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村合作银行改革发展情况的汇报
某农村合作银行改革发展情况的汇报
根据调研工作安排,现将我行改革和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某某农合行改革情况
我行是在原某某联社的基础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合作制法人金融机构。11月24日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董、监事会组成人员,分别选举产生董事长、监事长,并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行长和3名副行长;3月5日正式挂牌开业。注册资本1亿元,内设9部1室,下设营业网点43家。截至8月末,在岗员工397人,加上新招聘42名新员工近日定岗,共计439人;各项存款余额25.21亿元,比年初净增7.5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93亿元,比年初净增5.2亿元,存量及贷量均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不良贷款余额0.63亿元,不良贷款占比2.89%,五级分类不良贷款占比7%;实现贷款利息收入1.01亿元,实现帐面利润0.39亿元。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有力指导下,我行切实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法人治理、内部管理、资产管理、支农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进展。
(一)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我行严格按照法人治理规章制度的程序和要求履行“三会一层”职责,对需要通过“三会”决定的事项全部按照规定要求经会议表决通过后予以实施。实行授权管理制度,规范授权方式,初步形成权责统一、运作协调、制衡有效、行为规范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提高了议事、决策的科学性和监督有效性。在董事会内部成立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和提名与薪酬委员会,专门负责大额贷款、关联交易的风险控制和相关人员的提名与薪酬管理。实施绩效评价制度,建立经营班子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奖惩机制,规范责任界定,落实经营管理目标和奖惩办法。审议通过董事、监事津贴方案和高管层薪酬方案,对于充分发挥董事、监事和高管层的履职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造,股东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明显比改制前要强烈的多,董事、监事都能积极参与重大经营管理决策,对决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为我行健康、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合行成立以来,我们注重流程打造,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通过切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保证各项工作和业务操作有制可依,有制必依,违制必究。
2、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全面推行“四集中”信贷管理模式、实行信贷人员分类管理、贷审会“四现场”会办制度和“推磨式”查库制度,有效克服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业务操作中的逆流程违规操作现象。
3、有效提升制度执行力。一是贷款定价机制符合规定。在遵循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综合资金成本、业务综合贡献率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二是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到位。对非天灾人祸形成的不良贷款,逐笔与责任人签定清收计划,按月考核;对当年形成的不良贷款,直接与基层单位的效益工资挂钩;对形成不良贷款笔数较多,金额较大的责任人,取消贷款投放资格。三是成本费用控制严格。合理分配财务支出,严格费用审批权限,实行大额费用集体会办制度,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截至8月末,综合费用率20.50%,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31个百分点。四是劳动用工制度全面实施。全面推行招聘员工考试录用制度,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严把报名关、笔试关、面试关、政审关、体检关和录用关,保证了新录用员工的综合素质。积极实施竞聘上岗,1月中旬,根据《某某农村合作银行中层干部竞聘实施方案》,对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经过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择优选拔了80名中层岗位管理人员。推行重要岗位轮换制度,对在一地一岗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异地交流和岗位轮换,今年来共对12名信贷人员、26名会计及柜面人员进行了岗位交流和调整。重视岗位业务培训,对新录用员工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对在岗员工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今年以来组织各类培训24期,参训人员达到1200人(次)。实行绩效挂钩、按劳分配,全面推行按业务量计酬的绩效考核措施,严格考核兑现,真正形成了“凭业绩拿工资、靠贡献得奖励”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三)进一步控制化解经营风险
通过信贷风险适时督查、成立专门清收小组、开展“清非突击月”活动等措施方法,调动全员清非的积极性,有效化解信贷风险,清非压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仅6月份就清收不良贷款2447万元。
(四)进一步做好央行专项票据管理工作
3月,2920万元央行专项票据置换我行不良资产和历年亏损。为实现票据兑付,在人民银行的有力指导下,我行围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组织,紧紧瞄准兑付条件,认真对照兑付考核办法,层层签订“专项票据兑付责任书”,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不懈努力,3月,2920万元专项票据资金得以顺利兑付,是全市首批成功兑付专项票据的单位之一,为我行今后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
一是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和区域主导产业。结合地方乡镇经济特点,加大对林业、花木、食用菌、水禽、瓜菜等为特色的主导产业支持力度,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凸现。今年以来,累计投放食用菌贷款400万元,生态鹅养殖贷款720万元,帮助360多户农民发展生态鹅养殖,户均养鹅1000只以上,预计平均每户可实现净收入2万元。
