级,扩建跑道和导航设施,积极开辟新航线,增强机场运输能力。
???●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路网体系。构建以铁路货运站为中心,以石泉、汉阴、紫阳、旬阳等为结点,以铁路、公路、航运为网络的高效便捷的物流交通网络体系。
(二)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山川秀美的绿色家园
坚持生态建设就是经济建设的理念,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按照“一廊三区”的总体布局,坚持自然改善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工程治理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市场选择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蕴育丰富的绿色资源,推动我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突出重点,集中资金,加强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流域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工程。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抓好汉江水资源保护工程。强化水利配套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km2,遏制环境恶化,减少水土流失。加强黄洋河、吉河、月河等原生态河流的保护。加强秦岭、巴山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新建和保护20万公顷自然保护区。
●突出重点区域绿化造林工程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汉江两岸、城镇周围、瀛湖周边、景区内外、交通沿线等地的工程造林植竹。抓好城市街道、城镇公园、社区、机关和公共场所的绿化工作,实施一批重点绿化工程。
●强力推进高山生态移民和扶贫搬迁。加快推进高山住户搬迁,减少人为因素破坏,促进植被恢复,切实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陕西乃至西北最佳生态示范区和人类宜居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五年全市生态移民人数达到5万人。
●努力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禁止、限制重污染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大力推广沼气工程、以电代燃料工程。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大力推进沼气池和节柴灶建设,到2010年,计划新建沼气池12.7万口,节柴灶41.7万座。实施矿产资源的保护性开采,防范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工程。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并举、预防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垃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废水、废气和垃圾等污染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监管,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加强汉江干流重点段防洪工程,新建堤防5.9km,加固加高2.54km,新修护岸5.9km。加强“三废”综合开发与利用,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
(三)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推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
按照产业化经营方向,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作用,实施一体化、品牌化战略,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小工程、大群体”项目,加强中小型灌区、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治理和江河堤防防洪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黄石滩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建成汉阴洞河水库,启动引汉济月调水工程。加强小流域治理,着力减少洪涝灾害。加快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新建基本农田28.5万亩,实施3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30万亩灌溉渠系配套改造,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0万亩,提高粮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