二是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牢固树立“得民营经济市场得天下”的理念,合理调整投向,突出投放重点,重点支持木材加工、轻纺服装、化工医药等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繁荣发挥积极作用。今年来,累计投放中小企业贷款2.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4亿元;中小企业贷款达545户、3.68亿元,比年初净增233户、1.78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由年初的11.4%提高到8月末的15.72%,提高了4.32个百分点。
三是依托担保公司,不断扩大贷款规模。按照“放的出、收的回”的总体要求,对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只要符合投放条件的,都作为支持对象。截至8月末,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余额达到3.99亿元,比年初净增1.45亿元。
四是开展小企业联保贷款试点,解决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在贤官支行试点开办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让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联保,简化贷款手续,解决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试点期间,累计投放贷款16笔、总计金额385万元。
三、宏观调控对我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宏观调控对农合行的影响
1、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人总行先后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对刚刚改制的我行来说,上调幅度更大,达到5.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达1.3亿元。加之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行信贷投放呈加快趋势,以为例,贷款投放量增速为36.5%,而今年1-8月份,增速已达50.3%,存贷比高达89%。以来,为缓解资金紧张局面,我行累计从省联社拆入资金2.5亿元,目前拆入资金余额0.8亿元。另外,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水平与贷款利率水平有较大差距,这部分资金如果用于信贷投放,能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我行的盈利能力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存贷款利率加息。以来,人总行先后6次加息,存贷款利率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对我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存贷款利差水平总体上依然能够保持原有水平。当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3.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7.02%,分别比初提高了1.35个和1.44个百分点,总体利差水平没有改变。另一方面,贷款基准利率逐步走高,提高贷款利率幅度面临的压力逐步加大。根据我行贷款利率定价办法,贷款利率最高上浮80%,以一年期基准利率7.02%计算,贷款利率可达12.63%,而这仅占极少比例,现行我行贷款利率执行平均约在8.4‰,与年初基本持平,而民间直接融资利率大多只在10%-15%,金融行业同质竞争也延伸到农村,同时县委县政府要求我行总体利率保持在全市较低水平,使我行的利润空间大为缩小,给我行业务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
3、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由于我行贷款未投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所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我行业务经营基本没有影响。但是在今年7月1日国家新出台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中,板材行业受到较大的影响,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到5%,下调了6个百分点。由于目前很多企业利润来自于出口退税,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升、竞争加剧等影响,大部分生产出口板材企业倍感艰难,生产出口板企业的利润很低,所有增加的成本都靠企业内部消化,给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带来了风险。从调查来看,各种规格的出口板价格每立方米平均要比以前下降100元。致使目前一些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的生产出口板企业,已出现停产现象。如某某镇的某某木业、某某木业等企业已停止生产出口板。而一些像某某镇的某某木业、某某木业、某某木业等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已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加之新政策实施时间不长,当前,尚未出现因退税政策调整而无力还贷的现象。
(二)当前我行经营中面临的困难
1、资金高位运营,存贷比例偏高。目前我行各项存款余额25.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93亿元,存贷比为89%,超监管指标12个百分点。
2、自身发展也还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不足。信贷投入滞后于农村发展需要。从资金供求看,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远远小于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从资金投向上看,对农村的信贷投入更多地集中于传统农业,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等方面的信贷投入,总量偏少、占比偏低,加之与其他商业银行同质化竞争的趋势逐渐显现,如果我行不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我行的地域优势、比较优势将丧失,市场拓展空间将会持续下降。
3、部分地区信用度较差,影响信贷资金的投入。主要表现:一是由于我行贷款量大额小、人员紧张,加之有些欠债农户长期外出打工不回家,信贷人员很难及时催收,即使有时被找到,也因没钱无法还款。二是陈欠贷款清收越来越难,影响信贷资金的再投入。
4、贷款利率偏高,农民贷款利息承受力差,影响农民对农业的投入。虽然我行业务经营正从“小三农”向“大三农”转变,但农户贷款仍占绝对比重,额小量大,运营成本较高,即使我行贷款月利率上浮20%—80%